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清除率的影响
2020-06-30徐留见王龙海
徐留见 王龙海
(郑州市民生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鼻-鼻窦炎病程较长,目前治疗该病可采用手术疗法。传统根治性手术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促使鼻腔和窦腔通畅,但造成创伤较大,易引起鼻腔粘连、疤痕和水肿,预后风险较高[1]。近年来,内窥镜手术成为一种常用术式,疗效确切,可减轻创伤;但对患者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仍有一定影响[2]。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9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8.12±6.5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8±1.62年。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7.92±6.2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1±1.5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有关诊断标准,并经鼻内镜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内相关标准;②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③在我院择期行鼻部手术。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鼻部手术史者;②合并哮喘史或鼻部过敏史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传统手术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切除中鼻甲后半部、蝶窦前壁,蝶窦口暴露后,开放蝶窦、后组及前组筛窦,使额窦口开放,切除鼻囟门,使上颌窦自然口扩大。
1.3.2 鼻窦内窥镜手术
观察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于鼻内镜下进行引导,清除钩突、筛泡、鼻窦口、鼻窦腔等病变组织,若患者合并鼻息肉,清理中鼻道息肉、肉芽,再实施沟突切除术,于沟突前下缘位置作弧形切口,剥离沟突,切除。向下、前、后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中鼻甲下缘进行部分切除,处理病变组织,保留正常黏膜。若有鼻中隔偏曲的,另外行矫正术。
1.4 评价指标
1.4.1 临床症状
术前及术后2个月,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中有关内容制定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包括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面部疼痛五项症状,每项各计0-3分,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症状轻,2分代表症状中,3分代表症状重,分值越高,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
1.4.2 鼻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术前及术后2个月,采用糖精实验法检测:清除鼻腔分泌物,将直径0.5 mm左右的糖精结晶颗粒置于患者下鼻甲前端7 mm黏膜处,指导受试者做吞咽动作,频率为2次·min-1,截止至患者感觉到甜味,此段时间为糖精清除时间,记录放置点到鼻咽部的距离,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放置点到鼻咽部的距离/糖精清除时间)×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评分
两组治疗前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及面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及面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及面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鼻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两组治疗前糖精清除时间及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精清除时间均短于治疗前,鼻黏液纤毛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SD,n=3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SD,n=3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嗅觉减退(分) 鼻塞(分) 流涕(分) 头痛(分) 面部疼痛(分)对照组 治疗前 2.31±0.28 2.49±0.32 2.35±0.26 2.04±0.18 2.12±0.27治疗后 1.19±0.15△ 1.21±0.17△ 1.08±0.14△ 1.15±0.20△ 1.18±0.15△观察组 治疗前 2.28±0.29 2.46±0.37 2.36±0.21 1.98±0.17 2.09±0.24治疗后 0.61±0.12△* 0.75±0.13△* 0.58±0.09△* 0.62±0.15△* 0.68±0.1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鼻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对比(±SD,n=3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鼻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对比(±SD,n=3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糖精清除时间(min) 鼻黏液纤毛清除率(mm·min-1)对照组 治疗前 35.25±2.41 47.28±5.31治疗后 25.21±2.04△ 68.37±6.42△观察组 治疗前 35.27±2.38 47.35±5.19治疗后 19.86±1.97△* 78.95±6.58△*
3 讨论
慢性炎症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慢性鼻-鼻窦炎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且该病多合并鼻息肉,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针对保守治疗难以发挥理想疗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多采用手术疗法,可在短期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唐瑶[4]、杨少峰[5]、郭凌清[6]等研究指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或鼻息肉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鼻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痛及面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鼻窦内窥镜手术可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影响较小。原因在于,实施传统手术时,由于术中视野受限,所需切除范围较广,对患者鼻黏膜伤害较大,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受到负面影响。经鼻内窥镜实施手术,术中可获得较为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对脓性分泌物、新生肉芽及息肉等病灶组织进行彻底地切除。此外,由于术中视野清晰,可准确切除,最大程度的保留鼻部正常组织结构,减轻创伤,减少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防止鼻腔粘连。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较好。
综上所述,鼻窦内窥镜手术可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