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020-06-30闫乃福李凌宇

辽宁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国有企业

闫乃福 李凌宇

〔内容提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国有企业领导人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因此需要各个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从而有效掌握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本文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对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审计制度,能够有效的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短期决策能力、廉洁自律能力以及长远规划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从而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确定具体的经济责任,剖析问题原因,给出有针对性建议。同时,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能够让企业、地区在领导者的带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受到国家监管部门授权或者是委托的独立审计机构,根据现阶段我国所制定出台的各类经济责任审计法律,针对我国国企主要领导人的社会责任履职情况以及经济活动情况等实施合法效益性审计的一种分析评价制度。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其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监督评价审计,所审计的内容包含有经营管理效益、财务收支情况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

不同于其他审计模式,经济责任审计只在我国存在。1986年,国内成立首家审计机构,至今经济责任审计所涵盖的目标越来越大。如果从广义上看,经济责任审计就是针对各个单位的法人或是经营者所开展的一种财务责任审计。但如果从狭义上看,经济责任审计就是针对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以及经济管理情况的审计。在下文中所研究的经济责任审计所指的都是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

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个国有企业想要建立合理、客观、公正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守下列原则。

(一)定量和定性指标两者相结合的原则

在针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经济责任审计履职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很多情况的评价都是通过定量指标实现的,如总资产报酬率。当然,也有很多情况是没有办法利用定量指标实施评价的,这就需要使用到定性指标,如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廉洁情况。如果只是通过审计工作者进行评价,那么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都会有所缺失。为了能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更为客观,针对评价指标进行确认时,不仅要使用定量指标,同时还要使用定性指标,并且要争取对定性指标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一种定量指标,这样得出的结果具有的可信度就会增大。因此,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遵守定量和定性指标两者相结合的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

对于评价指标而言,不但要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同时还要突出重要的高风险点。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不用太细致化,否则会大大增加审计时间成本,进而影响审计效率。因此,在确定评价指标时需要重点考虑可以对重要情况进行反映的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能够实现量化,进而使得评价结果能够实现数值比较。其中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可比性。针对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如比较国有企业领导者在任职期间和离任期间的履职情况。二是横向可比性。针对不同国有企业领导者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能够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合理选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

首先是选取定量指标,主要涵盖:一是财务效益状况指标。通过财务效益状况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国有企业的利益获取状况,包括国有企业的资本保值率和收益率、资本增值率和报酬率、企业成本投入情况以及利润率等。二是资产资本营运状况指标。通过资产资本营运状况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国有企业资金的使用状况以及周转状况,包括资产损失比率、账款周转以及不良资产等。三是偿债能力指标。通过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对国有企业的负债状况进行反映,包括现金流动比率、已获利益、企业经营亏损情况以及资产流动的比率等。四是发展能力状况指标。通过发展能力状况指标能够反映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包括资产增长率、利润率、资本增长率以及资本积累情况等。其次是选取定性指標。对定性指标而言,其可以针对国有企业利益的所有非定量因素进行有效反映,主要的定性指标包括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国有企业员工素养、国有企业市场占有情况、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企业技术水平、企业发展能力以及国有企业区域影响力等。完成定量指标以及定性指标的选取之后,就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工作。

(二)合理选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评价标准进行制定,当选取完所有评价指标以后,应分析每一个指标的具体内容,从而对评价标准进行确定。一是强制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一定要实现的目标且是强制性的,同时也是一定要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规定。二是主观标准。这些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的,而是由企业自己制定,只是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三是区域标准。不同地区所实行的行业标准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评价标准的选取时要考虑国有企业所处的区域环境,确保评价标准能够满足区域标准的要求。四是企业历史标准。选取评价标准时需要对国有企业历史经营水平进行参考,然后再确定评价标准。

(三)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针对所选取的定量指标以及定性指标实施分值评定,分值的档次一共分为五种,按照顺序分别是优秀、良好、平均、较差以及极差,其中优秀的平均系数是1,良好的平均系数在0.6~1之间,平均的标准系数在0.2~0.6之间,较差的标准系数在0~0.2之间,极差的标准系数是负数。另外,进行评价时定性指标的权重大小是0.2,定量指标的权重大小是0.8。

四、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审计指标的评价一定要客观。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评价审计指标时一定要客观评价,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如果指标数据有所缺失,无法确定其客观性,那么可以选择不评价。二是审计指标数据一定要具有真实性。为了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在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项指标都要确保具有真实性,审核每一项数据之前,一定要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查,防止出现错误数据造成误审。

五、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看出,构建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监管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丝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