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生活化”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2020-06-29吴方方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拓展思维生活化小学生

吴方方

【摘 要】 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思维性,鉴于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如果将生活融入课堂中,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生;生活化;拓展思维

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标要求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感受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应善于运用生活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知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不断创造生活情境,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将二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矿泉水、电子秤等学具,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有哪些用到克?学生积极地回答:“一瓶矿泉水是500ml,相当于500克”“一袋瓜子有的是100克,有的是500克”“一个大苹果大概250克”。那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到千克?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一袋大米50千克”“一袋面粉25千克”“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看着同学们这么积极,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开始分小组讨论,有的说千克是公斤,只有特别重的东西才能用千克表示,有的说那两瓶矿泉水的重量是不是1千克呢?针对同学们的疑问,教师给出了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为1千克=1000克。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情节,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并深刻记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数学知识不再抽象化,变得与实际生活相接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生活常识,探究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常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课堂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常识,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找到知识疑点,不断探索分析,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课程中,教师在课堂开始就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并列举。学生积极发言:“饮料中糖的含量为5%”“毛衣中羊毛的含量为90%”“白酒的酒精含量为38%”……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作百分比?”“百分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老师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咱们班50名学生,今天出勤48人,出勤率是多少?有学生立刻回答了问题,老师出勤率是96%。用出勤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就是出勤率。学生同时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老师,那么缺勤率怎么计算呢?”针对学生这种举一反三的精神老师予以肯定,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并分析,经过小组讨论,他们找到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缺勤人数=全班人数-出勤人数,所以缺勤率是4%,用缺勤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同学们根据这个计算过程,解释了白酒中酒精含量38%指的是酒精在白酒中的含量占38%……学生通过运用生活常识,掌握了百分数的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运用生活常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培养探究意识,深入了解数学知识,通过探究,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拓学生思维

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只要依靠数学教材,教师的主要教学依据也是数学教材,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地引入一些生活素材。数学书中的课后习题或者例题,都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融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學生对数学知识不再感觉是抽象化、枯燥化的代名词,充满了新鲜感,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通过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开拓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铅笔每支1元,笔记本每本2元,橡皮每块3元,小明想买2支铅笔,1本笔记本,2块橡皮,他有8元钱,请问够买这些东西吗?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个模拟商店,然后准备一些模拟纸币,让学生模仿超市购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发现,买完笔记本和橡皮,只剩下4块钱,仅够买一块橡皮,还剩余1元钱。教师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有同学1提出:如果购买3支铅笔,2本笔记本,还能再购买橡皮吗?同学2提出:如果这三种东西都必须购买,不能剩下钱,有几种方案?……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问题分组讨论方案,针对同学2提出的问题,学生给出了很多种解决方案,通过融入生活,解决了数学问题。

上述案例,教师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创建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将数学问题呈现在虚拟的环境中,将课本抽象的知识变具体,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方便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增添数学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剑啸.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34):194.

[2]单宝勋.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1.

猜你喜欢

拓展思维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五分钟微讲坛之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插图,语文创新教法中的“点睛”美
巧用多媒体,给中职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丽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