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情于景,写出景物的特色

2020-06-30陶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法技巧习作教学

陶融

【摘 要】 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无外乎是幾大类型,如叙事类的文章,写人类的文章,状物类的文章,还有运用类的请假条、留言条等。而写景类的文章,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空对一派美景,却是无话可说,或是说出来的话平淡无奇,丝毫表现不出景色的美感。其实,写景类的文章教学,只要把握住几个要点,便一定可以笔下生花,写出优美的习作来。本文就将从如何指导写景类文章入手,探讨实际的操作方案。

【关键词】 习作教学;写景类习作;方法技巧

在小学的中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习作教学来说,很多教师教学时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指导起来毫无方向感。提起习作课,大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静静地坐着,没有写作的思路,没有思维的火花。其实,对于习作教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写作内容的不同,对小学生进行方法的引导,根据写作题材的区分,教师要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学会生动地表达,流畅地倾吐,让自己的文字有情感,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特有的语言来。

在小学生习作中,写景习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和普通的写人记事类文章不同,写景类的记叙文要求我们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同时,还要通过对笔下的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景作文的指导。

一、选好观察点

所谓观察点,是指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即从这个独有的角度进行观察,表现景物的特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一个点,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及远地进行观察,也可以是过程中随时变换的。

例如我们带领同学们去观察校园的话,可以在一个地方对某一景物进行细致观察,也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选取自己喜欢的两三个景点进行细致描绘。在介绍校园景物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同学对校园一角的竹林做了细致的刻画:这些翠竹郁郁葱葱,非常茂密。根根挺立,笔直挺拔,就像保护校园的卫士,经历风雨,傲然风雪。有的同学从校门口开始着笔描绘:走进校园,一条笔直的柏油路直通校内,两幢高大的教学楼巍然屹立,教学楼旁的宣传画廊里,有同学们活跃的身影,那都是我们平时丰富的校园生活的剪影。从教学楼朝南走,我被一股馨香所吸引,这是什么味道?为什么会如此迷人?循着味道往前走,我看到了在楼前草坪里栽种的几棵桂花树。桂花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很有质感。细碎的小黄花小小的,很不起眼,但是却散发出扑鼻的香气,为我们带来秋季清爽的感觉。移步换景,充分展示了校园的美。

二、按照一定逻辑

但凡写景类的文章,都会有一定的观察顺序,或是按照方位来写,或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例如描写家乡的风景时,可以根据一年四季季节更替的顺序来写。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来写家乡美景时,有的学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重点描绘了春天家乡桃红柳绿的风景。他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那迷人的春天。春天来了,带着清新的气息来到了我们家乡,柳树姑娘是第一个收到春天信息的,她兴奋地垂下长长的大辫子,对着池塘梳妆,要以一种最美的姿态,迎接春的使者。迎春花的枝条上,细密的花朵依次绽放,黄得那么灿烂和耀眼,开得那么浓烈和迷人。再看池塘边,真是桃红梨白,一派大好的春光!

还有的同学则是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秋天家乡的独特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果园到田野,无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在习作中写道:我们家乡的果园里,到了秋天,一派喜庆的场面。红彤彤的大苹果,像婴儿的笑脸,鲜艳饱满,一个个挂满枝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黄灿灿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透着亮光。……

三、抓住景物的特点

如果写景作文只是泛泛而谈,走马观花,那么无疑像记一笔流水账一样,读来味同嚼蜡。我们应该选取事物的特点,突出重点,在字里行间渗透作者丰富的情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为了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笔者还积极引导学生去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把笔下的景物写得更加具体生动,真实动人。

例如在写景物的时候,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各种景物以人物的感情,让它们具备人类的喜怒哀乐,读起来就会生动得多。在小学生的笔下,小蜜蜂会唱歌,小蝴蝶会跳舞,树上的蝉儿会开演唱会,路边的蚂蚱会讲悄悄话,在我们的身边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利用比喻的手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取所写事物和要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由此及彼,发挥联想和想象,让笔下的事物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从早晨初升的太阳的朦胧感,联想到红色的大气球;从傍晚彩霞满天的时候,联想到云朵既像什么,又像什么,发挥神奇瑰丽的想象,带来美好的感受。

教师对写景类文章的指导思路,要抓住上述几点,首先选好观察的地点,再按照自己的顺序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深入把握每样事物的不同特点,在学生锤炼语言的基础上,一定会把笔下景物写得更加传神生动,感染力更强。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对所有事物都事无巨细地描写,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事物都细细加以描摹,就一定能把内心中的情感传达出来,抒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参考文献】

[1]周静.“童化”习作教学初探[J].课外语文,2018(21):123-123.

[2]韩亚琴.引源头之水开习作之渠[J].读天下(综合),2018(2):255-255.

猜你喜欢

方法技巧习作教学
主持人控制会议离题的方法技巧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化教学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基于新理念的学生反思意识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