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研究述评
——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定量和定性分析

2020-06-30熊文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资助聚类育人

熊文娟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410076)

高校资助育人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新的资助政策自07 年实施以来,资助政策和资助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弱有所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对资助育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以高校资助育人为主题的文献1442 篇,通过对数量庞大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其研究的不足和基于实践需要拓展深化的问题也就清晰明朗。

一、高校资助育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关键词出现及聚类知识图谱

一般而言,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内容及研究者思想、观点的高度凝练,关键词的高频出现,凸显了一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本文选取1442 篇有效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关键词出现共性分析,将知网数据库文献转换成软件可识别的数据,以深入挖掘大数据时代资助育人研究的热点和研究发展趋势,本文时间跨度为2000—2019,选取关键词为节点类型,通过软件分析,得到如图1 所示:

该图拥有94 个网络节点,307 条连线。图谱中十字架是节点,代表研究对象是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十字架越大,相对应的关键词字号也越大,同时也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也就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Citespace 软件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得到如图2 所示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该图谱模块值Q(Modularity)为0.7745,S 值(Mean Silhouette)为0.8186。一般而言,当Q 值大于0.3 时,表明划分出来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当S 值大于0.7 时,表明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因此,本文得到的聚类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中Cluster ID 为聚类后的编号,编号在图中显示为0#,1#,…聚类的规模越大(也就是聚类中包含的成员数量越大),则编号越小。从图2 中反映资助育人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聚类包含的成员数量最大。

图1 资助育人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2 资助育人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在图1 和图2 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 软件输出2000—2019 年间我国资助育人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被引频次、中心数据等,其中,被引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大于0.1,说明此关键词为研究热点,通过整理分析,得到数据表如表1 所示:

表1 资助育人研究关键词频数及中心性统计表(前20 位)

通过表1,可以从整体了解到国内关于资助育人研究热点议题较多,结合词频表1,从资助育人到精准资助再到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层次的研究较热且成果颇丰。图2 呈现了研究热点排名前12 的热点聚类,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学生、路径探索、精准扶贫、育人功能这五类主题聚类效果最明显,显示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资助育人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此。其中,关键词“心理”也成为聚类中较为热点词汇,而在表1 中关键词词频和中介中心性中前20 未出现,揭示出由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的大学生中经济弱势群体而衍发的心理弱势群体的直接性和关联性不大。

二、高校资助育人内涵概述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

资助育人即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物质帮扶和精神引导,不断增强人民教育“获得感”。资助育人的具体开展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要素:即物质资助是基本点、精神资助是延长线、思想教育是落脚点。从Citespace 软件分析的结果可知:“资助”和“育人”成为资助育人研究知识图谱中高发词频。资助育人由“资助”和“育人”两部分构成,从当下资助成效来看,“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目标已基本实现,如何实现由“资助”外延式向“育人”内涵式目标发展和转变成为研究资助育人的焦点问题。

总结和分析传统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更多着眼于经济助人,侧重于工具理性的追求和满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资助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坚持资助是基础,育人是根本,切实处理好“资助”与“育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高校资助育人的特点

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的特点,有从宏观顶层设计资助政策分析和研究资助育人的特点,如有研究者借鉴欧盟现行职业教育资助对策呈现的特点:“‘聚焦学生成功’的资助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资助形式、全纳取向的资助对象”[1]有研究者立足于我国资助政策实际,总结资助政策育人的特点:以“资助育人”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精准资助”为目标。有的研究从资助育人中受助主体性特点进行分析,立足于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差异化、有层次性开展资助育人。

(三)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学者对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主要从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了高校资助育人三方面的功能:即扶贫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

1、扶贫功能。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精准扶贫育人,有研究者指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是落实精准扶贫育人的根本要求及主要途径。扶贫先扶志,高校资助育人也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

2、教育功能。回归高校职能的本质,立足于人才培养的使命,高校资助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少”为原则,以做好“经济资助”为底线,努力彰显资助的人文关怀和隐形价值,扎实推进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与认真完成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任务。

3、政治功能。高校资助育人是肩负党赋予高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神圣职责,也是积极践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有的研究者从少数民族的视角阐述:资助育人见实效,团结之花齐盛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和谐。彰显了资助育人的政治功能[2]。

三、高校资助育人现状研究

(一)高校资助育人取得成效

1、资助体系逐步完善。从政策体系建构来看,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绿色通道和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中国特色高校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已建立和逐步完善。

2、资助理念不断优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围绕资助育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学术界提出高校资助由保障性资助体系向发展性资助体系转型升级。高校资助育人由原来以金钱帮助为主的外延型资助向以育人为主旨的内涵式发展型资助变化,资助更倾向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3]。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的提出,资助育人效果的提升,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党委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充分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思政教育育人中的“三全育人”的理念,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调动资助育人参与者育人的积极性。

