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0-06-29付尚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策略

付尚凤

摘  要:阅读通常被认为是语文学科的内容,殊不知,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阅读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学生;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由数字或者公式组成的以计算为主的学科。人们很难将阅读理解与数学教学联系到一起,但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对于自身更好地理解数学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以及高效地解答数学题目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在感兴趣的基础之上渗透阅读。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和课堂内容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同时在情境中鼓励学生对阅读教材产生浓烈兴趣,并且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数学教材中的文字,进而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数学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學习“小数乘小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数学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唤醒其对于小数乘法的回忆。随后,教师便说道:“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小数运算了,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学生齐声道:“能!”教师将用油漆刷学校门口的宣传栏的文字题目展示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题干,使之明白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学生在阅读过后,非常兴奋,根据自己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很快便列出宣传栏的面积计算算式,但是在计算时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计算两个小数相乘的算式。随之,数学教师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重新阅读题干,了解题干中所要求取的最终问题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将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进行了对比,并且快速提出相应的计算对策。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较为获取,阅读动力也很高,能够快速理解题干意思,想办法高效解答问题。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常常忽略掉阅读题目,而是一股脑儿地想要快速解答出题目。学生如果走马观花式地浏览题目,时常会落下某一个关键的条件,在解答题目时出现错误。因此,数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实例教学便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某一道具体题干时,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且根据文本总结出相关的条件,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便能高效地解答题目。

例如,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实例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课堂中,数学教师先将如何用字母表示曾经学习过的一些运算定律,促使学生明白字母和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并带领他们通过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例子重新认识和学习正方形周长与面积公式。随后,数学教师列举出一名学生骑车回家途中所消耗的时间和速度的题目,促使学生通过反复阅读题干后明白该学生行驶的路程如何用字母表示出来,同时能够用总结出来的公式解答出假设问题。学生在实例中通过反复阅读可以明确了解到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具体意义,进而能够将假设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带进公式,解答出题目,有效提升了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三、明确目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不单单是指用口表述和用眼观看,而是需要眼、手、脑并用。只有多种感官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高效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要先明确阅读的目标,使之明白题干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明确目标后,数学教师再鼓励学生集中所有感官来自主阅读其他条件,并学会利用已知条件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数学阅读课堂中积极性才更高,学习和解题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明确阅读目标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理解题干意思和高效解答题目。课堂上,数学教师先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能够明白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一样都是底乘以高。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则平行四边形的小麦田,并将题干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解答题目。学生经过阅读后,能够快速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麦田面积,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忘记了乘以每公顷小麦收成。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明确题干中的问题再解答,学生再次阅读题干,发现了题干最终要求是计算出麦田收成,而不是只计算出麦田面积。学生在明确目标后,自主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以后解答类似题目时也能够养成仔细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讲授数学知识和传播数学文化以外,还要适当地采取相应举措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数学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完成题目。

参考文献:

[1]孙宝霞.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000(017):43-44.

[2]王新香.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002(022):39-40.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