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

2020-06-30王亚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语文

王亚萍

【摘 要】 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扎实、有效地上好第一课时,才能为第二课时的精读、品悟课文打好基础。小学低年级是一个特征性极强的学段,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更应注重生字词的教学和朗读的指导,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语文;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中起着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有一个著名的“经纬论”,他认为教一篇课文,要以指导学生读书为“经”,以字词句的学习为“纬”来组织教学,使字詞句的教学寓于读书训练之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其实也是如此。识字和朗读必然是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两大重点。而小学低年级又是一个特征性极强的学段,这个学段的孩子知识面较为狭窄,识字量有限,所以识字必定是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一大教学任务。同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在第一课时中就进行不断地指导,帮助低年级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有的老师认为,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生字、读通课文,其实不然。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在识字、朗读的基础上适当挖掘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逐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下,将以部编教材第三册《田家四季歌》为例来谈谈低年级的第一课时教学。

一、多种形式的随文识字

在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中,识字是首要任务。识字的教学可以分为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考虑到集中识字相对枯燥,而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较短,所以我更倾向于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将生字融入词语、句子中去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当然,随文识字也并非简单地读一读句子,然后把句子里的生字拿出来读一读这么简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生字不同的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来设计不同的识字方式。

比如在《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中,课题中的“季”字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上面一个“禾”,下面一个“子”。这其实就是运用“部件识字”的方法,将一个生字拆分成学生已经学过的两个部件。运用已学知识习得新知识,低年级学生会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识字热情。再比如“蝴蝶”这两个生字,我引导学生通过偏旁部首“虫字旁”来理解字义。我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生字都是“虫字旁”?学生回答说因为蝴蝶是一种昆虫。这又是一种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识字方式,学生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蝴蝶”这两个生字。再比如“桑”这个生字,我让学生猜猜为什么“桑叶”的“桑”会这样写。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一下就能想到“桑”上面的三个“又”是桑叶,桑叶长在树上,所以下面是“木字底”。这时,我再结合古文字来引导学生识记这个生字,识字的效果就非常好了。

由此可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只有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的识字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识记生字,同时又使低年级学生保持对课堂的兴趣与热情。随文识字切实落实,低年级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二、细致到位的朗读指导

书不读通不开讲,在第一课时中除了识字教学,朗读指导就是另一重要教学目标。只有将课文读通读顺,才能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如果课文都读得结结巴巴,何谈品味文字呢?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较少、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原因,常常无法流利地朗读课文,即便能读出来也是寡而无味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字到词再到句,一步一步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同时,朗读指导的方式也需多样化,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朗读指导的效果。

比如在《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中,我要指导学生读好“麦苗儿”这个词语。我首先让学生读好“苗”这个生字,明白“苗”就是植物刚刚从田里长出来,读出嫩嫩的、小小的感觉。指导好字的朗读后,再引导学生读好“麦苗”这个词语。进而比较“麦苗”和“麦苗儿”读起来的不同感受。通过翻转词卡,反复对比朗读这两个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出:加上一个“儿”字让麦苗变得更嫩更可爱,从而读好“麦苗儿”这个词语,最后将“麦苗儿”放进句子,读好“麦苗儿多嫩”这个句子。整个朗读指导由字到词再到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再如,在读课文第一小节感受田家春天的美时,低年级的学生能将课文读通顺,却很难读出美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我让学生带着想象再进行朗读,如果学生还是读不出田家春天的美丽,我就进行范读,让学生仔细倾听,范读过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

所以说,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方式指导朗读,由词到句细致地指导,学生才能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进而为第二课时品悟文本打好基础。

三、适当有效的言语训练

低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如果仅仅抓住识字和朗读两部分是不够的,教师在牢牢把握这两个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从文本中挖掘一两处进行语言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对薄弱,但这个阶段却也是培养其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课文中发掘一两处语言文字让学生进行说词、说话的训练,对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会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和扎实有效。

有些课文的语言训练点可以参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比如在《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中,我就是抓住了课后的词语,进行语言的训练。这些词语都是关于农活的,比如“播种”“插秧”“耕田”等。我通过和学生合作朗读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次词语都是由动词加名词组成,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像这样的词语生活中还有哪些,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

在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中加入适当的语言训练点能更快地培养起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当的语言训练也会使第一课时的内容更加充实,避免仅仅以识字、朗读教学所带来的枯燥感。

总之,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紧紧围绕识字和朗读这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适当进行语言训练,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会更加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方志芳.“要得”和“要不得”——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规范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9).

[2]汤春超.例谈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J].教育观察,2016(9).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语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插上隐形翅膀,让笔尖飞扬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