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潜能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
——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

2020-06-30林红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名师德育中职

林红明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 扬州,225002)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多元智力理论与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立足中职生特殊的群体特征和梅花书院(学校前身,明清时期书院)精神特质的校园文化,创新德育理念,提出并践行“潜能德育”。“潜能德育”是以人为本,旨在激发潜在道德力,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向上、向善、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合适的教育,在知、情、意、行上培养、开发、挖掘学生的道德修养力、道德实践力和道德影响力,促进学生品德持续提升的过程[1]。在“潜能德育”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学校德育传承梅花书院精神文化,整体构建了“潜能德育”工作总体系(“45678”),“潜能德育”德育体系(“五个德”),以及“潜能德育”教学体系(“六个学”),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德性成长的育人策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成效。

一、“潜能德育”总体系:“45678”

“潜能德育”工作总体系,即“4A”、“5 线”、“6位”、“7 学”、“8 教”,简称为“45678”.“4A”是指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包括操行A、学习A、实训A和实习A,即学生在操行、学习、实训和实习四个方面,如果按照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操行、学习、实训和实习每一项学期考核中,单项总积分在90 分以上,该生此项考核即为“A”。每个班级成立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在内的考核小组,负责全班学生的学期考核。每项考核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以学习考核为例,见表1。

表1 学习考核内容与量化标准

“5 线”就是指五条管理线,及管理体系。在“潜能德育”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破传统的一套班子一条线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网络,即校长室——学工处——系德育主任——班主任——学生;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长——教师——学生;校团委——系团总支——班团支部——团员;校学生会——系学生会——班委会——学生;校家委会——系家委会——班家委会——学生。在新时代高品质德育建设中,学校突出了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定期聘请教育专家到校,为家长开办家教科学方法的讲座,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如家长到校参与活动或协助活动后勤工作。而平时班家委会帮助班主任参与到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去,如此家校合作的管教潜能得到了极大发挥。

“6 位”又称“6W”,“六位”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制定的管理规定,其包括了(教室课桌)学位、(实训物品)工位、(电动)车位、(食堂)餐位、(宿舍)床位和(实习)岗位。每项都有具体的管理细则,六位管理有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宿舍床位管理细则为例,具体要求如表2。

表2 宿舍床位管理细则

“7 学”是指“潜能德育”的目标体系,即学会自知、学会自律、学会自信、学会自省、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自觉。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足的问题,树人就应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偏常,这就更需要引导他们自律。由于他们在应试考试、比赛中常常落败,心理严重自卑,需要帮助他们学会自信。他们需要每天自省,发现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改变不良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克服娇生惯养、纵容放养等形成的好吃懒做、怕苦怕累等弱点,需要让他们学会自立生活,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扎实职业自立的基础,并不断学会自强,才能促使他们走出校门,走上岗位,从合格走向优秀。“潜能德育”把中职生培养成会自知、自律、自信、自省、自立和自强的人,让他们把从自知到自强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就是激发学生潜能,走向德性自我完善的生命自觉。

“8 教”是指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这八个方面的重点德育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职教育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职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抓紧抓好价值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中职德育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中职德育在某种角度来说是教做人的教育,教会学生讲文明、懂礼仪、守诚信、会感恩、能担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在需求。当前中职生的责任意识不强、生命价值观念缺失,中职德育要教会学生学会担当,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一切都是零,不能担当,有才也会是废才。

二、“潜能德育”德育体系:“五个德”

“45678”德育总体系为激发学生德性成长潜能指明了行动方向。在“潜能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激发学生德性成长潜能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牢固树立“进旅商都是才,出旅商必有用”的人才观与“旅商的一切都是我的责任”的教育观。在德育的具体实践中,又构建了“潜能德育”德育体系,即“五个德”:浓厚的校园文化培养德育潜能——“文化潜能养德”;严格的行为规范挖掘德育潜能——“行为潜能铸德”;丰富的特色活动激发德育潜能——“活动潜能育德”;艰苦的技能训练发掘德育潜能——“技能潜能砺德”;科学的评价机制唤醒德育潜能——“评价潜能明德”。[3]“潜能德育”德育体系就像地图导航,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文化、行为、劳动和活动的具体路径。

以“活动潜能育德”为例,学校遵循“理念先导—文化引领—课程实践—打造品牌”的思路,开展制度化、多样化、常态化、特色化的德育活动,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创新,最终让活动走向品牌化。统整课程,构建校本活动课程体系和系本活动课程体系,是“潜能德育”之活动激发德性潜能的重要途经。围绕潜能,校系双管齐下、联动配合,开创了新时代中职活动育德的新局面。在学校层面上,中职生“潜能德育”校本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见表3。

表3 中职生“潜能德育”校本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以“一人一责”劳动为例,全校师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包干区,一天三扫,师生同劳动。学生打扫校园路面的包干区,要求每个班劳动委员领着整齐队伍前往,左手拿扫帚,右手拿簸箕。打扫时严禁吃东西、追逐打闹,打扫结束后,由劳动委员带队回班。教室内墙壁和实训室的地面瓷砖,要求用抹布抹地,抹布用完后必须清洗。所有的卫生工具要求按照学校规定摆放在卫生角,做到统一、整齐、有序。每天卫生有检查,劳动不到位,有反馈,反馈后要整改。班级卫生劳动情况结果要公布,每周要评比。评比结果作为班级和班主任月考核的重要依据。

