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实践
2020-06-29童志国
童志国
毋庸讳言,“满堂问”是我们语文常态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一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课堂上,当学生疲于应对教师的诸多问题、被动思考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所谓标准答案时,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就被严重挤压,这已与真实学习、深度学习渐行渐远了。其实,任何真实学习的发生都是基于问题导向,但前提是问题要有教学价值。具体而言,问题之间要呈现出层进性,要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数量,否则问题越多,学习就越低效甚至无效。从这个层面来说,“满堂问”的教学模式问题不在于“问”,而在于“满堂”,教师没有把好问题的质量和数量关。
众所周知,学习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对话过程。学习如果没有真问题,课堂对话的广度和深度就会打折。那么,何为“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给了这样一个定义:“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1]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这样的“矛盾、疑难”为什么需要讨论并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是它引起了我们认知上的冲突,偏离甚至颠覆了我们既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阅读文本时如果绕开了这些问题,我们便无法深入文本,无法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也无法了解作者表达的本意和创作意图,更无法在阅读中去认识世界并遇见真实美好的自己。
那么,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从问题产生的主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文本自身的问题。这三类问题犹如三个圆,有时可能完全重合,有时可能完全相离,但常态是相交,其价值导向也不同,而最有教学价值的当属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现代课堂的中心已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学方式由教师的“知识输灌”变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学情应该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否则,“师之所授”与“学之所需”严重错位,课堂效能的低下就不可避免。当然,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具备教学价值,能进入课堂并作为教学内容的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共有的,指向学生思维误区或盲区,文章构思精妙处、作者情感关键处等确实能建构新知、启发智慧和提升思维的问题。
下面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教学中的三个问题为例,简单谈谈笔者的思考和实践,以求教于方家。
一、问题一:恋爱漫画的作者是谁
在讨论到别里科夫一生中最大的套子——恋爱的套子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在漫画事件中,是谁画了那幅漫画?作者为何不明确地指出漫画作者呢?
这一问题乍一看似有插科打诨之疑,但细想,其实很有教学价值,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们找到叙述漫画的相关文字:“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 thropos。”[2]笔者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漫画的特征。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其中以对某些假恶丑的人和社会现象的批评、揭露为主。
接着,笔者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思考:第一,漫画有哪些内容?请据此判断这幅漫画的性质;第二,漫画的作者可能是谁?给出推测的理由;第三,文章作者不明确写出漫画的作者,其目的可能是什么?就第一问来说,漫画的主体是穿雨鞋打雨伞的别里科夫手挽着华连卡在散步,虽然没有天气的提示语,但很有可能是大晴天,因为这一装扮是别里科夫的“标配”。这是作者在用夸张的笔法描绘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另外这幅漫画的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对“anthropos”的注释为“希腊语‘人的意思”。问题在于,漫画的作者为何不用俄语“人”而用希腊语“anthropos”?这不是避简就繁吗?细心的同学很快就给出了解释,原来别里科夫是希腊文教师,他教的就是古希腊语言。漫画题名为“恋爱中的anthropos”,明显是表达对别里科夫的讽刺——你这样的“anthropos”谈恋爱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根本就不配谈恋爱。从画面内容和题名来看,这幅漫画表达了创作者对别里科夫辛辣的嘲讽而非由衷的祝福。
就第二问来说,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学生分析这幅漫画的作者可能有两类人:别里科夫的学生或同事。别里科夫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类:在校的和不在校的。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漫画的作者极有可能是在别里科夫强力要求下被学校开除的二年级学生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这两个被开除的学生对别里科夫记恨在心,在听说别里科夫恋爱之际,画了这样一幅漫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别里科夫的不满。当然,漫画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别里科夫的同事,他们被别里科夫这个小人物整整辖制了十五年。按理说这个人现在谈恋爱了准备结婚了,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希望别里科夫借婚姻、家庭的帮助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但想想别里科夫之前的所作所为,他们忍不住要捉弄他一下,用一张漫画来表达对别里科夫“别样的祝福”。另外,漫画的作者还有可能是城里别的人,总之是吃过别里科夫苦头的人……最后我们师生一致认为,不管漫画的作者是谁,作者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别里科夫有着糟糕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就第三问来说,作者为何不明确地指出漫画的作者?表面上看似乎是作者的无心之失,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叙事作品的叙述视角层面来考察。《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的是内视角叙述角度,即“我”——别里科夫的同事中学教师布尔金的视角,而非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是万能的,它对叙述的人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内视角是有限制的,它所知所晓和叙述是有局限的。一般而言,内视角有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个类型,本文中“布尔金”的叙述视角就是见证人的视角。这一见证人视角注定了“布尔金”不可能比别人知道得更多,在可知范围内他可以尽情叙述,否则言多必失。有了叙述视角这一支架,我们就能理解作者契诃夫为何不明确地指出漫画作者,因为要尊重叙述视角的规律,同时也给文本留下了一個空白,等待读者去填补、丰富。
二、问题二:别里科夫“怕”的矛盾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中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阅读中只要稍微留心,我们就不可能绕开它。文章在描绘了别里科夫生活习惯和思想上的套子后,写到了整个中学,甚至全城的人都怕别里科夫:“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从这些描述来看,别里科夫的力量太强大了,强大到整个城市的人怕他。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到别里科夫平时居家的情形:“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矛盾就体现在这里,一方面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的人,全城的人都怕他;但另一方面别里科夫本人成天又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他又在怕什么?这两种“怕”为何能聚合在别里科夫身上?
