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6-30潘家慧
潘家慧
摘 要: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及提升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将声势律动,有效的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声势律动 初中音乐教学 运用策略
以往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多数都将精力投入到应试科目学习中,对音乐学习都抱有随意的态度。这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地位逐步提升,音乐对学生思维审美及性格的影响也得到了重视。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但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需要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入手,切实将声势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一、运用声势律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势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音乐教学取得优势地位,优化对学生思想情感及个性的引导,提升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学习需要学生的配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在初期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利用身体肢体配合音乐节奏,从心灵上实现自我与音乐的融合中,而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的音乐教学,忽略了学生与音乐旋律之间的联系,导致课堂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声势律动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固定的发声方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身体摆动,发出相应的声响,了解自己的发声方式,通过随堂播放的音乐进行肢体配合,体会到学习音乐的
快乐。
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節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作曲家将旋律作为乐曲情感的体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歌曲独有的节奏抓着音乐的灵魂,能从深层次上实现与音乐的情感共鸣。这就意味着初中生在音乐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理解水平,对于乐曲的学习不在于反复聆听乐曲内容,而在于真正了解乐曲的内涵,聆听作为学习音乐的第一步,要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情感内涵,才能够找准乐曲的节奏感,简单的肢体发声练习,就能让学生找准乐曲的旋律,将身体作为发声乐器,强化学生的乐感[1]。
提高学生音乐表达能力。近些年来随着人文理念在教学中的深入及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对于律动,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倾听音乐、旋律以及了解音乐背景的情况下,随着音乐起舞养成优良的,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与表表达。比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节奏,有利于让学生抓住音乐的旋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律动这种教学方法,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感受,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过随堂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发出声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注重节奏及韵律的表达。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去教授有关于音乐想象力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的感悟及节奏的感知通过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让学生去鉴赏音乐作品,从而了解音乐的表达感情,深层次的把握节奏及韵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利用多种方法,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或者是微课资源,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感了解作曲所要表达出的独特情感,从而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升音乐想象力。例如,在第九交响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将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背景资料共享,让学生了解曲目背后的创作目的及故事。就是在音乐课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或者是踏步的方法,进一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加深学生对作品韵律及节奏的认识[2]。
加强律动和音乐审美。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律动与舞蹈结合,与音乐审美结合,其实让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美,舞蹈与音乐的结合,给予学生优良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在声势律动教学中,通过律动与舞蹈的结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动作来表达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动作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旋律及情感的把握。例如在青春舞曲教学中,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具有民族风的歌曲和一般的乐曲进行对比,通过不同的节奏以及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舞蹈及民族乐器的特点。声势律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演唱、打击、舞蹈,深化学生对音乐理解及感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律动中外学生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意境。音乐意境的感受与体验,需要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去体会乐曲所表达出的欢快、忧伤的情感,通过这些乐曲,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3]。
结语
综上所述,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更要让学生深层次地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通过了解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加强对音乐的感悟。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声势律动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及音乐素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优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廉欣.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9-20.
[2]陈艳晖.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8):168+175.
[3]王珍珍.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9(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