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
2020-06-29高宁宁张亚楠马琳
高宁宁 张亚楠 马琳
摘要: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下,护理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教育势在必行。以我院护理专业为例,通过在护理专业课程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进行教师团队、实践教学手段、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教学信息化和实践教学考核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护理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高职护理;实践教学
岗位胜任力是胜任一个特定岗位或工作需要具备的资格和能力,是评价个体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护理岗位胜任力即具备综合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独立处理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专业素质。在大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不少护理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不能仅依赖于临床,学校更应重视,将岗位胜任力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护理专业课程中,才能很好缩短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适应期。本文以基础护理学为例,探索我院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一、组建专家引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该课程教学团队构成合理,课程带头人具备多年丰富的ICU临床和管理经验,对内大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青年教师,对外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教学团队钻研课程标准,探讨培养途径,集体备课、学校与临床教师结组授课、集中听评课,保证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同质化,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统一、注重人文、贴近临床。
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将活泼、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一)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培训一批大一、无医学教育背景的学生做标准化病人。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在出入院护理、注射术、氧气吸入技术和排尿护理四项技能学习中实施该教学方法,下面以注射术为例介绍。实施前,教师介绍有关情景模拟和标准化病人的概念、内涵、实施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到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应用的重要性。教师提前1周发放病例“普外科病房,1床病人李明,男,19岁。急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病人主诉刀口疼痛,遵医嘱给予强痛定50mg i.m”,呈现学习目标:第一,能够准确说出臀大肌定位的十字法和连线法。第二,能够正确进行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第三,肌肉注射过程中能够遵循无菌原则和查对制度。第四,肌肉注射过程中能够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关爱、尊重病人,做好病人的安全防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案例设计护理情景,制作讲课PPT,预先对涉及的知识点与相关资料进行搜索思考,不能理解的环节可以咨询教师或小组间讨论。随后,编排好的情景剧、脚本和PPT师生线上线下同步研讨和完善。课堂上,各小组轮流展示情景剧,并选派代表讲解肌肉注射术。每小组展示结束,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最终指导教师将大家的反馈意见进行汇总,着重从查对、无菌、注射手法、消毒方法、沟通和安全六个方面对该项技术进行评价和总结。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需要学生提前查阅大量资料,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培养了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在模拟临床场景中掌握沟通技巧、理论联系实践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真人演练教学法
课程团队在有人床单位的整理与更换、平车和轮椅运送法、特殊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密闭式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中采取真人演练教学。尤其密闭式静脉输液作为有创性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无专业基础的学生挑战性非常大。这项操作安排3课时进行模型手臂练习,4课时学生结组练习,4课时学生结组考核,循序渐进地增加操作难度。通过真人操作训练与考核,学生体验“护士”与“病人”角色,从信息核对、操作配合到应对指导,“护士”能够自觉遵循无菌原则和查对制度,规范实施操作流程,“护士”需要真诚沟通解决“病人”的问题,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才能做到“一针见血”,“护士”需要对输液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立刻作出判断并加以解决。因此,真人演练教学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尤其帮助学生树立护理安全意识,让学生铭记安全第一,安全应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三、院校合作育人,依托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缩短临床实习适应期
近两年我们对学生实习前的重要环节——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进行改革。以往技能强化训练,校内教师选定几项常用护理操作,学生集中练习后,教师一对一或一对二逐项考核。这种训练方式虽然能够在实习前让学生对所学技术操作进行突击巩固,但对于部分自律性差的学生效果欠佳。因此,在学生实习前两周,由校內教师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完善评分标准、指导并完成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结合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和对实习考核的要求,我们确定临床常用、常考操作作为训练项目,如无菌技术、注射技术、双侧鼻导管中心供氧法、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技术等。因护理专业学生基数大,考核过程借鉴护理技能大赛,学生以3人为一组,随机抽签病例与考核顺序,根据病例设计一人一项、顺序、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将三人、三项操作的平均成绩作为小组每个人技能强化训练的最终成绩,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补考,直至通过考核方能开始临床实习。与以往强化训练模式相比,新的训练模式更突出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学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病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学生只有将各项操作熟练掌握后才能流畅完成病例中考核的项目。同时,作为实习工作的主体单位,临床带教老师全程参与技能强化训练与考核,更突出了护理操作的临床实用性,为学生顺利进入实习做了良好铺垫。
四、与时俱进,线上线下同步走,多途径传授知识和技能
我们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智慧课堂、3DBody数字模拟解剖软件、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信知医学APP,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教师能够创建多元化评价方式。例如,在学习鼻饲法前,教师在智慧课堂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一,鼻饲法插管的长度是多少?第二,如何测量插管长度?第三,清醒病人与昏迷病人插管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第四,插管过程中碰到的三种困难及其处理方法是什么?第五,证明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是什么?第六,灌注食物的三个步骤是什么?第七,鼻饲液的温度、量和时间间隔?第八,拔管的三个要领是什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信知医学或资源库观看鼻饲法操作视频,完成上述八个问题,利用3DBody数字模拟解剖软件回顾食管的三个生理弯曲。课中,教师在智慧课堂对八个问题的预习情况进行抽检,对食管三个生理弯曲与鼻饲操作的关联性进行提问,答题情况自动计入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这样便于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操作关键环节、记忆操作要点,增加课堂互动的同时缩减实训课堂讲授时间,将更多动手操作时间还给学生。课后,鼓励学生将练习视频分享到智慧课堂,通过生生、师生观看、点评,提出问题、纠正问题。混合式教学更加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者和具体实践者,教师乃引导者和解惑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智慧课堂是目前我院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反馈课堂教学,便于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护理学课程融合了大量解剖学知识,如注射定位、鼻饲插管位置、静脉输液手背血管分布、导尿术男女尿路走向等,学生在模型上无法确定精准的操作部位,3DBody数字模拟解剖软件提供人体全三维的数字模型,将抽象的解剖位置形象化,学生可以直观透视护理操作中的解剖位置,能够更好地掌握操作定位要领,明确准确定位的临床意义,也助力教师解决突破教学难点。
五、立足护理岗位能力培养,探索、实施护理实践考核新模式
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性强,实践考核在本课程考核体系中占40%。近两年,我们在该课程实践考核中积极尝试小组考核+个人考核组合方式,效果较好。个人考核主要用于无菌技术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为后续各项操作学习奠定基础。在个人考核中,教师构建“小组长”制,培训态度积极、理论扎实、操作稳定、善于观察的学生当小组长,考前对小组长统一培训评分标准、演示考核中的操作要点,考核中首先完成对小组长的考核,然后由教师和小组长一对一共同完成其他同学的考核。教师联动“小组长”考核激发学生的管理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组考核用于其他项目考核中,采取小组考核接力赛形式,以导尿术为例介绍。3人为一组,分别抽签操作顺序号,同时完成七步洗手、戴无菌手套进人考试状态,第一位学生完成几步操作后,教师随机终止、更换考试学生,这样三人依次轮流、合作完成导尿术考核,共同获得一个分数。小组考核接力赛形式新颖,尤其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激励个人、团队反复多次練习,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考核,既省时节力,又考出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小组配合协作水平。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也在其他专业课程中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能强化训练在短时间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建立更规范的实训室、教师和学生管理机制;信息化教学中如何科学监督、保证学生在训练期间既达到学习效果又不频繁取用手机;建立合理、量性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因此,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积极探索科学的改革模式方能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