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中语言社会化探究

2020-06-29杨清玉

文教资料 2020年11期

杨清玉

摘    要: 本文从IRF模式角度分析EFL课堂中师生互动, 研究课堂中的语言社会化现象。通过对语料的定性分析,证明教师对IRF中的起始与反馈环节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学生的隐性社会化过程,而且学生自主参与语言结构和社会准则的总结和讨论中能强化其显性语言社会化。

关键词: 语言社会化    IRF模式    隐性语言社会化    显性语言社会化

一、引言

语言社会化是从人类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领域研究社会群体中的社会语言能力。语言社会化由两个部分组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和通过语言进行社会化。前者强调语言习得是社会能力习得的一部分,后者侧重语言是社会化过程的媒介或工具(Schieffelin and Ochs, 1986, p.167)。

近几年,语言社会化已经被引入二语习得领域。教师在学生的二语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语言是进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教师不仅期望提高学生的语言流利度,还要增强新手的语言价值观、意识形态、身份地位、情感态度和交际能力(Duff, 2009)。

本文将呈现EFL课堂中学生通过交互式套路进行语言社会化的现象。在外语学习中,课堂是最主要的目标语源,所以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是进行语言社会化的重要社会语境。教师用语对学生社会、认知技能的习得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将收集一EFL课堂的语料,对师生间的对话进行定性分析,探寻其中的学生语言社会化现象。

二、理论框架

1.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互模式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交互模式对学习者形成社会交际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Johnson, 1995)。外语课堂中的一个重要交互式套路是IRF模式。包括起始、回复和反馈三个环节(Mehan, 1985)。起始环节可为问候、问题或操练提示;回复环节可以是答语或回应;反馈环节可以是对回复的评价或说明。在课堂,特别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设置中,学习者往往限于IRF模式中的回复环节,而起始和反馈环节通常由教师把持(Van Lier, 1988)。基于对IRF模式的运用,教师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形式与社会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2.隐性与显性的语言社会化

Byon(2006)定义了隐性和显性社会化。学习者通过谈话间接地获取语言结构或社会文化意义为隐性社会化过程,而显性社会化则是专家直接将语言结构或社会文化意义告知学习者。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当教师和学生谈论的内容潜藏着文化规范,或当学习者参与到基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设计的活动中时,学习者将进行隐性语言社会化。这些活动可以是模仿一个社会事件,例如,模拟法庭或模拟拍卖会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者能间接地、潜意识地习得社会文化规范和语言结构。同样,当社会文化和语言知识直接由教师给学生讲解或讨论话题,那么显性语言社会化发生。

三、语料收集及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是一个八年级EFL课堂的二手语料。教材为Go For It 第四册第五单元。课堂由太炎中学的沈哲勇老师执教。这是一堂45分钟的听说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和让学生意识到在聚会、做决定或选择工作上的中西文化差异。本堂课经过了参与者的同意录制并转录。

1.显性语言社会化

显性社会化是教师直接将语言结构或社会文化意义告知学习者。这一部分试图从互动的角度找显性语言社会化的依据。沈老师将中西文化进行显性对比巩固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认识。

摘录1(T:教师,S1:学生1,S2:学生2…)

1  T: Will your friend open our present in front of you or later? I mean in China.

S1: No. He will open the present later.

T: But its different in som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 America or in Britain when your friend asks you to go to a birthday party and  when you give him your present, he will open the present in front of you. Tha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China, if you open the present in front of the visitors, is it polite or impolite?

Ss: Impolite.

T: What is polite in one country may not be polite in another country.

在本摘录中,教师试图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对比传达一种文化准则。在第一行,沈老师提出问题“在中国,人们是否会当面将礼物拆开”。学生1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答,之后沈老师用了一个转折性连词“but”引出目标语文化的差异。沈老师在第三行直接将这一目标语文化告知给学生,这就是学生如何显性地进行社会化。沈老师以同样方式起始了另一个IRF通过询问在中国这样做是否有礼貌。在第四行,学生回忆他们之前的知识并做出回复。然而,在第五行沈老师并没有得出一个肯定的反馈,而以一个部分否定与学生的常识引发冲突,使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堂课成功地让学生意识到了目标语中的文化准则。值得注意的是,沈老师并没有一味地摆出这些准则,而是给学生机会,鼓励他们主动思考这些准則,甚至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能力讨论目标语的文化准则的。这种意识激发途径是显性语言社会化的方法之一。因此,意识激发途径的运用使学习者能通过思考进行积极主动的显性语言社会化。

2.隐性语言社会化

通过对本节EFL课堂中的IRF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学生是如何隐性地习得“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同时又是如何通过这一语言结构进行社会化的。

摘录2

1   T: Who is this man?

Ss: Bill Gates.

T: Everyone knows him, because his is so ____. (Ss: Famous.) Tell me what you will do if you have so much money like him. You can do it like this: If I have so much money, Ill...

T: Now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so much money?

S2: Ill buy a house for my parents if I have so much money.

T: What else will you do?

S2: Ill buy a car.

10  T: Say as much as you can. How about you?

S3: If I have so much money, Ill help poor people.

T: Very good. If I have so much money, Ill help poor people.

