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想象力 开展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
2020-06-29陈吉红
陈吉红
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形与几何的学习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感性经验,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开拓想象力,进行思维拓展。
圖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空间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培养为学生学好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巧用图文实物,让学生思维飞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点、线、面、体的过程。但是这一类概念的抽象性为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带来了严重的阻力,使学生对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变化的学习进入了瓶颈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与几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图文实物进行几何解说。
例如,当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内容时,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借助实物,让学生进行不同方向的观察,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画面,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小汽车等实物道具,让学生说一说这一画面都是从哪些方位观察到的,以培养学生多视角、多方位思考问题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题分析:在本次观察物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教学实物的展示,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象力通过亲身的体验得到激发。通过对实物道具的触摸、观察,培养学生多视角的思维能力。
二、借用生活东风,扬起想象的风帆
学生之所以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进行生活的创造。这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将知识与生活融合,不仅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原型,从而让数学知识得到内化,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重视对几何图形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想一想生活中的长方体有哪些,或者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一说课堂中有哪些长方体,继而进行小组竞赛,看一看哪一小组说得又多又对。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接下来为学生演示物体长方体,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通过生活化的融入,为教学中的点、线、面、体的初步认识展开探究、分析,以便于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c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解题分析:在讲解长方体这一知识内容时,通过生活化的实际感受,引导学生对几何的认识,如弹簧垫、课桌、黑板等,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走进生活,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为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融入信息色彩,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也进行了创新性的变革。微课在教学中的融入,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图形与几何这一学习内容而言,微课教学的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艺术美,从而充实数学几何学习。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微课融入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微课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这样的艺术性对称图画:
在观看图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微课与问题的结合,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科学化、形象化,为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证。
解题分析:在进行这一课程内容的学习时,不仅运用了微课教学的创新模式,而且在教材举例的时候,教师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教材,结合建筑、音乐、景色、剪纸等艺术性图画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这一方法的使用,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阶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育,通过实物展示、生活融入、信息创新等手段,对学生展开思维能力的塑造,为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