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五下)教学设计
2020-06-30洪青春
洪青春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的特点,体会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
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艇的形态美与威尼斯的风光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课前我们通过收集资料知道了威尼斯是一座著名的水上城市。现在,谁能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威尼斯?
2.播放《威尼斯风光》视频。学生观赏后谈体会。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尼”“艇”。
(1)过渡:纵横交错的河道,穿梭自如的小艇、古老的建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走进威尼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尼”和“艇”。
指导“尼”和“艇”的书写,提醒“艄”“舱”的读音,理解“小艇、船艄、船舱”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威尼斯有这么多迷人的风光,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2.出示句子: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 主要交通工具)
(2)理解“纵横交错”。
3.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板书:特点、技术好、作用大。)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这一问题,提纲挈领,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又感受到小艇的独特及对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三、走近小艇,感受特点
1.读一读,圈一圈。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圈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语。
(2)学生交流,结合板书学习:长、窄、深、翘起、轻快灵活。
2.比一比,评一评。
我是小小评论家,评一评这两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交流体会比喻句的好处:“独木舟”
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表达了作者对小艇的喜爱,“田沟里的水蛇”写出了小艇的轻快灵活。(结合理解二三十英尺长)
(2)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小艇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威尼斯的小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艇的样子。
(3)指导朗读:指名读;配动作读;教师配乐读,学生闭目想象。
3.画一画,剪一剪。
多美的小艇啊,你想象出它的样子了吗?喜欢读的就再美美地读一读,喜欢画的就拿起你的画笔把小艇画下来,喜欢手工制作的同学可以剪一条小艇。
4.说一说,评一评。
(1)说一说:学生展示小艇,并试着用课文的语句来介绍。
(2)评一评:你觉得他画(剪、读)出小艇的特点了吗?有什么建议?
5.读一读,背一背。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写比喻句: ,像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走近船夫,感受技术好
1.自由朗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船夫的駕驶技术的?画出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的词语。
2.全班交流,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体会围绕中心句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理解“操纵自如”。(板书:操纵自如)
3.小组讨论,辩一辩:(1)我是小小辩论家,下面这两段话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拥挤的地方,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
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作急
转弯。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船夫技术好,表达作者的赞叹、敬佩之情。)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一句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4.创设情境,演一演:
(1)学生准备: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船夫?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准备准备。
(2)小组表演:推荐一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船夫招揽生意时特别要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最好能让更多游客上自己的船。游客要认真倾听,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船夫。
(3)全班交流:推荐三位船夫到台上现场表演。
5.围绕技术,评一评:
引导学生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来评。
6.抒发情感,夸一夸:游客们,如果你坐在船里,看到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好,你会怎样夸他呢?(师引读本段第一句,生齐读其余部分。)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明确“主体”地位和训练“意识”,主要采用活动化教学,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扮演船夫和游客,以活动形式内化、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走进威尼斯,感悟作用大
1.快速浏览,填一填:
浏览课文第5~6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相机教学“哗”的读音,指导“祷”的书写。
2.展开想象,说一说:人们还会乘坐小艇去干什么?
(1) 清晨,迎着朝阳,( )坐着小艇( )。
(2)傍晚,踏着夕阳的余晖,
( )坐着小艇( )。
(3) ( ),( )乘坐小艇( )。
3.感悟写法,想一想:白天小艇自由穿梭于纵横交错的河道上,威尼斯充满了活力;晚上,小艇静静停泊于码头时,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通过描写白天和夜晚的情景,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十分巧妙地写出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4. 感受表达,读一读:男女生配乐分别朗读威尼斯喧闹和寂静的文字。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课文内容,感受到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展开想象,说说人们还会乘坐小艇干什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比和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课文围绕“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具體介绍了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领略了威尼斯奇特的风光,感受到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悟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
2.拓展延伸: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写过一篇《威尼斯之夜》,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也写了一篇《威尼斯》。请同学们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比较三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五、布置作业
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鼓浪屿的“人力车”。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