在这段摘录中,沈老师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练习条件状语从句。在第一行,沈老师通过图片展示提起了一个新话题“Bill Gates”。在学生回复之后,沈老师并没有给出反馈,而是试图给予学生关于Bill Gates的更多信息,在第三行,沈老师用构建法激发孩子原有的知识,让他们根据这个情景给出合适的单词“famous”。在第三行,沈老师以提供范例的方式起始了另外一个IRF套路,“You can do it like this: If I have so much money, Ill...”。学生2给出他的回复,紧接着,沈老师对他的回复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提问得到更多的信息。在第十行,沈老师将他的要求再强调一次作为学生2回复的反馈。在第十二行,沈老师对S5的回答进行了积极的反馈 “very good” 并重复了S5的回答,加深了学生对所要求句子结构的印象。

摘录 3

1  T: If Tom often copies others homework, what will happen? I hope more students can put up their hands.

S4: If he often copies homework, the teacher will call his parents.

T: Very good. Does your teacher often call your parents?

5  S4: The teacher will talk to me for a long time.

T: Yes. It will start a bad habit.

本堂课的句型并非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操练或背诵,相反,沈老师试图激发学生运用目的语表达的欲望,实现对这一语言结构的习得。沈老师和学生用条件状语从句谈论了许多生活中的话题。在本堂课中,教师提出了9个话题。在与老师和同学就话题的交流中,学生习得了“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一语言结构,同时,目的语作为工具让学生进行了社会化。因此,这一过程同时实现了语言社会化的两个方面。

在摘录3中,可以发现教师并没有仅仅关注学生产出的语言形式,反而着重于教师与学生对话题的讨论。教师对学生产出的目的语内容的关注更能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环境。在第一行,沈老师运用问题的形式作为一个新话题的起始,学生4回复道“the teacher will call his parents”。沈老师给予了肯定的反馈后,见第四行,沈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给出了衍生问题“Does your teacher often call your parents?”。之后该生给出了他的观点,见第五行。沈老师接着给予了一个简短的反馈并做了一个基于道德标准的评论“It will start a bad habit”。

通过这两段摘录,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相比句型操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交谈聊天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将重点转移到目的语内容,并不仅限于结构。在起始环节,教师为话题的展開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通过充分的提问引导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自觉地练习目的语的句子结构。第二,沈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并非单一的。通常,教师在设计问题前就已经知道学生的答案,学生总会推断并回答教师所期望的答案而非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在这个例子里,学生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三,从这两段摘录里可以看出,教师的反馈相对简短。本课中的教师反馈主要以“Yes”“Very good”“Thank you” 或以重复学生回答这样的形式,有时省略了反馈环节,有较少的意义评论。

四、讨论及建议

1.高效的显性语言社会化——有效引导和积极参与

在以往的显性语言社会化中,教师将目标语的语言结构或文化准则总结然后直接告知给学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仅仅坐着并识记被告知的语言信息。然而,在本堂课中,文化准则并没有完全由教师告知,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课堂中许多学生参与文化准则的表述和讨论。这种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方式能让学生对这些社会文化准则及语言结构留下更深的印象,实现更有效的显性语言社会化。总之,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对文化准则和语言结构的讨论或让他们主动总结有助于他们的显性语言社会化。

2.提升隱性语言社会化——-IRF中的真实情景交际

隐性的语言社会化是通过对话或活动让隐含的准则得到练习达到习得的目的。因此,这对真实情景的语言交际有较高的要求,更加关注目的语的内容和意义。对IRF的正确认识及运用对学生进行隐性语言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在摘录2和3中,起始环节很多是提问的方式,然而与传统课堂提问不同的是老师得到的并非一个固定答案,而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答案具有多元性,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学生对目标语的真实运用。当然,这些问题是基于语言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而设计的。其次,IRF中的反馈环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堂课中的反馈环节主要是简短的对学生回复的评价,但在摘录3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回答内容进行有意义的衍生评价,构成一个流动的有意义的交互模式。作为IRF的结尾环节,反馈可以是简单的对学生答语的认可,如,“Yes” “OK” “Thank you”等,也可以是重复或更正学生的答语。再者,可以根据学生答语的内容给出一个有意义的衍生反馈,隐性地传达给学生交流过程中意义的重要性,实现语言中的信息交换。因此,课堂中教师通过起始环节实现回复的多元性和在反馈环节中运用对学生答复有意义的衍生反馈这两种方式更能达到与学生的真实交流,更有助于实现语言社会化。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在EFL课堂中学习者是如何通过和教师的互动进行目标语的语言社会化的。研究不仅证明了在EFL课堂中语言社会化现象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具体分析了师生互动中的语言社会化过程。分析证明教师合理运用IRF中的起始和反馈环节有助于学生的隐性语言社会化,同时学习者主动参与讨论或总结语言规则和社会文化准则有利于显性语言社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Byon, 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Korean-as-a-foreign-language Classrooms[J].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006, 30:265-291.

[2]Duff, P. A.. Seco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9.

[3]Johnson, K. 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Mehan, H.. The Structure of Classroom Discourse[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5.

[5]Schieffelin, B. B. & Ochs, E., (ED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86.

[6]Van Lier, L.. The Classroom and the Language Learner: Ethnography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M]. New York: Longma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