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四大途径

2020-06-30王春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老师

王春燕

一直以来,就有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怪象,但是又不得不面对,因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地位不容撼动,学生怕是因为不知写什么好,不知什么可写,常常无从下笔。现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说说如何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要说,有事要写”。

一、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让人奋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有了兴趣,就会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去完成任务,去求知,去探索。作文也是这样,学生没了兴趣,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对作文自然也就应付了事,当他们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主动积累素材,提笔写作,自然作文质量也就高了。

1.融生活于作文,激发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将生活引入作文,融入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积累、表达、修改、评价,学生参与了生活,参与了活动,享受了过程的美好,自然也就有表达的欲望,自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此时作文不过是把内在的需求转化为外在的文字而已,而且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比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家乡的冬天》,学生开始发愁了,不知怎么写,一个晚上后也能如数交上,可仔细一看,大多数作文内容雷同,家乡的四季都是春天百花盛开,秋天落叶纷纷,冬天雪花飘落,自己在雪地上玩的情境,关键我们地处南方,根本就没有下雪,这雪是编出来的。看来学生写的是假作文,他们缺少生活的体验,根本没有仔细去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树,因而我特意带着他们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感受冬天的另一番景致,观察体验完稍加引导,很容易就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来了。当然,平时教师也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比如有一次,课上到了一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眼看着要下雨了,教室里一片骚动,学生全然不在上课状态,有的说:“下雨了怎么办,一会怎么回家?”有的说:“你看那红色的袋子在天空中飞舞,就像红气球,真漂亮。”……现在我怎么讲,他们也是不会听的,于是我干脆放手,让他们观察外面暴风来临的景象,学生有了兴趣,纷纷离开位置去看了,观察完后让他们说体验,学生说的话就像被打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哗地流了出来,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说得尽情,写自然尽意,写作水平大有提高。

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善于把握学生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及表达兴趣。

2.恰如其分地要求激发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年段特点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不降低,不拔高。要明确我们不是在培养作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指正,多一点宽容与理解,少一点苛刻的硬性要求。如一年级就是写一句话;二年级只要写清楚“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一件什么事”就可以了;三、四年级,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一件事和一个片段。总之,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的学生,提出适合其的写作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要求教师要将每个学段的要求眀心于肚。

二、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让学生善于习作

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这是日本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发挥优势,大量阅读名篇名著,学知识,学表达,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促进质的飞跃,那是最好不过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写,使他们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平时除了课内的积累以外,也可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当然,这个推荐要根据年段特点,比如低年级以绘本、童话为主,高年段就可以是名篇名著的赏析。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组织开展讀书交流会、文学常识比赛或者朗诵比赛等等,在推荐阅读书目的同时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如何做批注,如何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词汇自然就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作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注重读写结合、说写并重,加强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可以这么说,阅读教学是 “养兵千日”,而作文是“用在一时”,没有千日之养就没有一朝之用。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不是被动、机械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学生的作文不是截然独立的,而是和整个语文学习在一起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而教师要发挥好文本的作用。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一段,作者采用了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来写。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这段话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知道这段话采用先总写后分写的写法,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也写一段话——叔叔骑车的技术真好。其实,小学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中的结构也很有特色,如并列式、转折式、因果式等,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就能发现很多优秀的范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

教材里安排的“口语交际”是很好的一个训练点,教师要借助这个平台,精心设计,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让学生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说的潜能,改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在说的基础上进而写,说写并重,水到渠成。

四、改革评价方式,提高习作水平

1.轻写前指导,重写后讲评

作文的批改也是让老师颇为头痛的一件事,一不注意就讲够了,也改够了,众多的实践告诉我们,作文写前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写后讲评更为重要,教师的精批细改没有错,但是不是有效,值得思考,要防止重“改”轻“评”现象。细心的老师会发现,精心准备的一堂指导课,学生看似认真参与,写出来的文章也文通句顺,改时也轻松许多,然而细心一看,却发现雷同特多,发现全班的思想就是老师的思想,个性的东西反而很少,更严重的是,学生一直依赖老师的指导,哪天老师不讲了,学生就真无从下笔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个性表达都没了,写作能力一直受到局限。文章本无定法,如果教师能放手,尽量最大限度地淡化作文前的方法指导,写前不做太多的预设和铺垫,不做太多的提示,把作文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如实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们的表达畅通无阻,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写后针对学生的思想来评判,就会发现学生思想四溢,让人倍感新鲜,尽管写法有点稚嫩,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只要老师轻轻点拨,立马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学生的写作激情更能保持,情感就能自我抒发,在先打通这一脉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谈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去自觉地吸收,而不是被迫的,这样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习作成就感,激习作热情

实践表明,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能得到另一个人的肯定,那他的信心会大增,如果这个人又是关键人,效果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习作也一样,一定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得到小甜头,那才能激起大智慧。因而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学得言不通句不顺,也要从中去寻找学生的亮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会激起学生无穷的习作乐趣。如:班上有个后进生,每次在写什么其实我都不知,写了很长一篇文章,但却没有一句话是通顺的。这可怎么办?有一次,发现开头他这样写道:“今天风和日丽,我和军军到郊外去放风筝。”我一看高兴极了,今天终于能写出一句像话的句子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某某同学今天真是进步了,竟然能用上一个好词‘风和日丽,风和日丽里去放风筝,真是太适宜了。”一句如此简单的点评,只见该同学像捡到宝贝似的,心花怒放,坐在那乐着呢,从此他更认真地对待习作,一发不可收拾,在以后的作文里,文从字顺的句子多了,好句子也多了,就比如在写到自己妈妈的时候竟然写道:“我的妈妈有时温柔得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有时暴躁得像一头发怒的狮子,超级可怕。”树立孩子习作的自信心,有如此的魅力。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指责,多树榜样。

写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苦练的过程,而这过程就需要老师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因而教师不能放过每次的练习机会,应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前行,探索写作的真谛。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老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