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课突破科学课教学局限

2020-06-29马跃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学课酸奶微课

马跃民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带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相比传统教学,微课可以更快地传递信息给学生;微课中音频和视频的运用,使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微课能将课前、课后与课堂的知识进行衔接,不仅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微课最初源于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辅导表妹的功课而录制一些视频,随着后来逐渐地发展,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教学资源,并且已然作为新兴教育手段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点或者教学过程做成微小的教学片段,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课堂上,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并促进学生学习。它以视频或音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是短暂的课堂教学视频,是把一些辅助性教学资源,经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共同组成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目前各个学科都借助微课在课堂上突破重难点或者对知识做课内外的延展,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阶段科学课关乎学生进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乎学生能力的提升等,科学科目的地位也随着大众的认识日益加深而不断提高。因此,在生活气息浓厚、科学性较强的科学课堂上,微课的应用让高大上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现象以更贴切的方式走近了学生,并以其多方面的特性和优势助力了科学教学。

一、微课短小精悍针对性强

一般微课都是三五分钟,虽然时间短但却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更生动的阐述。成型的微课是微课录制者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简中的优中择优,是经过多次筛选和抉择的精华。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观生物世界”《酸奶的秘密》一课中设置的微课,教师提前录制微课,把制作酸奶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比单纯地说教更具有条理性和针对性,既简洁又清晰,学生观看后对酸奶的制作过程马上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提前录制微课,省去了课堂上现场演示的繁文缛节,节省了课堂时间,也避免了现场演示时的意外状况。微课可以把想呈现给学生的制作过程切实地呈现出来,顺利达到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短小精悍的视频浓缩了精华,也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二、微课具备延展性和压缩性

微课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视频形式呈现,就具备了延展性和压缩性。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需求”《水分在茎里的运输》一课时,就可以制作讲授型微课,并运用电脑动画科技对植物进行放大,以动态形式展现植物的茎中水分的流动,让知识从抽象的文字延展到视听层面,把知识融会到形象的动画过程中,这样的“讲述”比传统说教要更深入人心。又例如在科学课堂上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酸奶的秘密》時,提前录制的微课就可以把制作过程中12个小时的发酵流程压缩在几秒钟之内,然后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到发酵后的结果。这样,利用微课就可以完整地呈现酸奶制作流程这一教学环节,而传统教学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三、微课为操作性知识的传授带来便捷

提前录制微课可以把操作性的实验探究活动按照标准的要求和流程清晰地进行规范示范。以教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中《发酵与发霉》一课为例,录制示范型微课把活动一“发面团”的要求和流程用微课展现和示范,学生就有范本可依,可以在示范下进行操作,按照要求一步步完成和面的过程。在课堂以播放微课的形式进行示范和讲解,便于学生清晰地观察和学习,比起教师在讲台现场示范,避免了因观察角度影响学生看不清、看不到的现象,这样使示范更到位。

四、微课素材丰富多样真实有趣

微课的来源广泛,可以自己录制也可以网上搜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借鉴和加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集众家之长于一体定会优于个人智慧。比如我曾在《植物的需求》一课的教学中播放记录植物生长的微课,完整地呈现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形象生动、真实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我也曾在教学五年级科学课“防灾减灾”单元中的《台风》《洪水》等课时,借鉴了网上搜索来的天气知识视频片段以及广大网友拍摄的真实的洪水、泥石流视频片段,真实地展现了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破坏力和可怕程度,真实的画面足以震撼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灾害有清醒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在还没有办法消灭这些极端气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掌握的知识提前发现它们并提前预警来减少灾害损失,从而保护自己和家园

猜你喜欢

科学课酸奶微课
酸奶一定要凉着喝吗?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在家自己做酸奶可行吗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