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探析
2020-06-29张弦
摘要: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具有互相促进的意义。在教育工作推动之际,相关教师应充分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育开展的价值。对于高校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美育资源。通过美育,能实现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为此,相关教育者一定要积极创新实现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价值的实现。本文立足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融合的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实现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育价值 实现路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日益凸显。现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此,在发展教育之时,教育者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相关教育者应深入探索实现途径,致力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
一、美术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美术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同一性
所谓美术教育,讲究从根源处熏陶学生,让学生真正感悟艺术的魅力,并通过艺术之美深入了解艺术背后承载的文化、民族底蕴。在美术教育中,会涉及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传统服饰文化、传统绘画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为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美育就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是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不可否认,美育最初起源于文化,在发展中也多受文化影响,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同一性。
(二)美术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共同作用、共同成长。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哪一个学习阶段,都需要尽快掌握先进文化。美育始终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能够拉近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去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美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美育之所以能发展,是因为有精华内容作为支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美育提供了多样的文化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了美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让美育的教育意义更显著。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美育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美育内容更丰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在服装、建筑、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重大的成就。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美育输送经典内容,让美育内容更有灵魂。当前,越来越多的文化精髓走入学生课本,从优质文化内容慢慢转变为优质教育内容,真正促进了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促进美育思想内涵更深厚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形式丰富,思想内涵也更有韵味。例如,忠孝文化、勤勉文化和廉洁文化等,这些思想内涵对学生的学习均有重大影响意义。在我国远古时期,书画作品中通过描绘当时人们活动的景象,充分体现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思想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也在适时改变。随着中华文化内涵日益深厚,美育不只是单纯地局限于美术教育,而是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边界,逐步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及精神。为此,美育对当代学生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审美能力是否提高,更关键之处在于精神品质是否能得到完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的融合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因材施教
美育要求审美主体具有审美理念,通过反复练习提升自身的审美力及创造力,从而进一步完善审美价值观,真正实现人性与自由的融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的结合,有利于应用美育价值育人。要知道,每个学生都以个体身份存在,极具鲜明特征,在审美上难免会存在差异。首先,学校需要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征,根据学生发展目标而设定教育计划,进而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更注重方式和策略,这也就意味着相关教育者要科学选择教育方式。例如,在涉及传统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时,可以精心设计理论课程,以保障所有相关理论知识都能被充分讲解。涉及实践内容时,就需要开展技术性实践体验活动、操作性实践活动,以保障通过各种演示活动进行标准的动作示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其次,教育者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做好鼓励并指引学生个性发展的工作,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的差异及兴趣爱好等科学地调整学习内容。最终还要充分优化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切记不要只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准,要多方位地看待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认清美育意义。
(二)坚持寓教于乐,注重以美化人
文艺兼具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的完美融合,可以令人从提高审美的过程中获取快乐,从而净化灵魂,实现道德层面的升华。与普通教育相比,美育更感性,讲究用感性、情感育化人,这也就意味着审美对象往往都具备感性特点。通过刺激审美主体的感官体验,诱发心灵上的共鸣,带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的融合,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美感教育,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增强大众对美的感受能力,积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大眾的参与热情。
(三)坚持深度创新,实现资源转化
优秀传统文化对美育资源的价值,始终不可忽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际,需要做好文化的改革创新工作,切记不要全盘接受,一定要汲取精华所在。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都能真正应用到美育中,为了能更好地保障美育效果,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做好组织保障和机制建设等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保障能够将优秀文化纳入美育的整个过程。加大力度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现有资源进行转化,以期充分挖掘美育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美育教育的感染力。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积极借助计算机和各种媒体终端的力量,采取大众能普遍接受的模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各移动终端进行网络学习,从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紧紧跟随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做好美育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保障美育网络资源的开发,进而发挥美育网络资源的应用价值,促使传统文化资源信息更大程度地得到传播,以提高美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坚持创造精品,凸显美育特色
将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前提是要有优秀校园文化做保障,并围绕美育目标优化现有资源。抓住当地民族文化及地域风俗特色,将其作为美育资源,通过创造全新的美育平台,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定制培养。定期创造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展演等实现美育效果。深入挖掘美育特色,树立精品意识,统筹发展美育教育。根据美育现行效果,出台美育教育政策,并且设置相应数额的投入经费,全力打造校园精品美育课程。通过多渠道优化教学资源,为后续美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的融合途径
美育和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存在,一直以来都在相互促进成长。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集思广益,深入探究美育工作路径,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美育工作做好强大的支持。
(一)扩展美育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都更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传授美术技巧。然而,在新时代美育教学中,美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实现美育教学更上一层楼的理想目标。为此,在现阶段美育教学工作开展时,相关美育教育者需要针对学生现状,为其教授传统艺术理论,增强其对传统艺术知识的认知。通过反复分析传统艺术,进而提高艺术审美力,增强自身对传统艺术内涵的了解。例如,在美育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对一幅传统绘画进行多方位讲解,从绘画背景、绘画内涵、绘画艺术等多角度全面拓展教学,从而丰富美育教学内容。在美育授课时,美育教学者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致力于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带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并不感兴趣。基于此,美育教育者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致力于让直白的文化内涵变得更丰富,从而增强大家对美育的探究欲望。
(二)丰富美育活动形式
对于美育教学而言,讲课式教学早已不利于现代学生汲取美育知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在美术方面的审美能力。为此,美术教师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丰富美育活动,以新颖的美育形式吸引学生。在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之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美育活动中。例如,可以在学校内举办文艺书法绘画比赛,并在前期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该书法绘画比赛的影响力,以为日后的美育工作做好铺垫。除此之外,学校和相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艺术馆或美术馆进行游览,在参观过程中探索美育知识,以及自身的美育想法。随着美育活动的开展,美育教育者要注重扩大美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基于此,美育教育者需要制订符合美育实际状况的活动策划,并完善每一次执行活动。美育活动的推动,不仅需要有美育教学工作者的支持,还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认可,这就意味著相关教育者要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获取人力支持、物力支持和资金支持。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国家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美术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为此,美育的重要价值日益增加,广受教育部门和教育者的密切关注。在美育过程中,相关教育者需要结合美育工作特点,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兴趣,从而使其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美育价值的实现中,成长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肖东,齐乐.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美育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
[2]闫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改革中的价值分析[J].大众文艺,2019(24).
[3]周刘波,张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德育,201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高职美育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DYB2019-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弦,男,硕士研究生,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创作与美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