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0-06-30陈平国汤卫红

河北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督脉艾灸腰椎间盘

陈平国 汤卫红 李 敏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南 湘潭 411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腿部疼痛的一种常见病。常见症状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不能久行久立等。寒邪、湿邪侵袭为其常见病因,患者常表现为腰腿部疼痛,呈冷痛性质,肢体困重,转侧不利,遇寒或阴雨天时疼痛加重,遇热则疼痛可缓解。2018-11─2019-09,我们采用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并与艾灸盒灸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住院(66例)或门诊(14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5~65岁,平均(60.57±4.83)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6.74±1.55)年;发病部位:第4~5腰椎(L4~L5)22例,第5腰椎~第1骶椎(L5~S1)10例,L4~L5、L5~S1突出8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4岁,平均(59.13±4.3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7.15±1.63)年;发病部位:L4~L515例,L5~S114例,L4~L5、L5~S1突出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1]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辨证为寒湿型,证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0~65岁;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腰椎间盘脱垂者;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的精神疾病者;背部皮肤有皮疹、伤口、溃烂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1.2.4 剔除标准 纳入后不配合治疗者;发生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或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参与研究者。

1.2.5 脱落标准 研究过程中要求退出治疗者;无法继续配合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无法继续进行者。

1.2.6 终止标准 严重晕灸反应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艾灸盒灸。嘱患者排空膀胱后暴露背部,俯卧于治疗床上,脊柱两旁铺治疗巾,用75%的酒精棉球从上到下沿施术部位皮肤消毒3遍,将单孔艾灸盒沿大椎至腰俞穴自上而下放置(根据大椎至腰俞的长度放置4~5个),将一端点燃的艾条(李时珍国灸集团蕲艾产业有限公司生产)插入艾灸盒中,温度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且耐受为度,时间30 min,每日1次,治疗6 d后休息1 d。

1.3.2 治疗组 予督灸治疗。①嘱患者排空膀胱后暴露背部,俯卧于治疗床上,脊柱两旁铺治疗巾;②医者用拇指指甲沿大椎至腰俞穴自上而下压“十”字痕迹进行定位;③用75%的酒精棉球从上到下沿施术部位皮肤消毒3遍;④用温热姜汁在大椎至腰俞穴沿线自上而下涂抹3遍;⑤将自制“督灸粉”(附子、肉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按2∶2∶1∶1∶1∶1比例打碎成细粉)成线条状均匀地撒在督脉施术部位,用纱布覆盖药粉;⑥在纱布上面,沿大椎至腰俞穴用温热的姜泥铺成梯形,在姜泥正中央压一凹槽;⑦在姜泥凹槽上放置大小如橄榄形艾炷,艾炷头尾叠加,姜汁、药粉、姜泥、艾炷四者必须正对督脉;⑧在艾绒上滴入少许95%的酒精,点燃艾炷的上、中、下3处,一壮燃完后更换第2壮,连续灸3壮;⑨3壮艾炷完全燃尽后一同移去艾灰及姜泥;⑩用温毛巾轻轻将背部擦拭干净,仰卧位休息5 min,起床后口服1杯温开水,治疗结束。每周1次。姜泥制作:将新鲜生姜2.5 kg洗干净后晾干,切成小块,用粉碎机打碎成姜泥后备用。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疼痛VAS卡上标有刻度1~10,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做出疼痛评分,医生记录具体分值。中医证候评分[4]:包括腰部重痛、受寒加重、转侧不利3项,每项评分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5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够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明显减轻,直腿抬高50°~70°,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有效:腰腿痛稍有减轻,腰部活动功能稍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4]。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比较 治疗组疼痛VAS治疗前(6.55±0.84)分,治疗后(1.95±0.42)分;对照组疼痛VAS治疗前(6.35±0.80)分,治疗后(3.62±0.46)分。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腰部重痛、受寒加重、转侧不利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受寒、劳累及姿势不当等诱发而反复发作,治疗无特效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纤维环受损、断裂,髓核突破纤维环向外膨出或突出,导致脊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到刺激、压迫,引起腰部疼痛、臀部疼痛不适及伴单侧下肢或双侧下肢神经功能障碍[5]。目前,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包括:①保守治疗,如局部封闭治疗、神经阻滞,口服止痛药(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艾瑞昔布)等;②微创介入治疗,如胶原酶溶解术、射频消融术、椎间孔镜等;③手术治疗。但临床上不少患者不接受激素封闭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因存在风险让患者恐惧,而口服止痛药副作用大。因此,除非有手术指征,大多患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寒湿型在多见,主要由感受寒邪、湿邪而发病。《素问·脉解》云“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指出寒邪侵袭肌肤经络,郁遏卫阳,以致腰痛。《医学心悟·腰痛》云“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腰间如带重物,脉濡细者,湿也”,此湿邪侵袭人体筋骨肌肉,闭阻气血而致腰痛。中医治疗寒湿型腰腿痛以散寒祛湿、温经止痛为原则,方法有口服温经散寒的中药,或施以温针、艾灸、拔罐等[6-8]。

督灸又称长蛇灸、铺灸、盘龙灸,是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方法,是目前所有灸疗中操作时间最长、施灸范围最大、温经散寒作用最强的灸法。督灸顾名思义就是在人体督脉上施以灸法,取颈部大椎穴至骶部腰俞穴之间的部位。研究表明,督灸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平衡诸经,发挥调节阴阳、调整虚实、抵御病邪的功效[9-12]。袁余等[13]研究发现,铺灸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刺疗效更佳,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量表评分,降低患者疼痛VAS,且总显效率优于普通针刺(P<0.05)。本研究自制“督灸粉”方中附子、肉桂为温里药,二药大辛大热,相须而用,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性温味辛,祛风散寒;丁香性温味辛,温中散寒;苍术辛香燥烈,长于祛湿;川芎味辛性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同时督灸中用到大量的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祛风温里散寒;在生姜上再放置艾绒,利用艾叶的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加之艾的燃烧生成物,可以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督脉腧穴,以祛寒邪、通经络。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在督脉上施以隔药、隔姜灸,可起到“同气相求”的作用,将药物、艾灸、腧穴、经络多重作用合而一体,共奏散寒祛湿、温经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督灸较艾灸盒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腰部重痛、受寒加重、转侧不利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督灸在改善寒湿型中医证候方面优于艾灸盒灸。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督灸缓解患者疼痛方面亦优于艾灸盒灸。

综上所述,督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督脉艾灸腰椎间盘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