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科学课教学创新之路
2020-06-29杨地雍张玲玲
杨地雍 张玲玲
南岸区域课程改革重心正在发生转变,从课程规划转入课堂教学,从课程育人转入学科育人,重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迎龙小学校立足乡镇小學实际,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之路,2018年9月,重庆市第三批领雁工程“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实践研究教研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暨迎龙小学科学学科“生·境”课堂观察活动在迎龙小学开展,为小学生科学学习尝试一条创新之路。
一、组建团队,积极筹备
9月初,学校确定开展工作坊的研修活动工作,立即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共同体,执教老师欣然接受任务并积极主动地开展筹备活动。研修团队集体研讨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教、学具准备,预设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给学生学习中的新颖点。经过多次商榷,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主题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磁力》,借助学校已有资源“小蚂蚁系统平台”(平板电脑),实现和云南省芒市第三小学校、渝中区鹅岭小学校的网络同步、异地同课。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尝试“互联网+”在科学学习中的实践,期以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磨课中,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都是对团队的一种考验,更推动上课教师的进步,也是研究团队的成长。学习学习方案的一次次修改,和两所学校一次次的联系,研究共同体一次次进入瓶颈,但我们都没有放弃,不断反思总结,适时请教专家,一路走来我们累并快乐着。
二、研修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转瞬即逝,2018年9月27日,工作坊暨迎龙小学科学学科“生·境”课堂观察活动大幕拉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岸区教委、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铜梁区立心小学等单位领导、研究员莅临学校;项目学校领导及学科教师代表、南岸区弹子石片区、南岸区长迎广片区的科学教师代表共50余人也参加了现场活动,活动由科学教研员杨地雍(“工作坊”项目负责人)老师主持。
(一)“线上线下”专业的观课评价
开课前,迎龙小学刘林副校长(工作坊项目负责人)对“课堂观察记录软件”(以下简称:观课软件)及观课指标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培训。
一部分老师通过观课软件,对照既定指标,进行线上测评。软件中可以对学生活动的环节进行记录评价,记录评价即可以定量评价——给予100分数,也可以文字白描,为定性分析提供可能。定量评价和定性记录可以自由选择,观测点也提供了两种选择——“自定义”和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维度20角度68个观察点”。
一部分老师运用观课量表,加入学生的各个小组,分组观测师生表现。从“学生合作质量”“教师适宜行为”两个方面,4个观测点,汇总形成20个数据,通过课堂现象与课后数据比对分析,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二)“异地同课”转变学习方式
迎龙小学张玲玲老师主讲《电磁铁的磁力》,并利用“小蚂蚁系统平台”,网络联课云南省芒市第三小学校、渝中区鹅岭小学校六年级学生,三地学生通过网络,呈现了一节别具一格的科学课,整节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完善实验计划)、搜集证据(动手实验、记录)、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课堂上,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体现人人有事做的合作原则;通过分栏填写实验设计方案,达到全员参与和有效合作学习,孩子们进入深度学习阶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个班的孩子在新颖的学习方式下,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体验感悟,逐步养成科学态度——尊重实验数据,善于质疑。表达交流时,有同学比较数据发现:吸起大头针颗数有明显差异但是导线圈数却相同,对此产生疑问并生成新问题。对于新问题的解决,张老师用“小蚂蚁移动平台”的拍照功能,把圈数相同的两个电磁铁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先深入而独立思考并记录在平板上,老师采用“小蚂蚁系统”快速分享学生的思考,让孩子们再归纳梳理:线圈缠绕的松紧、绕线排列整齐程度有无联系?有什么样联系?这样的猜测既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把“能量”转换的知识引向了“技术与工程”领域。
“异地同课”课堂中上课教师不但关注现场空间的学生,还要关注网络空间的两个班级的孩子,如:小组分工是否恰当、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发言也不仅仅局限于现场的孩子,还要给另外两所学校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思维呈现更宽泛的广度。
(三)“高速高效”课例评析
活动的课后,南岸区进修学院科学教研员杨地雍老师就“线上线下”的观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图表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在哪些环节更需要老师的支持,哪些环节学生的活动情况良好,需要教师保持状态。同时结合呈现的定量评价结果,一目了然的显现了课堂的优点和不足,这样的评课更精细化、科学化。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这样一次新颖别致、精彩生动的科学学科活动受到了区教委和参会各区进修学院教研员的肯定,实为不易。
三、精彩继续,余味隽永
研讨交流活动中,与会各方都对活动做出了积极的评价。迎龙小学何校长分享了学校课程改革历程,真诚感谢各位领导、专家为学校优化课堂教学凝智聚力。铜梁区教师进修校的喻老师,表达了持续关注,继续交流的意愿。南岸区教委胡科长见证了学校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愿学校借助第三期领雁工程的力量,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市教科院曹老师充分肯定了通过采取大数据和现代化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方式,认为本堂课从总体设计到实施有特色,展现了南岸区课改理念,希望进一步细化观察指标,深化科学课堂教学研究。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是每一个教育者、每一所学校的光荣使命。借助第三期领雁工程的力量,以“互联网+”的形式推进科学学科素养落到实处,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讨,成就了学生,成就了科学老师,成就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