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行之有效的策略
2020-06-30陶文全
陶文全
【摘 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提升等方面,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助力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热情,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且质量普遍不高、效率较为低下、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改善这一现状,更好地在农村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呢?作者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小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递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直接挂钩。因此,教师想要使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必须精进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享受到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现实生活、开展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导主动求知等方面入手,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且最终会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上。在农村小学中,学生与城市中的学生相比,接收信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但与此同时,却又在生活经验上存在着不小的优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农村生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思考,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并能够有效地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够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例如,教师在执教《混合运算》一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学期伊始,学生购置学习用品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完成购物过程中付款与找零,并在一轮“角色扮演”过后交换角色,使学生能够在重复的过程中感受不同角色所需要的计算,进而使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准确地运用于计算中,进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更加新颖的切入点,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兴趣
興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且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教学工作中的第一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并未看清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但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例如,教师在执教《观察物体》一章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实物教具摆在讲台上,组织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通过描述传递给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通过描述去画出被描述物体的形状、摆放方式等。同时,在条件允许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可互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教师操作课件,将正方体用不同的方式摆放,让学生画出正方体的三视图,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学生信心,引导主动求知
学生的信心是影响其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农村的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农村的孩子,多少会有一些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好数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用一定的奖励机制,让学生看到自己能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促使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更进一步地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执教《方向与位置》一课的相关内容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同时采用竞赛的方式,用圆珠笔、自动铅、橡皮等物品作为用时最短的“优胜者”的奖励,引导学生规划出最为合理的路线。受到奖励的学生便会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并能受到成就感的影响,逐步确立自信,更加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过程,且其学习效率同样会有所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到教师的奖励,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不被打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更好地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其次,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要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逐步确立自信,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中,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焦建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