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教学的三种境界

2020-06-29马晓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课文评价能力

马晓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课文内容和思想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学生体验加深感悟的重要的训练方式。在推行新教育的今天朗读显得尤为重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发展语言,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朗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呼唤语文回归自然、回归本位的倡导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我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平时教学实践中我深知知识的趣味性与学生接受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新知识点的趣味性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越好。而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分角色朗读。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西门豹》一课,让学生扮演西门豹、巫婆、地方官员甲、乙、丙、新娘、卫士等角色,各自朗读相应的台词,此时,学生已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读得入情入境,自得其乐。

(2)表演式朗读。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竞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谁是最佳朗读员”的活动,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让读贯穿于每一课的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4)配乐朗读。朗读课文时,采用班班通创设合适的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感染学生。通过种种途径,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引导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朗读的音韵美、节奏美。进而从内心深处激发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在充分关注教学趣味朗读性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理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体会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意境。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确受益匪浅。

二、精彩示范,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

抓好范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通过精彩的范读,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抓好示范呢?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必须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反过来才能指导学生,感染学生。尤其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声情并茂地范读,把课文最能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激励、唤醒学生。课堂上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话题一转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哪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此时,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跃跃欲试,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学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三、“读后评议”是激励学生尽情朗读的良方

新课标在阅读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一般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语调和速度。这又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正确朗读,读得流利,有感情朗读。”虽然这三方面是由低到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应该从学生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就有较为全面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绿色课堂,让学生敢读。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及时给予“绿色” 的评价。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朗读得十分出色时,在教师真诚的赞美中,成功的喜悦一定会涌满他的心房。当学生的朗读不尽人意时,教师可从其它方面及时给予鼓励诱导式的评价:“你真有毅力,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你很勇敢,能在这么多老师面前读书!”“你一个地方也没读错,一定是认真预习过了,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真了不起!”“你能大胆举手,这就是一大进步!”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

(2)巧用绿色评价,让学生爱读。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会朗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从而学好语文。而朗读时及时和恰到好处的评价,也是提高朗读能力的方法之一。当然,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以新鮮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就赞叹语而言,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可充满激情地这样评价:“你读得真精彩,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让大家都跟你学。”“你读得比老师还好,祝贺你!”“你读得声情并茂,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动了。”“你读得真投入,你的朗读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宁静的‘桂林山水图啊!”等等,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的确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

(3)完善绿色“家园”,让学生乐读乐悟。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紧靠课堂上的机会有所限制。因此,我们要把朗读评价延伸到家庭中去,搭建“家园”评价的桥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在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学生多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在培养评价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除此以外在课外,在家里,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家长认真签字后再写上评语,进行表扬,指出缺点,提出希望。为此,我还特意设计了一个表格,用来监督学生及家长对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时的朗读是否重视,态度是否认真,学生的朗读是否有进步等。综上所述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情趣。学好语文,朗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而且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徜徉在语文教学朗读的大海中,以上做法大家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课文评价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