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美育润心
2020-06-30李思聪
李思聪
摘 要:作为一种渗透于学生“生活世界”和“日常交际世界”中的教育方式,面向小学德育、美育的“隐性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全新路径,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一主题的深度关注。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由来在于隐性教育契合于小学德育文化的现实需求,在于隐性教育契合于小学德育文化的现实需求,在于校园文化的“接受美学”要求引入隐性教育。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价值、以“幸福教育”为重要的价值导向、“生活化教育场景营造”的原则。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尝试以文艺教育培育德育品德策略、建设生活化的校园文化阵地策略、“虚拟化场景的德育”
策略。
关键词:德育与美育 隐性教育 小学校园文化 教育管理创新
从教育管理者立场来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性的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校园事务管理发展阶段,代表着管理学上的“文化主义”范式在校园教育管理中的最新表现。在当前“隐性教育”的理论视域下,我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美育、智育等都面临着从“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型的任务。作为一种渗透于学生“生活世界”和“日常交际世界”中的教育方式,面向小学德育、美育的“隐性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全新路径,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一主题的深度关注。
一、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由来
概而言之,“校园文化”指的是围绕着校园教学、管理、科研、社会实践等具体实践所形成的一切人的活动的总和,其本质是“以师生为主体”在校园空间内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隐性教育”则指的是一種教师通过一系列“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载体”等使被教育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模式。之所以从“隐性教育”视角思考和建构小学的校园文化,主要有这样几个逻辑由来:
1. 隐性教育契合于小学德育文化的现实需求
“隐性教育”的特点是开放性、渗透性、潜隐性、自主性、生活性,是一种非直接式的借助于隐性教育资源向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美育熏陶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客观上迎合了小学德育朝着“人的文化存在”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求。我们知道,在当前后工业化社会,在自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整体上呈现出了空前的“主体性”,他们基于更高层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美育教育。因此,隐性教育的产生填补、适应了这种德育文化的内在需求。
2. 隐性教育成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
在论及我国德育教育的创新方向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小学校园文化在内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当以“立德树人”作为创新德育的重要目标,即将德育的知识动员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将德育狭隘地走向理论教育、应试教育、显性教育的境地,而是要以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作为终极目的,“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传统的显性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受众思想疲劳”,直接灌输式的德育美育方式已经逐步被时代所
抛弃。
3. 校园文化的“接受美学”要求引入隐性教育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从西方发达国家到我国,校园文化的变革整体上在从传统的“管制、教育”在向“娱乐、传播、创造、审美”等多元化的方向在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滥觞于西方文艺界的“接受美学”成为校园文化管理界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在“接受美学”看来,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从那种传统的“基于作者或者创作者视角的立场”,转而投向“以读者为中心”。因此,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参与性和积极性的校园文化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得不逐步走向一定的“隐性化”。
二、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体系化的管理工作,只有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念才能确保文化建设不走样。我们认为,以下几点价值维度必须得到遵循:
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价值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中性的教育手段,在终极的意义上应当服从一定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人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当代“校园文化”下德育、美育教育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知识和实践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从而为自己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阶梯,这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关于“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以“幸福教育”为重要的价值导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反思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即“幸福教育”,也即以培养“学生的幸福人生”为教育核心价值,将“人文的管理”“愉悦的教学”“快乐的学习”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隐性化的幸福教育具备的优势即在于可以实现教育者和学生之间、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交互式”对话,在一种愉快轻松的交往和沟通环境中实现幸福教育的目的。
3.“生活化教育场景营造”的原则
在本质意义上,“隐性教育”属于生活化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策略主张,因此当我们在营造隐性教育主导的校园文化时,需要遵循“走向生活化”的原则,开辟出除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新的德育教育场景和被小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各类生活化气息浓厚的自主教育场景(包括虚拟现实场景、网络新媒体场景)等。
三、隐性教育视域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列举
相比较中学教育阶段、大学教育阶段的德育和美育,小学阶段的德育美育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例如受众正处于启蒙期,叛逆性弱、服从性强等,这就为我们以“立德树人,美育润心”为导向、以“隐性教育”为切入点建设新型的小学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
基础:
1. 以文艺教育培育德育品德策略
如果说传统的“显性德育”模式是一种直接的、灌输的教育方式,那么“文艺育德”则代表了“隐性教育”的渗透教育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们可以广泛吸收中西方当前较为时兴的、适合小学生发育阶段的音乐文艺作品、影视文艺作品、文学文艺作品、话剧文艺作品等,让小学生可以能够自觉地融入文艺作品的“德育境界”中,引导他们自觉开展德育和美育的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人格的升华。例如,在培养小学生的孝文化方面,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孔融让梨”等典故与当前时兴的“二胎教育”结合起来,倡导长幼之间一种互相谦让的情怀,在无形中润泽小学生的家庭美德。
2.建设生活化的校园文化阵地策略
对于德育、美育所追求的生活化教育路径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緊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我们只有将校园文化的每一个显性的细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隐性教育”。对此,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现有的各类文化设施和教育场所,建立面向小学生生活细节的各类文化教育基地。另外,也可以加大校园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共建力度,开展校企共建等协同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比如,针对小学德育美育课程,可以把地域化的道德模范、红色文化示范点等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积极走向生活化的德育阵地。
3.“虚拟化场景的德育”策略
“人的数字化存在”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一个基本的德育、美育背景,也是隐性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网络互联网时代如何开拓性地创新我们的德育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德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向度。因此,除了在校园中建设一定数量的面向小学生生活的“路、廊、场、室”校园文化景观标识之外,还应当借助于网络新媒体搭建具有校园自身文化特色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直观、快捷、感染力强的优势,建设一批为教师群体和小学生群体、家长群体等所喜闻乐见的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的文化传播平台。
四、结语
关于现阶段的校园文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有多次阐释,但是总起来看就是要提倡德育工作要“在铸魂中育人”,“在育人中铸魂”,从而将德育的现实性和理想性结合起来、将德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起来、将德育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起来。小学生的成长、教育规律决定了现阶段我们的教育必须从“显性教育”走向“隐性教育”,同时要把握好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人的数字化存在”“人的文化存在”等特殊时代背景。同时,未来“隐性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聚焦于“人本教育”“幸福教育”“生活化教育”“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等新的教育潮流。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5.
[2]胡永新,杨清.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研究——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22.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4]姜淑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党的文献,2016(6):2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