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学阶段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及方法

2020-06-29吴诗涵

参花(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每个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新闻素养,教育部将新闻内容编进了语文教材中。从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发现,新闻类题目的分值在逐年提高,参考的省市也越来越多,所涉及的题型种类也非常丰富。如何将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要求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分析和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以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教学板块为例,结合语文教学的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探讨新闻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二是探讨加强新闻写作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闻写作 语文教学 策略

一、新闻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前些年,语文写作的考点偏向于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成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种文体。加之教育部对语文教材的改编,新闻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由于改革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语文教师对新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从而发现许多教师对新闻写作教学存在许多困惑,而且关于新闻类的篇目只有一个单元。所以,新闻写作的训练也会被一些语文教师忽略。新闻写作的方法和要求与其他文体不同,让学生掌握好新闻写作的方法也有利于其他文体的理解和写作。此外,新闻寫作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精炼语句表达。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写作除了遵循以上的要求,同时语句还要精炼,不要加入个人主观色彩。以《消息二则》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文中用的是“已突破敌阵”而不是“已冲破敌阵”。“突”有忽然、冲破、猛冲的意思,“冲破”一词的意思已经包含在“突破”当中,因此用“突破”更能表达出解放军智勇杀敌的才能,以及必胜的决心从而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一字不同可能在表达程度上会有偏差,所造成的影响也就不一样。2018年重庆市和福建省宁德市的语文考试题中,都要求考生对新闻材料的词语或句子加以改正,例如福建省宁德市考题“原文中加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请予修改”将“产生”改为“XX”。新闻写作要求字字珠玑,这对新闻写作者在用词、语句表达上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中学生掌握好这一要求,对其他文体的写作,以及日常表达都会有所帮助。

2.提升概括总结能力。每一则新闻的发布都会有其强调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以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笔者从近几年语文中考试题中发现,新闻类题型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总结概括能力,并没有要求写一篇完整的新闻内容。以2018年全国语文试卷的新闻类考试题型为例,共有23个省市的出题中设有新闻类考题,对新闻的主要信息进行概括的题型共有17个。由此可见,新闻类考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主要信息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除了新闻类的题型需要考生把握主要内容外,在其他文体的阅读材料中也会出现“需要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题型。由于考试的时间有限,在短时间内需要考生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并且在规定的字数内加以概括,需要考生平时不计其数的训练。将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文体的阅读材料中,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更加灵活熟练地掌握学习技巧。

3.提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有些教师认为新闻类考题所占分值比例不大,并且对现阶段中学生提高分数收效甚微,一些语文教师就忽略了这一板块的训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掌握好新闻写作的方法,对提高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以及时事敏感度都会有所帮助。新闻写作教学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板块,各个板块之间应该相互融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加强新闻写作教学的方法

1.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新闻没有其他文体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淋漓尽致的语句描写,也没有国粹经典的文化底蕴。新闻强调的是真实和新鲜,尽管在内容上略显枯燥,可是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环节的形式,在强调完方法并带着学生分析一篇新闻课文之后,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分析剩下的四篇新闻课文,由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提出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由此,既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更清晰,理解新闻写作的步骤。

2.抓住重点,多次训练。消息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新闻体裁,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裁,由五大要素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根据近两年的新闻类考试题型来看,主要考以下题型:一是拟标题或者加写导语,根据新闻材料拟标题;二是概括主要内容,在规定字数内总结新闻关键信息;三是修改病句,找出新闻材料中出现语法错误的句子或者使用不当的词语;四是根据新闻材料谈自己的看法,每一种题型考的侧重点不同,训练方法也就不一样。例如,最基本的拟标题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但是现在为了吸引读者增加阅读量,也会增加感情色彩。一个好的标题已经使新闻成功了一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一个调查:读者通过看标题从而转向新闻内容的有94%,读者通过看标题就了解内容的有34%,但是不能为了博人眼球而夸大事实,断章取义。标题是进入整件事的大门,导语就是进入整件事的钥匙。抓住侧重点,分板块来进行反复训练。

3.及时总结,找出问题。光说不练,等于纸上谈兵,新闻教学的课时有限,但是可以利用学生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的时间,要求他们留意身边发生的新闻、时事以及社会重大事件并形成文字。先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找出问题;最后由教师集中批改,归纳学生在新闻写作上出现的问题,统一给学生讲解没弄清楚的知识点,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新闻写作方法的理解。反复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新闻稿件的要求是“真”“快”“新”“短”,不论是对写作人的科学素养,还是语言功底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新闻写作的习惯应该尽早培养,加大中学生对新闻写作的训练,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对其他文体的写作和阅读也有所帮助。教师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除了提高答题分数之外,也尽可能地加大学生的新闻实践应用,比如在校报公开发表、广播站进行新闻播报或者向外投稿。新闻是门综合性文体,掌握它的写作方法需要教师的耐心指正以及学生日积月累的训练。

参考文献:

[1]丁伯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包艺文.初中语文新闻类文本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5]苗慧.部编本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6]杨晓.部编本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7]戴亚东.试论初中语文新闻文体的教学[J].新闻传播,2013(08).

[8]向传书.试论中学阶段加强新闻写作课教学[J].教育科研,2008(22).

(作者简介:吴诗涵,女,硕士研究生,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语文教学策略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