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2020-06-29陈荣
陈荣
诗词涵盖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更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教学内容中实施情境教学能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悟诗词传递的情感,激发其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从创设缜密问题情境、信息技术情境以及贴近生活情境等方面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设缜密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而问题则是启发学生思考所学知识的“中介”,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在“会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诗词深层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情感意志、知识能力、智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以《泊船瓜洲》一课为例,这是一首抒发思乡和爱国之情的诗,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诗人想要重返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首《故乡的云》,在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的状态中顺势引入诗歌并带领学生一起放声朗读,之后为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含义。即诗人乘船路过瓜州,十分怀念金陵故居,特作此诗。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哪些地方描述作者思乡之情?”“作者此刻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哪些景象?心中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作者站在瓜州看到和家只有一水之隔的京口,不免感慨万千,心想再过几重山就抵达故乡钟山了。那时交通十分闭塞,一道长江水就将自身和家乡相分离,体现作者心中的苦悶和寂寥。”诗中最后一句极为经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语文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家从这句诗中是否能看出作者在什么时期远离家乡的?‘绿字有何含义?”经教师点拨后学生逐渐明白,“绿”代表春意盎然和欣欣向荣,朗读时仿佛如春风拂过脸颊,展现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能充分理解诗的内涵,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信息技术情境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助互联网选择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材料并通过音乐、视频、图片等生动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有效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语文学科带来的无穷魅力。以《枫桥夜泊》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首哀怨的古筝曲,学生在音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诗人面对江中闪烁的渔火和江边隐约的枫叶,心中升起一丝苦愁和寂寥,正是这种思绪才导致诗人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响起厚重凄凉的钟声并飘荡至客船,诗人面对这一切时心中更加苦闷。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诗歌传递的氛围,深化了理解。再以《望庐山瀑布》一课为例,语文教师为学生播放瀑布视频,雄伟秀丽、水珠四溅、雾气缭绕的庐山瀑布出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直观理解作者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更激发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创设贴近生活情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生动且具体的生活化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诗词学习中。生活化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了解我国诗词文化,掌握和理解诗词知识,提高诗词学习效率,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更是古诗词作者创作的主要基础,学生之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多因诗词内容以及作者生活背景和学生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让他们无法站在作者或当时的角度理解古诗词。因而创设生活情境能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元日》一课为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体裁诗,刻画新年元日欢乐、热闹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更抒发作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和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在预习新课前让学生借助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并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诗词、文章、春联、童谣等,使学生接触和春节有着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在正式上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首经典的老北京春节歌谣,小学生对歌谣十分感兴趣,甚至会跟着乐曲轻轻哼唱,并在歌声中感受热闹非凡的新春文化,而教师则在美好温馨的氛围中开展新课。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畅谈春节会做什么,学生回答:“穿新衣,放鞭炮,贴对联。到了晚上街上还很热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红红火火。”教师在学生的描述下再引导其朗读诗词,感受宋朝人如何欢度春节。此时学生的认知已从生活逐渐迁移到语文诗词当中,打破了传统学习诗词的陌生感和单一感,最重要的是和诗词传递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
总之,情境是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所学诗词内涵,进一步内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