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省港口物流发展思考
2020-06-30曾锦
□曾锦
一、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港口物流的新要求
1.自由贸易港与港口物流发展
自由贸易港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该区域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区内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自贸区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度开放,放松管制,货物、人员可自由流动。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是“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力争“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在这个背景下,港口物流业作为基础性的支撑产业,为自贸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自贸港建设也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自由贸易港背景下对港口物流发展的新要求
在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港口物流呈现新的特点。
(1)大物流化。自贸港的政策将促使港口吞吐量逐渐提高,商品集散能力逐步增强,仓储、外理、货代、运输等港口物流相关业务将更通达、高效,形成大物流。
(2)集约化。大物流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务作支撑,这将加速港口物流集约化发展,依托物流园区的服务,将货物在港口、海运及腹地报关、报验、库存、配送等服务整合起来,提升效率。
(3)信息化。有强大的物流信息平台作支撑,才能使资源、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的服务目标。
另外,在发展港口物流的同时,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并培育良好的临港经济,使得临港物流园区、邮轮、船舶维修基地、低硫油加注中心等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海南省港口物流与新要求的差距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省港口资源分散
(1)海南省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海南省共有34个港口(区)或码头(区),147个生产性泊位,深水港的比例仅占19.6%。港口利用处于不平衡状态,海口港的集装箱码头长期满负荷运转,而西部的洋浦港、小产滩码头、八所港利用明显不足。同时,海南省港口的专业化泊位不尽完善,如危险品码头建设不足(如海口地区),深水集装箱泊位不足。
(2)海南省港口资源较分散。货运方面,北部有海口港、马村港,西部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部有南山港,东部有文昌清澜港。客运港口集中在海口,有秀英港区、新海港区以及粤海铁路南港等3个港口,负责承担琼州海峡客运运输任务。目前,海南省港口资源分散,协同能力较低,甚至存在不良竞争的情况,不利于港口资源最优化。
2.部分港口外贸运输功能缺失
长期以来,海南省的货物运输以内贸运输为主,由于外贸货运不够繁荣,部分港口长期存在外贸运输功能缺失的现象,一些港口的外贸航线配套的运营功能还未开发成熟。例如,洋浦港内外贸同船业务探索还处于初期阶段,未能成熟开展;洋浦港区危险品过境工作还未审批通过;小铲滩码头还没有水果口岸进境功能,造成东南亚等国家大量香蕉、椰子等水果类产品无法从已开通的外贸航线入境洋浦等。
3.港口物流服务粗放,集约度不高
开放度高的港口都会配套相应的物流园区,以加快物流的周转速度,但海南省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今仍未建成一个港口配套的成熟的物流园区,港口物流服务相对分散,效率不高。同时,临港产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各个港口的货源更多依赖于海南本土资源。比如,北部各港依赖于琼北的工业资源,西部港区(含洋浦纸浆码头、小产滩码头、八所铁矿石码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洋浦纸浆厂、石碌铁矿石等的资源,临港相关产业未能被有效带动起来,集约度不高。
4.缺乏成熟的第三方物流标杆企业
海南省缺乏物流标杆企业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港口物流项目,以此来带动行业加速发展。海南省近年确实引进了一些国内外大型企业进驻,但是这些企业都是普通的物流配送中心,与自贸港要求的国际化、规模化的物流中心存在差距。大量的物流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难以符合大物流、集约化、信息化的物流要求。2020年3月,中远海集团控股的海南港航公司成立了港航物流集团筹备组,力争在5月底前挂牌运行。新成立的物流集团将整合全省相关物流资源,利用港口优势打造全省物流综合服务基地和临港外向型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加快物流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加快海南省港口资源的整合
要构建全省港口“一盘棋”的格局。按海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海南省港口资源整合方案,稳步推进整合工作。打破市县割据的局面,打破因行政管理部门划分而治的格局,东部岸线要加快整合海口港、马村港区资源,同时要整合秀英港、洋浦港两港区的集装箱装卸业务,最终形成以“四方五港”的公共码头为主体,以临高金牌、乐东、昌江、琼海龙湾和三沙永兴岛等码头为补充的新格局。同时,加速港口后方产业发展,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最终目标是成为“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
