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视域下的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路径探析

2020-07-01王艳伟陆模兴

公关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国家认同

王艳伟 陆模兴

摘要:自香港回归以来,先后发生“反国民教育”运动、“占中”运动、旺角暴乱、“反修例”运动等,主权回归二十余载,人心回归却一路曲折,尤其是香港青年学生群体,作为香港历次运动和社会事件的主力,其国家认同缺失状况不容忽视。探寻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路径是当前解决香港政治、社会问题必须做好的重大课题之一。针对当前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强于政治认同,地域认同强于国家认同的现状,本文将“以文化人”引入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探讨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路径,提出开发传统文化,引导文化支撑构建;融入课程设计,建立国家认同价值导向;融入校园文化,着力研究实践平台建设;重视网络文化,与时俱进发挥新媒体作用等策略。

关键词:以文化人 国家认同 香港青年学生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年出版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青年》显示,香港青年人口为776709人,占全港人口总数的11.1%。该报告中的“青年”指的是15至24岁的人口,正是本文讨论的青年学生群体。青年学生所处的年龄和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极易受影响、容易冲动的时期。青年是民族的未来,香港青年学生正是香港社会的未来。香港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决定着未来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

香港回归二十余载的实际状况表明,港人的国家认同培育之路一直呈曲折之势,尤其是香港青年学生群体,其国家认同缺失状况不容忽視,尤其是政治认同更受抵制,文化认同强于政治认同,地域认同强于国家认同。根据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状况及特点,探寻国家认同培育路径是当前解决香港政治、社会问题必须做好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当前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

国家认同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国家以及这个国家各方面情况、状态的确认和认可。国家认同反应的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公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自香港回归以来,由于内地与香港存在经济差距而形成的心理落差、多年殖民文化的影响,以及港人对于西方民主的盲目崇拜等多重原因,港人的人心回归,尤其是香港青年学生的人心回归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香港青年学生基本都是回归后的一代,没有祖辈的经历,加之近年来受本土主义影响严重,使得其国家认同缺失成为愈加凸显的问题。

1.国家认同的缺失。自香港回归以来,2012年“反国民教育”运动后,政府向学生妥协,香港教育至今未见“国民教育”踪影。其后,2014年的“占中运动”,2016年的旺角暴乱和立法会宣誓事件,以及2019年声势浩大的“反修例运动”,无不表明港人国家认同的缺失。而反观历次时间或运动,可以清晰的看到香港青年学生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更为激进的态度,亦是历次运动的主要群体。

据调查,对于2014年的“占中运动”,15至24岁的香港青年群体中,有67.7%的人表示支持,而年龄越大的人群,支持比例越低,可见青年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感缺失最为严重。随着这一部分青年学生群体的成长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香港的稳定繁荣将愈发缺乏牢固的心理基础。香港青年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缺失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寻求和探索破解之道。

2.文化认同强于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语言文字、历史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是以政治制度、法律道德为主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共同创造了一国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情感。文化认同是一定的人群在共同生活的区域内,以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形成的共同认知以及对该区域文化的归属感。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虽然曾有着殖民地的历史,但与内地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在传统文化上仍然有着浓重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痕迹。回归20多年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频繁且内容丰富,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在香港大力推广普通话,在文化艺术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融合发展。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表明,香港与内地文化项目年均交流量达750项、1万人次,密切的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香港同胞的文化认同感。

相比“文化认同”,香港青年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的接受程度完全不同,一旦涉及到政治相关的内容,或政治内涵较高的内容,香港青年学生群体的排斥情绪极为明显,甚至在历次运动中出言侮辱,或者发生暴力事件。鉴于此,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从政治认同着手极易引起青年学生群体的逆反心理,而从文化认同方面着手则更易接受。

3.地域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当下的香港青年学生基本出生于香港回归之后,没有祖辈的经历,也没有对于历史的了解和领悟,他们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居民。因此他们的地域认同远远强于国家认同。

2010年7月,香港民政事务局委托香港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进行一项香港青年发展指标的研究,收回有效问卷4722份,其中认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高达42.9%,认为自己是“中国的香港人”的比例为30.7%,认为自己是“香港的中国人”的比例为7.2%,认为自己“不知如何界定”的比例为6.2%,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只有13%。“香港人”的地域认同明显高于“中国人”的国家认同。

