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导入细节 提升教学效率
2020-06-29朱丽娟周小静
朱丽娟 周小静
课堂导入指的是用具有启发性的导入语或者活动拉开教学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高涨的情绪和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冷漠的态度,这种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能关注导入的技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教学,那么将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赏曲,应移情于器
优美的音乐作品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怀,感受到丰富的意境,所以在导入阶段也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欣赏乐曲的活动。这样能促使学生动情于曲,进而移情于器,从而产生想要参与表演的欲望,此时再展开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在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时候,导入阶段给学生播放该歌曲的配乐,并鼓励学生感受一下该曲调,说说给人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此时有学生尝试回答:“我觉得这是一首十分欢快的歌曲,而且是很有节奏感的一首乐曲。”此后鼓励学生尝试将该歌曲的节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双响筒、三角铁、串铃等乐器,让学生回忆刚刚听到的节奏,并将其主要节奏展示出来。在尝试用乐器展现节奏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该音乐作品欢快、活泼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先欣赏了乐曲,整体了解了该乐曲的特点,此后则移情于器,尝试通过乐器将该乐曲的特点展现出来。此时学生已经对该乐曲的节奏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后的正式学习阶段,就能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展现出活泼、欢快的状态,更好地展现出这首歌曲表达的状态。
在导入阶段要给学生展示一下即将学到的乐曲,并给学生介绍一下相关的乐器,用话语引导学生思考该作品给人怎样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猜谜,要指向课题
小学生一般都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其参与到猜谜的活动中。这样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内心,给予其必要的刺激,让学生快速将关注的焦点指向即将学习的课题,进而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
在学习《新疆之春》时,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鼓励学生回忆:“大家是否知道我国的地图像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像一只大公鸡。”“那么,大公鸡高高翘起的尾巴,那里是什么地区啊?”学生回答:“是新疆。”“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作品,就和新疆有关,那么具体展现的是新疆哪方面的内容呢?大家通过这个谜语来猜一下吧。‘冰雪消融万物苏,草木生长花开放,正是一年好风景,劝君珍惜好时光。”学生根据谜语猜测答案是“春”。此时总结一下:“不错,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作品就是《新疆之春》。大家是否好奇,新疆的春天和其他地方的春天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欣赏了作品后,自然就会知道了。”这样的一番导入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生关注的焦点指向了课题,有助于更好地展开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
在猜谜活动中,可以围绕所学习歌曲的题目设置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将要学习的作品和什么有关;此外还可以围绕音乐知识出题,让学生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展开比拼,这样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高涨起来。
三、故事,需生发联想
不少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又或者其内容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学中也要利用这个特点,在导入阶段给学生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联想。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学生对学习音乐会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彼得与狼》时,给学生讲述和该音乐作品有关的小故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有一个叫作彼得的小朋友,他和小鸟、小鸭子一起玩,这时候爷爷来了,吓唬他们狼会吃掉他们。后来,狼真的来了,还将小鸭子吃掉了,还要吃小鸟。这时候,彼得不顾安危,最后终于抓住了狼,还将狼送到了动物园去。大家知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是一首音乐作品展现出来的内容,大家是否想要听听这是一首怎样的作品呢?”这样的故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进一步展开联想:“大家仔细听一听,猜想一下彼得用什么方法抓住了狼,大家尝试将自己的想象说出来,我们看看谁编写的故事最有意思。”这样的导入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投入地倾听音乐作品,并在下一阶段的交流中畅所欲言。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所以还可以将故事导入和欣赏导入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听一段音乐作品,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展开联想,说说该音乐作品展现的是怎样的故事,看看谁说的故事更符合该音乐作品的本意。这样能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也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者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让人愉悦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除了上面介绍的导入法以外,还可以采用教师示范、游戏导入、互动交流导入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實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所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让音乐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