对这一明显的矛盾,笔者指导学生用还原法去思考。首先,既然全城的人都怕别里科夫,说明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或者说足以让人害怕的力量。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这种力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强大的经济能力,一种是巨大的政治能量。回到文本中去追踪,我们发现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背后既无强大的财团,也无强硬的政治力量,更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能量。其次,一个能让全城人都害怕的人,他应该无所畏惧,只有别人怕他而绝无他整天战战兢兢的可能。这样看来,两种“怕”无疑是错位的。
要合理地解释这两种错位的“怕”,笔者认为要从别里科夫身上找原因。别里科夫有一句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深究这句话,可以推测出别里科夫以前的生活中可能发生过乱子,而且是不小的乱子,以至于他耿耿于怀,甚至很有可能那个乱子使他的生活、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那个乱子之后,别里科夫的思想发生了裂变,性格也变得孤僻不合群,从而彻底地变了一个人。文中写道:“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起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从这句话来看,别里科夫已经被沙皇俄国反动当局的思想同化了,他无形之中成了反动政府的帮凶,这已经很可怕了;更为可怕可悲的是,别里科夫对此还毫无知觉。从别里科夫口头禅的角度来反推,我们就不难理解别里科夫身上充满悖论的两种“怕”了。全城的人怕的不是别里科夫这个人,他其实只是一个小人物,他们怕的是与反动当局的思想意识高度一致的别里科夫这一类人,怕的是反动力量垂死挣扎时的疯狂和残暴;而别里科夫怕身边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他接受不了。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有存在过的东西”的人,能以悦纳的心态来接受崭新的生活。我们不禁要问:“从没有存在过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歌颂之处?当我们不能回答时,别里科夫思想中的虚无和荒谬便可管见一二。
所以,我们师生共同认为别里科夫身上两种错位的“怕”,恰恰说明别里科夫是沙皇反动政府的一个缩影,貌似强大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事实上别里科夫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悲的小角色,可怜之处在于他是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受害者,可悲在于沦为旧恶势力的帮凶却不自知,甚至妄想也将周围的人装进“套子”。
三、问题三:两个文题译名的优劣
人教版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自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契诃夫小说选》,由著名翻译家汝龙翻译。据说汝龙先生早期翻译时是根据英译本翻译过来的,译作“套中人”,后来他直接从俄文翻译,对原译文的句式也作了一些校改,同时也将文题译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于是,笔者据此设计出一个问题,请比较本文两个文题译名的优劣:“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套中人”。
这是笔者在结课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出于两点考虑:一是通过对文字的锤炼,提高学生对运用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运用求异的思维,去甄别哪个译名更贴合主人公的特征,进而加深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也一分为二。赞同“套中人”这个标题的同学认为,“套中人”作为小说标题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其侧重点是“套中”的“人”,读到这个标题会立刻引发读者的想象,让我们想起别里科夫蜷缩在套子里畏畏缩缩、战战兢兢的可怜虫形象,他是一个典型的“见光死”的人物形象。另外,他们认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里的人”其实就是“套中人”的意思,再加上“装在”一词,显得累赘。而认为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更佳的同学认为,从字面意思来看,“套子里的人”就是“套中人”的意思,但“套中人”作为标题,其所呈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别里科夫已然成为套子里的人,至于他为何置身于套子里,我们不得而知,而这可能恰恰是小说的主旨所在。从这个层面看,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比“套中人”多了两个字“装在”,非但不赘余,反而意味深长,它能激发读者思索:身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是被动地被装在套子里,还是自己主动把自己装进套子里?是谁要把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其目的何在?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别里科夫为什么也想把周围的人装进套子里?他为什么不像正常人那样正常地生活?……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总结:我也倾向于小说的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更胜一筹,我们不可小觑这多出的“装在”一词。从文章内容来看,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装在套子里,别里科夫有自己的主观因素(怕出乱子),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当时腐朽的社会制度,行将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从思想上侵蚀了别里科夫,从灵魂上深深毒害了别里科夫,最终把他装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套子”里。这样,节选文本的创作意图就显而易见了,不仅仅是讽刺嘲弄小人物别里科夫为人处世的荒唐荒谬,而且揭示和批判了暴力的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要明确的是,“套中人”和思想上有某种套子的人不可相提并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入选教材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节选文,教材编者对原文作了较大的删减,这其实大大影响了学生读者对原著主题的解读。试想一下,如果《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仅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19世纪末沙皇专制制度的话,那它可能就难以跻身经典的行列,因为类似主题的作品浩如烟海。而《装在套子里的人》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成为世人公认的经典,笔者认为是因为它摹画出了人性中共有的因子,揭示了人性中共同的特质;而这恰恰可能是契诃夫的创作意图,以及这篇小说长远流传的真正原因。从这个层面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主旨是人应该如何去“套”,积极主动破除奴役,做一个真正的“人”。
综上所述,这次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笔者精心择取了三个问题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既严格把控问题的数量,力避“满堂问”的琐碎和无逻辑;又注重问题的质量,保证问题的语文性和解读的针对性;同时还考虑到问题来源的广度,以学情为中心,关注文本,适当拓展,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核心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对话向真实和深度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笔者愿意以这次教学思考和实践作为新起点,继续行走在风光无限的语文教学之路上,潜心求索并一路欢歌。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76页。
[2][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⑤》,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9页。该文引述具体出处以下行文不再一一标示。
(作者單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