2.提高硬件设施、完善航线铺设及港口配套服务
(1)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定位好海南省各港口功能并提质升级。①洋浦港,力争建设成为船舶最大靠泊等级提升至15万吨级、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650万TEU以上的国际港口。②秀英港,建议利用现有秀英港集装箱码头岸线,推动琼北国际邮轮码头建设。③马村港,尽快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服务基地、危险口码头及海工装备制造基地。④新海港,建议加快建设客运纽大厅,与海安的南港码头对接起来,缩短航行距离,同时提升口岸服务质量,打造陆岛运输交通门户。
(2)加快航线布局。加强以洋浦港口为中心的航线网络铺设,新开通多条内、外贸航线,加大运力投放和中转力度,通过与香港、新加坡的高密度连接,使海南的港口特别是洋浦港成为海南连接世界、通达全球的海上门户。
(3)加快港口配套服务建设。充分利用自贸港先导政策推进内外贸同船业务;利用好中远海、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资源优势,对标香港、新加坡,打造以保税油供应为核心的综合供应服务平台。
3.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物流信息平台是提升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的根本。顺应“互联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设一个强大、开放的物流信息平台。借鉴新加坡模式,建设贸易信息网、港口物流信息网、码头作业系统等平台。借助完善的贸易、物流、港口作业信息平台,将政府部门、商贸企业、银行、运输机构、物流企业等联系在一起,整合所有通关手续、港口作业信息,整合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相关客户信息,使物流交易更加便捷、高效。
4.积极推进临港物流园区及现代物流供应链业务
(1)加大建设临港物流园区的力度。在自贸港的背景下,港口的功能已逐渐向第三代港口甚至第四代港口转变。港口不仅仅是运输和工商服务中心,更是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因此必须加大港口后方的物流园区建设力度。海南要围绕马村、洋浦和新海三大港区,建设临港物流园区。①马村港,可以期胶仓库选址为契机,布局推动普货仓储、定制仓储建设,提供集仓储、船货代综合服务、货车综合服务(停放、维修保养、配件销售)、货物包装、初加工等物流产业链服务。②洋浦港,基于建设“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定位,其物流园区建设建议以浆包、纸类等港口货类为主,打造“集装箱货运站(CFS)、俢洗箱运营中心、综合物流区及保税服务区”几大核心区,并打开保税物流、国际物流配送代理,贸易代理等市场。③新海港,基于公路运输及生活物资的特点,其物流园区建议引入生活物资、瓜果蔬菜、汽车等相关产业企业,打造“商贸交易区、综合物流区、港口功能区、冷链物流区”四大核心区,并积极延伸园区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物流产业增值链。④盘活港区闲置土地资源,引入合作伙伴,尝试探索开展平行进口车整改业务及保税展示交易,逐步打造平行进口车产业集群新业态。
(2)发展临港现代物流供应链业务。发展临港物流供应链业务,要更加注重客户的综合定制服务。对于客户来说,相关服务的整合所带来的最大裨益即“无缝式”的物流体验。对于港口来说,服务的涵盖面越广,能够赚取的服务费就越高,供应链服务向上下游延伸也意味着更多的定制化服务方案与更广的客户群体。
发展临港物流供应链业务,还要关注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供应链生态。未来的供应趋势是去中心化、订单碎片化、供应链扁平化,港口物流企业必须抓住“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服务,积极开拓“仓配一体化”的业务新模式,在联合港口、船公司、码头、货代、仓储、报关、车队的基础上,提供保险、金融、车辆购置维修、平行进口车等服务。
5.加快冷链物流中心规划
海南省是农产品、生鲜生产大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巨大,随着自由贸易区(港)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冷链物流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充分利用利好政策和码头资源,深入挖掘冷链物流合作空间,探索挖掘冷链物流业务的切入口,助推海南省和东南亚国家的水果及水产品等冷链物流产业新发展。
四、结语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个大背景下,近两年来海南省港口物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港口资源分散、部分港口外贸运输功能缺失、物流服务不够完善、集聚程度较低、标杆物流企业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海南省要加快全省港口资源的整合,改善硬件设施,完善航线铺设,加快港口配套服务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助推临港物流园区及现代物流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加快冷链物流中心规划,从而推动海南省港口物流业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