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7-01刘英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刘英冰

【摘要】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采用随机原则分为穿刺组和激素组, 每组49例。穿刺组患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 激素组患者行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6、0.1249, P=0.9004、0.9009>0.05);治療后, 穿刺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均优于激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139、3.9642, P=0.0000、0.0001<0.05)。穿刺组住院时间为(6.15±0.79)d, 短于激素组的(8.43±1.5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9, P=0.0000<0.05)。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 高于激素组的83.67%(41/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 低于激素组的20.41%(10/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7, 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 不仅能促进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水平的恢复, 还能减少并发症, 提升治效果,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 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36

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听力减退、中耳积液等, 更甚者会损伤咽鼓管功能,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分泌性中耳炎不仅对患者健康存在影响, 耳内分泌物也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交存在不良影响。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 多数患者会采用单纯激素治疗, 以减少机体损伤, 但其疗效差强人意, 鼓膜穿刺术得到广泛应用, 其特点是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2, 3]。近几年,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穿刺治疗相对于传统激素治疗能够展现出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故本文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

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旨在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独享, 采用随机原则分为穿刺组和激素组, 每组49例。穿刺组患者中男25例, 女24例;年龄16~65岁, 平均年龄(38.49±9.27)岁;病程4 d~6个月, 平均病程(3.21±1.07)个月。

激素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2例;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39.54±7.33)岁;病程6 d~5个月, 平均病程(3.09±1.0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研究前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存在激素药物过敏史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 2 方法

1. 2. 1 激素组 患者单纯采用激素治疗。给予患者醋酸泼尼松片(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675), 6片/次, 1次/d, 晨起口服。

1. 2. 2 穿刺组 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治疗。使用酒精消毒患侧外耳道, 给予患者鼓膜表面麻醉, 将鼓膜中的积液用针刺缓慢抽出, 若积液呈现出胶体凝固状态, 可向鼓室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553)及α-糜蛋白酶(苏州新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5841), 待积液水解后抽净液体。穿刺结束后, 将外耳道用无菌棉球堵住, 术后8 d可取下棉球, 避免耳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 将患者耳内积液量作为依据, 行反复抽液治疗, 保证咽鼓管通畅。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包括咽鼓管功能评分、听力水平评分、住院时间等。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 未发现鼓室积液, 鼓膜愈合程度较高, 听力水平全部恢复, 声导抗图呈现A型;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消失, 耳内存在流动声、闷塞感, 听力水平有所恢复, 声导抗图呈现B或A型;无效:上述指标未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并发症包括鼓膜硬化、感染、听力受损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穿刺组治疗前咽鼓管功能评分为(3.25±1.31)分, 治疗后为(8.96±0.73)分;

治疗前听力水平评分为(36.72±5.61)分, 治疗后为(24.33±5.87)分。激素组治疗前咽鼓管功能评分为(3.28±1.04)分, 治疗后为(6.42±1.18)分;治疗前听力水平评分为(36.58±5.49)分, 治疗后为(28.94±

5.64)分。治疗前, 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6、0.1249, P=0.9004、0.9009>0.05)。治疗后, 穿刺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均优于激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139、3.9642, P=0.0000、0.0001<0.05)。穿刺组住院时间为(6.15±0.79)d, 短于激素组的(8.43±1.5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9, P=0.0000<0.05)。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穿刺组治愈24例(48.98%), 有效23例(46.94%), 无效2例(4.08%), 总有效率为95.92%(47/49);激素组治愈19例(38.78%), 有效22例(44.90%), 无效8例(16.33%), 总有效率为83.67%(41/49)。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穿刺组发生鼓膜硬化2例(4.08%), 听力受损1例(2.04%), 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激素组发生鼓膜硬化4例(8.16%), 感染2例(4.08%), 听力受损4例(8.16%), 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10/49)。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激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7, P<0.05)。

3 讨论

作为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分泌性中耳炎多是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 让咽鼓管出现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 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鼓室积液、耳闷、耳鸣、堵塞感等[4, 5]。分泌性中耳炎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十分严重, 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和焦虑表现, 因而在确诊后应当积极进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在检查中可发现鼓膜浑浊, 凹陷部呈现出淡黄色或毛玻璃状, 若鼓室处于负压状态会增加血管通透性, 导致中耳黏膜肿胀, 若治疗不及时会加剧中耳黏膜病变, 故临床将鼓室积液去除作为重点, 以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 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较多并发症, 损伤机体, 且疗效差强人意, 现医学技术发展迅速, 临床采用手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鼓膜切开、鼓膜置管、鼓膜穿刺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手术, 其中鼓膜穿刺在耳内镜的协助下可获得更为清晰、广阔的视野, 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有效减少了机体损伤, 患者更加容易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穿刺组咽鼓管功能评分和听力水平评分均优于激素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139、3.9642, P=0.0000、0.0001<0.05)。穿刺组住院时间为(6.15±0.79)d, 短于激素组的(8.43±1.5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9, P=0.0000<0.05)。由此可见鼓膜穿刺术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分析其原因可发现, 鼓膜穿刺术在实施过程中能将鼓室积液彻底清除, 缩短患者听力水平的恢复时间, 预后恢复更加优异。本研究中:穿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 高于激素组的83.67%(41/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 P<0.05)。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 低于激素组的20.41%(10/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7, P<0.05)。由此可见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有效性及并发症情况更为优异, 保证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应用价值较高。但鼓膜穿刺术的实施要求医生深入了解患者病情,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以达到提升疗效的效果。此外, 将药物向鼓室内注射时, 需加温药物至人体舒适温度, 避免低温引起的前庭症状。李建玲等[4]在其研究中指出:穿刺治疗患者有效率为96%, 激素治疗患者有效率为80%, 穿刺治疗患者有效率高于激素治疗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6%, 激素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20%, 穿刺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激素治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论证的观点一致, 仅存在较小的数据差异, 可能和病例差异存在关联。穿刺治疗方式更为直接, 可以有效清理分泌物, 改善临床症状, 积液的清理效果更好, 基本可以达到彻底清除, 而激素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部分患者对激素耐受性差, 还可能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给患者带来痛苦。

综上所述,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 不仅能促进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水平的恢复, 还能减少并发症, 提升治效果,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 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纯洁. 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药术对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0):115-116.

[2] 吕晴, 孟琳玲, 颜芳. 针对性护理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41):105, 110.

[3] 盛迎涛, 孟繁杰, 王平. 激素内镜下咽鼓管注入和鼓膜穿刺注入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的影响.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5):799-804.

[4] 李建玲, 趙广辉, 刘杰.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 2018, 47(8):

1023-1025, 1035.

[5] 乔永威. 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4):

2667-2669.

[收稿日期:2020-01-22]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