2015年,香港青年学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2.6%的受调查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相比2007年92.8%的比例急剧下滑,可见香港青年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在降低。更有甚者,在香港青年学生群体中,“香港城邦论”和“香港民族论”拥有不少忠实粉丝,本土意识强烈,国家意识淡薄。

二、把以文化人引入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培育

就香港现状以及学界各类调研数据显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意识较为薄弱,存在片面认识、不够理性,甚至严重缺失的情况,倾向于用对立的、排斥的视角看待中国内地价值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国家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升华与归宿。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必须从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入手。

针对香港青年学生当前国家认同缺失、文化认同强于政治认同、地域认同强于国家认同的现状,考虑到青年学生群体对于“政治”的抵触情绪,“以文化人”,通过提升文化认同实现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是必然选择和最佳路径。

“文”代表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重要资源和丰富内容;“化”,即教化、潜移默化,在当前香港青年学生极端对抗状态下,是真正形成国家认同的最佳方法;以“文”为依托,发挥“化人”之功效,必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更深刻、更持久的培育效果。以文化人将促进形成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内聚力,成为香港青年学生形成国家认同培育的强大助推器。

1.注重主体性,增强了文化认同吸引力。以文化人,做好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首先要注重主体性,以“人”为中心,切实突出化人对象主体地位。“人”是“以文化人”的对象和目标。以文化人,做好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即以“青年学生”为本,切实突出化人对象的主体地位,理解青年学生,先了解香港青年学生的需要,特别是文化需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把握起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以文化人,提高文化认同,进而实现国家认同;服务青年学生,构建香港青年利益关怀机制,青年最大、最根本的利益需求即是成长成才的需求。在以文化人视域下,化人过程需紧密结合香港青年实际,以香港青年成长、成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香港青年声音,尊重和引导香港青年群体文化。

把以文化人引入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培育,增强了文化认同的吸引力。“文”代表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重要资源和丰富内容;“化”,即教化、潜移默化,在当前香港青年学生极端对抗、极度的政治敏感状态下,通过政治认同达到国家认同困难重重,将以文化人引入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培育,可以广泛开展各种“无政治痕迹”的活动,如两地青年的交流实践活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范围宽广,必然增强文化认同的吸引力。

2.重视双向互动,提升了文化认同向心力。以文化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重视双向互动才能使以文化人工作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在以文化人的過程中,必须改变单向灌输的惯性思维,重视“化人”主体与“化人”对象的双方的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文化认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归属,即由各自的“我”发展成为共同的“我们”。香港民众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香港人。“中国人”便是香港民众和内地人民共有的“我们”的部分。通过以文化人,发扬“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共同的命运、无法割裂的联系,感受“我们”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无限联结,在此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种子深埋,生根发芽,最终会形成稳定、连续、且极具生命力的民族力量,必将提升文化认同的向心力。

3.遵循反身性,提供了文化认同培育的有效路径。反身性即相互决定性,它表示任何事件的参与者的思想与其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参与者与参与事态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由于人的行动一定是由人的认识所左右的,因此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同样,人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受客观世界的影响的,客观世界又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关。因此,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有某一类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在以文化人过程中,遵循反身性原则,更能够提升文化认同的向心力。

心理认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国民心理认同的形成更是以长时段为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香港民众,尤其是处于易冲动、易暴怒年龄段的香港青年学生无法从数百年的“殖民状态”一下扭转至“人心回归”的状态。以文化人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是极具稳定性和渗透性的方式。以文化人之“文”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非一朝一夕能够转变,且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人类一切的思想和知识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引导,因此,以文化人是推动和牢固树立香港民众国民心理认同的最佳方式,也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培育提供了有效路径。

三、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路径探析

1. 融入课程体系,建立国家认同价值导向。学校教育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主渠道,也是无法回避的最重要一环。学校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对于青年世界观、价值观、国家观念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整个香港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制度安排都延续着英国模式。

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成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香港社会出现“反国民教育”运动,理由是怕洗脑,并批判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是“不做反思和分析”,“一面倒地唱好中国国情”。2012年9月7日,更是有12万港人上街响应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全民黑衣日集会,其中还有不少香港明星参与声援。香港的国民教育计划就此搁浅,至今仍未提上日程。

主权国家对公民实行国民教育,让公民了解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现状无可厚非。“反国民教育”运动之时,大陆大部分地区与香港经济差距较大,香港民众出于种种心理原因,拒绝接受相关教育。时隔八年,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科技腾飞,香港反而因为种种原因经济发展进步不大,不少香港居民选择在深圳甚至广州定居。此时再推行国民教育,已经没有了经济差距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而2019年轰轰烈烈的“返修例”运动更是表明,将国民教育融入香港青年的课程设计中刻不容缓。

