APP下载

浅析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2020-07-01吕刚文智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后张法浇筑预应力技术

吕刚 文智

摘 要:我国开始应用预应力技术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现在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预应力施工技术会对桥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合理地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使施工进度加快,同时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公路桥梁;后张法;应用;浇筑

1.预应力施工技术概述

预应力施工技术指的是施工技术人员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的选择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并将其运用到工程项目中的一种技术。通过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为市场桥梁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抵抗疲劳,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下面就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

预应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多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桥梁主体和边坡锚固等施工中都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减少损耗,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优点。对于保障桥梁施工的刚度和安全性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之,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实现桥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于保障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桥梁施工中,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首先,可以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对于保障其结构的耐久性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第二,预应力施工可以避免桥梁开裂问题的产生,保障结构受力性能,對裂缝要求较高的桥梁结构有更强的适用性。第三,提高桥梁结构刚度,控制桥梁结构的形变,能够用于结构变形和强度有一定要求的施工。最后,预应力施工使用高强度钢筋和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在有效提高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损耗,对桥梁结构的自重进行有效降低,在重型荷载与跨度大的结构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结合以上论述,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构件的耐久性与抗疲劳性,提高桥梁结构的抗裂度与刚度,为桥梁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下面就公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某公路桥梁工程,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42孔施工,其中有16米、20米和24米等几种规格的桥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现场的施工空间较为狭小,桥梁的种类和规格较多,施工工艺复杂,这些因素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现场需要对台座的位置进行集中配置,需要满足施工设计中对台座周转的要求,二次张拉也应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满足其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张拉施工工艺需要进行重点的控制,分为初期张拉和最终张拉两个过程,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施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后张拉法预应力技术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公路桥梁会出现不稳定问题,关键在于部门施工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导致施工质量与整体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制约。在进行张拉力计算时,因为个人原因而导致差错的出行,知识测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存在误差。在运用数据开展施工时,无法运用预应力技术导致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使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应将预应力筋和张拉力大小进行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完成测算工作,使其保持同步,以便有效控制。应当立足于工程具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与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将失误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2.1预应力施工中钢绞线施工工艺

在公路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前,应当全面收集与整理工程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加强对地质环境和桥梁结构的了解,并加强对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分析。钢绞线是施工的重要环节,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1)下料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保障下料操作过程的无污染进行。严格控制损伤表面和切割的施工工艺控制,在切割口5厘米的范围内进行绑扎,这样对于保障切割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制束

制束需要保障钢绞线的平直且无缠绕问题,对钢绞线的安全系数进行评估处理,避免不良变形的问题出现,这样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制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控制要素就是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将木方、彩条布布置在钢绞线的下方,避免钢绞线触碰地面,同时也不会因为硬拖拽的问题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3)编束

使用18铁线进行编束施工,间距控制在1-1.5米的范围内,需要对钢绞线的松紧和平直度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穿束施工前,需要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和水。移动钢绞线需要对其间距控制在小于3米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其支撑的要求。另外要对钢绞线的伸长量进行控制,两端的回缩量要小于6毫米,两端需要交替进行回油、补位,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平衡。

2.2预应力设备质量控制

在进行预应力施工中,需要对其张拉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选型,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预应力筋进行施工。依据本工程实际状况,使用1×7标准结构的15.22毫米筋,其满足GB/T5224—2003 松弛型钢绞线的规范要求,对于保障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抗拉强度需要控制在1860兆帕。张拉设备的选择是决定预应力施工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选择是配套还是标定,标定需要半年的时间,千斤顶选择YCW150型号的设备。在进行张拉施工前,需要将千斤顶校对在1.05的校正系数下,保证1个月的有效期,满足小于200次的张拉要求。此外,锚具同样要根据工程实际,对其荷载能力进行考核,选择适合参数的锚具用于施工当中。

2.3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一般在预应力施工中,选择二次张拉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首次张拉需要控制梁的自重情况,对其平衡进行控制,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早期裂缝的产生。二次张拉需要达到设计的100%,预应力混凝土达到设计与规范的强度要求。在初次张拉施工后,需要对其位置、张拉力等进行有效测定,进行计算,使其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在二次张拉过程中,要使其满足14天龄期的强度与弹性要求,保证最终张拉实现施工要求。张拉力的控制是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的一个重点环节,需要使用双控的手段保障张拉力的实现,最终使得伸长值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一般在初始张拉时,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钢绞线有不直的情况下,都需要对其设置参数进行调整。孔道的处理是另一项重要因素,因其位置不准、摩擦力较大等情况,都会造成应力的损失,最终导致伸长值不满足要求。开展孔道压浆施工操作,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问题的出现都是由施工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比如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灌注填满,应当重视孔道压浆施工操作,促进专业技术素质的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比如说使用添加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使搅拌机得到有效更新,以免出现相关问题,促进工程技术的质量提升。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进行有效分析,严格对张拉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控制。同时,要在张拉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结语:总之,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促进桥梁工程质量的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运用得当,可以有效保障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能。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已经变为了一个常态,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预应力施工事故时有发生,导致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完善。所以,为加强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明确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钢绞线、设备以及张拉等施工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为桥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阮再龙.探析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81-82.

(邻水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广安 638500)

猜你喜欢

后张法浇筑预应力技术
探索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的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论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双控”技术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
基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
后张法预应力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探讨
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