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忆性散文特质的文本解读
2020-06-29唐红松
唐红松
作为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选入教材,《藤野先生》的文本主题解读历来存在分歧。主要的几种解读是:一,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二,主要表达对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赞扬和怀念,其次也写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三,要么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要么表现作者怀念藤野先生。[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参综合了几种看法,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一是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并体会作者对他真挚的怀念之情;二是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并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综合以上看法,不难看出,部编版教参对该文教学重点的定位是比较合理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涉及到的是对文本主旨意蕴的理解。但反观文本本身,我们发现,把这两种感情并列作为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或许有欠妥当,一篇文章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旨意蕴,至少两种思想感情也存在主次之分。为了对《藤野先生》的文本深层意蕴有一个更明晰的理解,在此想作一点深层探究。
赵勇在《回忆与散文》中对回忆性散文有这样的界定:“……散文中回忆的价值更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的某个瞬间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因此,回忆性散文作为一种回忆与散文相结合的文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作者也就是叙述者所经历的事和人,以及由这些事和产生的有关‘过去和‘现在相互交织的两种感情。”[2]可见,读散文不仅是为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物,更要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解读作者呈现出来的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触摸作者的情思)。笔者认为对该文主题意蕴的理解之所以存在争议,一是缘于该文不同于一般回忆性散文的写法:该文主要写藤野先生,却还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他事情。二是缘于多数人关注到文章倒数第二段直接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卻没关注最后一段写藤野先生激励“我”继续拿笔“战斗”的细节。
首先,我们来看,作者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喜欢从这一句出发来分析藤野先生,探究其高尚品格,从而得出文章的主旨——对藤野先生高尚品格的赞扬和对老师的敬仰。但藤野先生本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不是像鲁迅说的那样伟大高尚?藤野先生在《谨忆周树人君》中说:“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3]说明这是鲁迅在特殊背景境遇下的个性化的的情感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些事吧。
先是添改讲义,藤野先生把鲁迅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鲁迅初次到日本仙台学医,第一次接触藤野先生,还没有遇见过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自然感到惊讶和感激。但对于藤野先生来说,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也只是他作为一个老师认真负责态度的体现。还有一次,藤野先生把鲁迅叫到研究室指出解剖图上的错误并在上面进行了纠正,对于医学教授来说,解剖是要讲究科学精确的,来不得半点错误,这种认真求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每一个医学教授都应该具备的,藤野先生也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还有藤野先生询问解剖实习的事情,对鲁迅也特别关心,语言表达上也很委婉,只是说“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说“中国人是敬重鬼”而不说“中国人是迷信鬼”或“中国人是相信鬼”,说明藤野先生很照顾鲁迅的心理感受,是一位善于关注学生内心感受的老师。藤野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时说“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也可见藤野先生无意要为难鲁迅,只是抱着一种专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来探究这种做法。鲁迅在文章中回忆了这些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片段,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认真负责、正直热忱、治学严谨、关心学生的老师形象。然而鲁迅却认为这是一位“最使自己感激的老师,也是一位在自己眼里和心里伟大的老师”。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缘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鲁迅1902年被公派留日学习,当时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4]鲁迅东渡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改善被讥讽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作为一个弱国的国民,鲁迅内心其实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
我们如果了解当时的国情和鲁迅的内心世界,就不难理解鲁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和伟大的老师了,也能解释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称自己为唯一的恩师的不可思议了。在那样一个普遍蔑视中国人的时代环境下,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鲁迅热忱关心、寄予厚望,让鲁迅感受到了一份特殊的尊重和无私,这也让鲁迅对藤野先生产生了崇高的敬意。所以,文章重点不是在写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更不是写对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和人格精神的赞美,而是通过写作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的心路历程,表达一份对藤野先生的独特感情,对藤野先生关心和激励自己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其次,散文中,写了什么感情和怎么写出感情应该是统一的。文本除了写藤野先生外,还花大量笔墨写了其他内容,反映的是鲁迅求学日本、弃医从文的整个心路历程,而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比如文章的开头,无论是从教学设计还是学生阅读的角度,可能都会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什么一开头用了那么多笔墨写“清国留学生”?这种特殊的写法正好印证了文章的一条主线——家国情怀。作者以辛辣嘲讽的笔调写出了“清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试想当时甲午战争的阴云未散,国家正处在生死之秋,像鲁迅那样心急如焚的爱国志士正千方百计求索救国之道,学习强国本领,而那些所谓“精英”同胞们以留学为名却在异国他乡醉生梦死地混日子,怎不引起鲁迅的满腔悲愤呢?这也正是作者浓浓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在由东京去往仙台的路中,鲁迅说自己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崔颢的诗句和具有民族气节的朱舜水触动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也只有身处异域他乡的人才对故土有着这样强烈的情感体验。文章中还写到他被日本“爱国青年”查检讲义并被诬陷为是受了藤野先生的泄题才有了合格的成绩时,鲁迅用很愤激的话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虽然是用对方的口气说的,但在荒谬的逻辑推理中看到的是一个弱国子民的屈辱和无奈,可见鲁迅的民族自尊心是多么强烈。以至于当他看到围观日俄电影中枪毙中国人画面的也是一群中国人的时候,他感到无地自容,每一声欢呼都让他感到特别刺耳。也只有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人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心理才会变得如此敏感,这也成为鲁迅萌生弃医从文想法的直接原因。在中国同胞醉生梦死、国人思想麻木、受到日本学生歧视的情况下,藤野先生对鲁迅没有民族偏见的真诚与关心,让鲁迅感受到一个弱国子民最隐秘的内心受到了尊重,所以鲁迅也爱他,尊重他。只有充满家国情怀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支配作者人生选择的不是藤野先生,而是作者内心不变的家国情怀:选择留日学医,是因为对洋务运动的失望和想通过医治国人的体格来拯救国家;选择弃医从文,是缘于发现救助国人的灵魂比救助国人的身体更重要,因为“尽管体格健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样一种心灵轨迹的变化和人生事业的选择都源自于他那不变的赤诚爱国情。直至文章的结尾,作者说“每当夜间疲惫,正想偷懒时……”,写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激励和鼓舞,而表达的是自己以文字为器,为了救国图强与军阀恶势力作斗争的情怀,突显的同样是家国情怀。由此,回忆性散文中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情感抒发实现了连贯统一。
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所以,探究该文的主旨意蕴,需要围绕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向外延伸,探究作者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整个心路历程。作者因什么来到日本,来到日本后的所见所感,为什么要离开日本?由此探究,我们便会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救国图强的家国情怀。“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只是文章的一条副线,从属于主线。
综合分析,强烈的爱国情怀是鲁迅去日本仙台学医的动机,也成为鲁迅感念藤野先生的思想基础,更是他最终选择离开日本仙台放弃学医的根本原因,所以说,《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深层主旨应该是通过写作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的一段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注释:
[1]闫丽珍:《一以贯之的红色暗线——也谈<藤野先生>中的家国情怀》,《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8年第6期,第68页。
[2]赵勇:《回忆与散文》,《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5期,第75页。
[3][日]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林思云译,《教师博览》,2004年第9期,第20页。
[4]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7期,第30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