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微课丰富科学课堂

2020-06-29陶洪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科温度计知识点

陶洪

微课程,又称作微课,国外多称为Micro-lecture。它最早的呈现方式是60秒课程( 60-Second Course),是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 Grew教授所提出的;此外还有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 ),是由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

国内,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给出了微课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现如今,微课已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正飞向我们的常态课堂。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将微课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中,值得科学教师深入地思考。

一、利用微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个知识点跟学生一讲再讲,许多学生还是无法掌握;同时,我们又发现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一再重复。而学生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必然会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这时,微课就体现出了它独特的价值。由于微课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又完整的阐述,并有回看的功能,即使是在课后也可以有针对地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

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教学中,学生第一次认识温度计,本课需体验用触摸的方法有时无法准确判断物体冷热程度的过程,知道用温度计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观察温度计的结构,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温度计作为测量温度的工具,怎样读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仅有部分学生能在课堂的时间内掌握读数的方式。针对该问题,可以首先介绍温度计的构造,帮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并知道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接着用三个比较典型的温度进行介绍温度计的读数,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温度计的温度读取方法。科学课的设计往往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单位,每节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制作和观看微课,学生能清晰地把握科学知识,及时掌握当前知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创造便利。

二、展示宏观微观内容,化抽象为形象

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学段目标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进行描述。其中不仅要求对宏观世界的认知,还要求对微观世界的认知。以上两个范畴的内容,往常均会因为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课堂上难以操作等问题而困扰教师的教学设计。针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教学,可以利用录制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宇宙”,可以录制系列微课带领学生领略宇宙的奥秘。在《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中,我录制了微课,将太阳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加以展示,化抽象为直观,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太阳系的组成及特点的直观影像。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变得生动而有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利用微课无论是对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的展示,均能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接触课堂外的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滿足他们的求知欲。

三、规范实验操作,有效推进课堂生成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严谨的实验操作尤其重要。但由于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这时,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部分就可以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使用微课教授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空间的限制,更细化地认识实验的细节和明确实验要求,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动物的卵》一课,要求对鸡蛋进行观察。使用传统的展示台进行指导可能出现学生看不清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我录制了一节怎么样观察动物的卵的微课,指导学生从外而内对鸡蛋进行观察,点明观察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提醒学生找一找其他有趣的发现。学生在观看微课后,操作的效果得到了极大优化,在描述的过程中也能够有层次地说出鸡蛋由外而内的结构,课堂的生成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四、展示过程性内容,让观察变得更轻松

小学科学课程往往以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单位,某些单元则是以一个过程性内容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这样的过程性内容往往有着极大的偶然性,生长变化缓慢或时间较长,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往往会发生学生一开始研究劲头很足,在漫长的等待中渐渐失去兴趣。针对这样的内容,也可以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动植物的变化,缩短在5分钟内加以展现,增强了景象的真实性,结合学生平时的观察,让这种快慢结合的视觉冲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一课,要求学生通过饲养蚕,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过程,从而认识动物从生到死的过程。由于蚕的生长周期在56天左右,在本单元结束时往往还没有到蚕生命的最后阶段,我就将蚕的一生中的形态变化及各阶段的特点录制为微课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对蚕的一生有整体的认识。

微课具有生动、简短、直观、形象、可重复性等特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以微课为手段,能给予学生丰富的科学体验,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实现途径,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教科温度计知识点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图书出版审查审定法律制度初探
——从行政法角度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俄罗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