(二)高校资助育人存在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在经济上补偿,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成效不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助对象说”:主要是资助认定对象不精准、认定对象不科学;资助对象的档案管理不科学、不规范;重整体轻个体、需求层次把握不准;资助对象权利与义务不对等,资助对象行为失范。二是“资助主体说”:资助主体意识错位,资助主体队伍薄弱、资助主体责任感弱化。从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来看,其中资助主体中“辅导员”出现频次较高,而其他主体的协同育人的合力较少。三是“资助方式说”: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经济帮扶为主。四是“资助机制说”。资助机制中存在资金过多依赖政府、受助学生后续追踪机制不完善;结合学校实际发展需要的培育机制不健全。五是“资助效果说”。关于高校资助育人,其价值目标的缺位而致使其效果和质量有待深化和加强。六是“资助评价说”。其评价体系更侧重于结果,弱化过程引导,评价的载体、手段、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从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问题来看,主要从资助主体队伍建设、对象识别、资助方式、资助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而关于导致资助效果不佳的外在条件等层面分析较少,资助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关于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既有其内部因素的制约又有其外在环境的影响,既有共性原因又有特殊群体的个性特色,应坚持全面、系统分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四、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析

(一)高校资助育人原则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效果和质量的提升,需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有研究者指出:高校资助育人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同时资助育人从整体上建构应坚持资助育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有的研究者则指出应遵循经济资助与成长发展相结合,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相协调,群体共性与个体差异相统一,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等四项原则。[4]

(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构建

围绕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单一,结合高校育人实践,有研究者指出要构建多元化的资助模式,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经济帮扶、心理援助、品格提升、能力培养”四大帮扶模式,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实现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有研究者从微观着手,提出开启勤工助学、校企合作资助育人新模式。有的学者则从宏观、系统、全局的视角提出建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模式,主要观点有:建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的资助育人模式,从制度保障、精神扶志、实践教育和人文培育方面进行了探索。有学者提出“帮困+助学+育人”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资助新模式;“助困——励志——能力开发——能量传递”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资金资助+学业促进+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发展性资助模式;以物质精准资助为前提、以发展性资助理念为核心、以感恩励志教育工程为根基、以公益志愿服务机制为窗口的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模式。

(三)高校资助育人具体路径分析

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的完善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研究者围绕优化资助体系的具体路径,提出以下观点:

1、协同优化资助育人理论基础。代表性观点有:运用ERG 理论,即借鉴美国的克雷顿·奥尔德弗理论,从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以及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为高校资助育人提供全新的视角[5]。有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在处理组织与个人的强大生命力的基础上,将其优势运用于高校资助育人;有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构建全方位的资助育人体系;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构建适合不同层级大学生的进阶式对策。有从当下无偿资助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偿资助理论的运用;有从供给侧结构理论出发,提出完善和优化供需之间的矛盾,建立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资助育人的路径;有从借鉴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优化资助队伍;有借鉴结构功能主义代表帕森斯提出的“AGIL”模型理论从中调适、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等四个维度来对高校资助育人进行优化和完善;用生态学的视角,基于资源的有限性,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6]。

2、创新大数据手段,完善资助信息共享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有研究者指出利用大数据优势,可以建立及时、全面、动态的资助管理体系,提高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水平,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发挥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效果,并为政府、高校和社会资助育人功能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技术保障[7]。研究者指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高校资助育人结合数据思维,搭建资助育人的协同共享平台;探寻教育规律,提升资助育人数据系统的价值密度;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实现资助育人数据应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避免数据绝对依赖,实现资助育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8]。

3、整合资源优势,提升资助队伍整体素质。队伍建设是优化高校资助育人的关键,结合当前高校资助队伍的实际现状,从壮大学生资助队伍、加大资助完善发展机制、培训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鼓励育人人员自我学习等方面下功夫[9]。同时,从已有的资助主体队伍构成而言,辅导员是主体,班主任、专业教师、家长、社会力量是协助,各方协同育人的合力亟需完善和加强,只有提高主体队伍素质,才能在资助认定、资助帮扶和引导过程中彰显资助育人的成效。

4、拓宽资助载体,凝练资助文化品牌。把社区纳入资助育人的体系之中;建立资助育人的品牌活动,强化第二课堂教育,将资助育人与社团育人相结合,用美学培育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审美教育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基于劳作视域下的理念创新资助育人,培育大学生完善的人格。通过创新载体,发挥党员等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教育中丰富文化教育,用诚信教育、自强自信精神、励志榜样人物、校园优秀文化的宣传和社会正能量的引导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其励志自强、奋发向上。

四、现有研究局限及展望

学者对高校资助育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需进一步开拓,研究成果与高校资助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彰显的价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和目标。从知识图谱聚类和关键词频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资助育人,资助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两者辩证统一于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之中。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的内在结构及在“十大育人”体系中基本定位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研究目标上,围绕资助育人目标的研究成果上多聚焦于为了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该怎么做,而关于“资助育人目标”是什么,目标的分类阐述较少。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对资助育人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协同育人资助体系建构和完善有待加强,尤其是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体系的协同整合的力度和效度不够,同时,形成可借鉴的资助品牌活动的成果不多。三是就高校资助育人的研究方法,重定性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较少。

猜你喜欢

资助聚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