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培育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一方面要做好“化人课程”,另一方面要做好 “课程化人”。所谓“化人程课”指国情史情教育,历史、地理、文化、民则等等,通过相关课程引导青年形成历史认同、民族认同,进而达成心理认同,最终实现国家认同。所谓 “课程化人”指的是在学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中融入“化人”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接受相关文化的潜移默化。

2. 融入校园文化,着力研究实践平台建设。校园是青年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土壤。香港学校与大陆学校在校园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融入校园文化,做好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一定要针对香港校园文化特点,研究相应策略和实践平台见识。

香港高校校园文化以社团文化和宿舍文化为主。这里的社团,在香港更多地称为学生会、学生组织,而宿舍则被称为“舍堂”。在香港高校,一方面,學生的课外活动尤为丰富,各种学生组织极为活跃;另一方面,在香港高校的选课制度下,班级的概念极为淡漠,学生宿舍,也就是所谓的“舍堂”成为青年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第二课堂教育的功能。融入校园文化需要从社团文化和宿舍文化下手,一方面,以“景观化人”,做好硬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以“活动化人”,营造软文化氛围。

“景观化人”,做好硬文化建设。校园中的各式建筑体现着学校的特色,也彰显着校园文化。一草一木、路标校牌、建筑风格、教室装饰、宿舍点缀等等,都属于文化景观,承载着以文化人的功能,做好景观化人,能够寓教于物,提升师生文化修养,激发师生文化情怀。学生会组织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学生舍堂更是学生共同活动的空间,通过各种文化装饰,引入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促进青年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活动化人”,营造软文化氛围。各类校园活动将思政教育的场域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因此活动化人也是培育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香港高校学生活动本就丰富多彩,无论是学生会还是舍堂都会策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且此类活动对青年学生吸引力极强。“活动化人”要讲文化认同及国家认同的思政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香港青年学生的这些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认同,进而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3. 重视网络文化,与时俱进发挥新媒体作用。2019年发生的反修例运动中,香港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偏向暴徒,歪曲事实,污蔑警察,媒体职业操守荡然无存。由此可以窥见,媒体舆论在思想引领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社会思潮传播迅速,青年学生成为最主要的网络群体。

在香港青年学生群体中,“Facebook”“WhatsApp”等新媒体社交工具的使用率和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传统媒体,青年学生借助新媒体快速、直接地了解其他青年的态度和观点,也同样快速、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逐渐形成了青年学生内部认同的圈子。

反修例运动指出,参与者也是借助互联网(尤其是借助智能手机)寻找“同类”。在Facebook中,诸如Freedom HongKong等网页会有专门的支援外宣小组负责联络,香港网络讨论社区也是相当活跃,玩转互联网的青年“原住民”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利用网络,引来了无数的围观,互相声援支持。因此,以文化人做好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必须注重网络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并掌握影响青年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

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各类网络交流平台的监管和政治力度,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文明、和谐、干净”的网络空间和人文环境。促进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塑造青年价值观,提升青年文化认知和适应能力,消除文化认同危机,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认同培育时效性,最终达到国家认同。

掌握网络话语权。实现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掌握网络话语权至关重要。通过掌握网络话语权提升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引导力是面对当前现实,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掌握网络话语权,则可增强网络话语阐释力、丰富网络话语传播载体,提升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的“话语赋能”。

纵观历史,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文化认同缺失,国家认同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此,香港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必须从以文化人着手,进一步培育文化认同观念。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人心回归”程度决定着香港未来社会走向、发展与繁荣,抓住香港青年学生特点,从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到网络文化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文化认同培育,实现以文化人,是国家认同培育的最佳选择。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场域理论视域下香港青年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YJAGAT001);2019年度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研究》(课题编号:2019GXSZ104);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国家认同研究》(立项编号:ybzz19002)

参考文献:

[1]张春照.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4).

[2]冯庆想. 香港本土意识与国家青年认同——基于内地与港澳学界的文献分析[J]. 青少年比较研究,2020(1).

[3]王建娥. 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 内涵、特征及联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2).

[4]江琴.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构建的路径与方法研究——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问题中的“情”“、理”“、利”[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4).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国家认同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新论四题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让课堂“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