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课堂情境 激活数学思维

2020-06-29石礼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创设

石礼文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且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育阶段,理解数学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创设课堂情境可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也有利于激起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热情,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是学生的数学启蒙阶段,也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偏向形象思维,较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重要。教师需寻找科学适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情境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多样性、趣味性且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情境,能够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将其应用于小学课堂中,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创设趣味性课堂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抽象且枯燥的数学知识兴趣不大。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单以板书结合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低,自主思考的机会较少,思维活动少,不利于其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可在课堂中创设趣味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进入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在讲解基础知识后,创设一个趣味化情境:在教室空地上画两个圆圈,一个代表千克,一个代表克,教师站在讲台上展示不同物品的图片,如,篮球、同学小明、母鸡、课桌等,让学生迅速站到对应单位的圆圈中,并随机让一名学生估计物品的重量。教师也可让两个圆圈代表“是”或“否”,在黑板上列出“2千克=4斤”“1两=100g”“3000克﹥3千克”等算式,让学生思考对错,并快速站到对应的圆圈中,教师再提问学生认为对或不对的原因。采用趣味情境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能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通过不断思考、练习,掌握千克和克的使用方法。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生阅历少,对于世界的认知基本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且脱离其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注重与生活相结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里常见的事物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而生活化课堂情境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和探索热情,帮助学生基于生活认知去学习知识,有助于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内容时,教师可构建一个学生常见的买卖东西的情境,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投放图片背景、声音背景,以增加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照片作为商品,以彩色卡片作为货币,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面值,并在卡片上写好标注,让学生分别扮演买卖双方。在买卖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依据物品的价格选择适当面值的货币付款。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减法思考,考虑手中的货币面值是否能够减掉物品价格。若要买多样东西,则需要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思考,更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也能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

三、创设问题课堂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探索思维是学习数学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小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较弱,给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阻碍。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性思维习惯。提出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发现其逻辑性与内在联系,掌握解题规律。而问题的提出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其自主思考。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教师可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平行四边形跟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很相似?”“你能通过剪纸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变为长方形吗?”“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迅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探索问题,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其形成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实践课堂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浅显,同时也十分实用,可解决许多生活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数学课堂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拓宽其思维广度。教师可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实践性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操作,体验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有助于学生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也能使其将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師可创设实践化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制作统计表与统计图。学生可选择调查本班同学喜爱的食物、课外书类型,也可调查本班同学在家帮忙做家务的情况。教师应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自行调查和收集资料,自行制作统计图表。在调查和制作图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应用统计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广度,提升其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学情以及课堂实际进行情境教学,在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