学校各系部在学工处的指导下,根据本系专业和学生的特点,也纷纷构建统整活动课程。以烹饪系部为例,烹饪系在“潜能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打造“潜力德育”个性特色系部育人品牌,并构建了“潜力德育”系本活动课程,课程的概况如表4。

表4 “潜力德育”系本活动课程概况

围绕激发德性成长潜能,构建校本和系本活动统整课程,在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德育活动品牌如“校园梦想秀”、阳光跑操、激情早读、“成长动力特训营”、“一人一责”、师生“双杯赛”、模拟法庭、美食女神节等,学校育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潜能德育”教学体系:“六个学”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要激发学生的道德力,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开发学习潜能,为此我校在“潜能德育”的理念指导下,围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构建了“潜能德育”教学体系,即“六个学”:教师潜能助学,教学潜能促学,比赛潜能励学,考评潜能督学,研究潜能导学,资源潜能活学。教学体系为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潜能助学

教师潜能助学是指通过校本培训、校外研修、出国游学等途径,深入挖掘教师的育人潜能。建设省、市、校三级名师工作室,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名师队伍建设的最大亮点。目前学校有“濮德锁导游名师工作室”和“王进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两个省级工作室,有“王爱红烹饪名师工作室”和“曾玉祥烹饪名师工作室”两个市级工作室,在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建设了一批校级名师工作室,这其中就有“林红明特级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和“万妈妈潜能德育名师工作室”。自从2016 年以来,在三级名师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了一批校、市级骨干名师。仅2018 年就有13 名校级骨干晋升市级骨干,1 名市特被评为省特。

(二)教学潜能促学

教学潜能促学,是指挖课堂的教学潜能。2018年,学校积极响应扬州市高品质教育的号召,持续推进高品质课堂(活力课堂)的建设。除了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及考核制度、创新教学活动外,去年学校大胆引进高邮、宝应等县市普教高中退休名师组成的第三方督导团,对全校221 名课任教师随机听取了221 节常态课。督导组在每次听课后,对授课教师和其所在的教研组及时进行反馈,并给授课教师提出有效建议。根据督导听课及检查教案发现的问题,第三方督导团面向全校课任教师召开了诊断整改会,评出了先进教研组和教学优质课教师,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总体意见和建议。此外,对于课堂教学问题较大的课任教师,教务处组织了寒假校本培训教师班,聘请专家进行重点培训,高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三)比赛潜能励学

比赛潜能励学,是指通过各级各类比赛激发师生的学习潜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比赛舞台,一方面积极举办技能比拼等各种校级常规比赛,另一方面还积极主办专业技能比拼等省市级赛事,大大拓宽了师生发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校内赛中,师生技能“双杯赛“独具特色。该赛事在每年秋学期11 月举行,高一年级的学生参加的是“能手杯”赛,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参加的是“成才杯”赛。活动由学校实训处主办,各系部承办,专业教研组组织赛事。全体学生参赛,比赛作为技能市赛、省赛的练兵场,也是系部以及学校拔尖技能人才储备库人才选拔的重要比赛。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许多专业学生利用晚自习自愿在实训室加班进行赛前强化训练。在比赛中,专业老师也参加教师组比赛,师生同台赛,激发了学生学技能、练技能、爱技能的热情。

(四)考评潜能督学

考评潜能督学,是指在考试评价方面采取的新举措。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采取了教考分离制。各学科教研组制定考纲,每周布置周练,考试聘请校外专家根据考纲与平时周练出题,并采用流水批卷,成绩作为评估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也作为检验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总评不及格的学生,安排补考,补考不及格,根据学校规定在毕业前再组织补考,对于不及格的学生缓发毕业证,如此给了任课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教学压力,促使压力变动力,对职教高品质课堂的打造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极大地激发师生的教学潜能。

(五)研究潜能导学

研究潜能导学,是指学校以“三靠”(靠实研究、靠实推进、靠实发展)为教科研发展路线,以课堂教学为教科研主阵地,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三课”活动是学校“潜能德育”教学体系的教学活动品牌。学校定期举行“备课”、“上课”、“说课”的教研组比赛,此谓之“三课”。35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是活动的主要参赛者。比赛随机抽取各教研组三名任课教师平时的备课教案,由学校聘请专家打分,评定等次;接着在期末后的短期校本培训上开展10 分钟说课和15 分钟上课比赛。“三课”成绩是教研组考核级选手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资源潜能活学

资源潜能活学,是主要指辅助教学的设施、设备等方面资源潜能开发。学校能重视开发教师、家长、学生等人力资源的潜能,还高度重视校本课程、教学设施和设备等非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建设了新实训楼,打造了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的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同时,为了提升教科研活动的效率,学校还建设了一批“教、学、研、赛”一体化公开课录播室。

猜你喜欢

名师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