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2020-06-29戴秀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心小学生素养

戴秀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广大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作为学生更高层次语文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广大语文教师始终的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愈加重视。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重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促使学生能够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效果的达成,关键在于落实。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普通话熟练运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對小学生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其将所学语文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其二,建设完善的小学语文学科体系框架,在满足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其三,重视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的,找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点,引导其认识语文难点知识的重要性。从以上三点着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与落实夯实基础。

二、发散学生语文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跳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突发奇想,对某事物、事件容易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散其思维。核心素养的根本思想,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殊途同归,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例如,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向水牛、小燕子它们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又自己长出来了?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时,能够有效发散思维,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回答。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了解分析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该文章的主旨思想,即任何动物的尾巴都有其特殊性,以此对文章内容进行拓展与升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这同时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学生语文语言构建

语文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汉字的方式呈现的。因此,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构建,提升小学生运用语文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一文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该篇课文主要讲述宋庆龄儿时诚实守信的故事,宋庆龄全家都去了父亲的朋友家,只有她为了履行教朋友小珍叠花篮的诺言,而选择留在家里。这篇文章中虽然语言对话并不多,但是在语言描述方面,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无论是宋庆龄履行诺言的坚决态度,还是母亲的耐心劝解与充分肯定,都成为文章中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可结合文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构建,以此落实核心素养。

四、开展结合实际生活的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语文教学的简单化、具体化。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便可以生活实例引导教学,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文章主旨。此课文的内容主旨,并不是真的要寻找“雷锋叔叔”,而是教导学生善于发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善良与美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过的或者看到过的乐于助人的事件。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方式,帮助建立语文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核心素养的优越性,以实际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蒙小学生思想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发散学生语文思维、强化语文语言构建、开展结合实际生活的语文教学四个方面,实现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小学生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