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30冯丽娟
冯丽娟
摘 要:现在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必须要培养能跟上科学时代的高技术型人才,所以科学探究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改的推动之下,小学科学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多种个人能力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认识到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意义,多运用有趣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探究 运用 能力全面发展
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存在缺陷。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单向地向学生输送课本知识以及教师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式。
一、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学科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大自然以及科学之美。科学之美的基础就是科学探究。探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想去钻研某一事物,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可以发现内容基本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把自身投入到科学海洋之中,深刻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同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想,相互之间讨论,并与教师传授的知识相结合,使得科学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科学探究不仅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去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所以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是必不可缺的[1]。
二、科学探究在国内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
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科学探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科学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目前科学探究教学依旧存在缺陷。
1.教师没有深入理解科学探究概念
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概念没有深入透彻的去理解,多数是表面形式,可行性并不高,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技能欠缺,无法真正地理解科学探究的真正含义。如果教师都无法理解科学探究概念,那教师将科学探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必定是难题。
2.教材无法诠释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现在的教材可能无法诠释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教师利用教材设计科学探究课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如果教材中缺少事例,不仅给教师运用科学探究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效果甚微。仅依靠教材,让学生觉得科学探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真诠释科学探究这一教学方式[2]。
三、如何将科学探究应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
1.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其理解科学探究概念
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让教师得到学习和提升。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事物的兴趣。通常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演示,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实验过程和知识,但教师演示其实是以教师为主,笔者认为学生的主动性是极为重要的。不如将教师演示改为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演示的教学方式虽能快捷、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但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例如,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妙用》教育之中,游戏是运用磁铁的磁力来解救“小金鱼”,教师拿出磁铁和铁屑向学生展示磁铁的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这虽然直观,但使得学生缺少了动手的机会,部分学生在教师展示道具时就对磁铁失去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向学生展示完磁铁的磁性之后,将道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磁铁救出困境之中的“小金鱼”。这种方式既使得学生脑海之中对磁铁产生磁性印象深刻,又增加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从教师演示变为教师指导在科学探究教学之中是极为重要的。
2.教学应贴近教材,但更要让探究实验生活化
科学学科源于生活,教师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贴近教材,更应运用教材中的事例去结合学生生活来进行指导探究。例如学习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在造纸》这一单元,如果教师只在讲台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很有可能会感觉枯燥。但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造纸道具,再运用多媒体来讲述如何造纸,同时讲述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然后让学生亲手制作纸张。这种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更让学生占有主动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中华造纸历史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可谓一举多得。学生亲自动手造纸,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科学、运用科学[3]。
3.科学探究不应始于课堂终于课堂
科学探究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应始于课堂终于课堂。搭建好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升自己的探究素养。例如,科学六年级上册《探寻光的路线》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了解光是什么,如何传播,什么是光源,这一系列知识。笔者认为老师在课本的知识传授结束之后,应合理安排将学生组织成探究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举行科学探究活动。如抽出一节课,同学去操场上探究光是如何传播,为何光遇到水雾呈现彩虹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通过组织语言来表达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教师也应适时在学生旁边给出引导性的提示。同时,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应留些疑问,例如“光从空气照到水中依然是直线吗?”这系列问题。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被教师的问题调动起来,做到科学探究不应始于课堂终于课堂。若能做到如此,笔者认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綜上所示,科学探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需要教师紧密配合,教师要明白科学探究的观念,从教材中映射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和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探究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38.
[2]茅青云.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8,(16):78-79.
[3]陈无田.试论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