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2020-06-29柳诚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田径导向教学法

柳诚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体育学科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关注。而行动导向法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更能有效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质量。因此,行动导向法应用于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进而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行动为导向,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多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作用,通过具体的行动去积极引导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点。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即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感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通过自身的行动体验去构建相应的知识。人类在适应世界和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适应和同化这两个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系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就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行动去获得领悟相关的知识,并在生活中熟练运用。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小学田径教学往往使学生整体体育水平相对大众化,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达不到标准水平,在学习完一段时间的田径教学以后,这些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小学田径教师没有在教学时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因此,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升学生整体体育素质,必须做到确定教学目标,让小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对班级所以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总结,找到各个学生最需要接受的田径教学。然后,再根据调查收集的信息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去设计接下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田径课程内容,让小学生在适合自己体育发展的教学目标下科学合理地运动、锻炼和学习,帮助他们感受到田径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田径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田径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清晰的学习任务

清晰的学习任务,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有效的应用策略。学习任务不同于田径教师的教学目标,它是针对学生而言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去设计;必须做到和学生的意识一致,才能真正发挥其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田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积极参与田径学习。教师在具体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田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三分钟热度”的心理特征及其薄弱的思维能力、行动能力,设计学习任务时可以考虑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悬念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增进学习效果,提升田径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五年级的以“跑、跳”为教学主题的田径课堂上,可以在课程中后期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让班级学生按一定的男女比例和素质高低比例进行分组;学习任务可以是“8人小组跨80米栏进行跨栏接力,要在三分钟内完成”,最后还可以在抛出学习任务的同时给学生们提建议“同学们可以尝试各组比赛哦,看看哪个组能最快完成学习任务,最快的小组可以获得每人一支棒棒糖的奖励,而最后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是需要接受每人10个深蹲的小惩罚的,看看哪个组能吃到糖哪个组会深蹲吧”,这样带有竞技性和趣味性的田径学习任务既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又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还要确定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田径课堂上的作用。通过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数不胜数,其中比较突出的适宜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教学手段就是把小学生按科学规律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田径活动,让他们在行动中感知教学目标,达成学习田径知识和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在分组以后,教师还要在各组学生中选拔一名小组长去协调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活动以后组长还要负责组织组员对田径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蕴含的田径技巧和知识。同时,教师在分组以后设计各组的活动内容时要以生活化的手段去处理情境,使分组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进行“跳远”的小学田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按照学生的实际跳远素质进行科学分组,选出各小组中田径素质和知识掌握最熟练的学生作为组长,把跳远这个田径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助跑、起跳等技巧和相应知识都交代给组长,由他们负责分组活动;最后教师要做到在各组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各个学生的活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协助他们在分组田径活动中获得最真实有效的田径技能及知识的感知理解,促进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小學田径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要严格把握其核心,以学生活动为导向;要通过让学生自身活动去感知学习田径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在田径课堂上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要努力做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自身的探究创新去获得更多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成长,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田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田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田径导向教学法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