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辽官话内部大连、烟台方言语音相似性原因探究
2020-06-29杨璐萌
杨璐萌
摘 要: 本文基于前人在大连、烟台两地进行的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语音事实、语音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整理出胶辽官话内部大连方言与烟台方言各自的语音特征,并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言在语音方面具备相同点的普遍规律。而后梳理古往今来,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间双向人口迁徙的历史脉络,深入探究自古以来人口流动、文化传播、商贸往来等社会因素对语音变化的影响。最后,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视角,探究语言接触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及其对方言语音演变的作用。
关键词: 大连方言 烟台方言 语音特征 人口迁徙
一、大连方言、烟台方言简况
胶辽官话内分登连片、青州片(青莱片)和盖桓片(营通片)。其中登连片下分三个小片:烟威小片、蓬龙小片、大岫小片。
烟威小片中主要包括隔海相望的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市和大连市、丹东市。其中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市与胶东半岛东端的烟台市虽隔渤海相望,却有着相似的语音特征。
二、胶辽两地的特殊语音特征及相似性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对前人在两地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的语音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两地方言语音中异于普通话的特殊特征,且发现以烟台方言为代表的胶东半岛的语音特征和以大连方言为代表的辽东半岛的语音特征有极大相似性。
(二)胶东半岛的特殊语音特征
1.在声母方面。卷舌音很少,即普通话中的zh,ch,sh在烟台方言中的发音基本可以为z,c,s所取代。因此,在烟台方言的发音系统中,“渣”[t A ]与“咂”[tsA ],“插”[t? A ]与“擦”[tshA ],“说”[ uo]与“缩”[suo]的发音几乎完全相同。
2.在韵母方面。普通话中的韵母ie,ai,在烟台方言中合为iai。且在烟台方言中介音脱落的现象很突出,当韵母uei、uan、u?藜n与t组和ts组声母相拼时,介音全部脱落,韵母变成了ei、an、n。如:“端”读成[dan ],“攥”读成[tsan ]。
3.在声调方面。烟台方言的语音系统中只存在三个音调:平声、上声、去声,而阳平字的读音则由其他音调所代替。如:“离”读成[li ],“罗”读成[luo ]。
(三)辽东半岛的特殊语音特征
1.在声母方面。舌尖后声母[t ][t ][ ]做声母时,有的读作平舌音[ts]、[ts ]、[s]。
2.在韵母方面。在大连方言中无[u]介音,舌尖前音[ts][ts ][s]及舌尖中音[t][t ][n][l]与合口呼[uei][uan][u?藜n]相拼时丢掉韵头[u],变成开口呼[ei][an][n];大连方言中将[u?耷]读作[?藜?耷];复韵母[ai]中的[a]韵母发音时开口度小,类似于单元音[з];边音[l]与韵母[i]相拼时,[i]音变为[ei],读作[lei]。如:“论”读作[ln ],“痛”读作[t ]。
3.在声调方面。大连方言没有阴平调,阴平调值多为311或312,并伴有拖音且鼻音较重。如:春[t un ]在实际发音时常被读作[t un ],光[kuɑ ]在实际发音时常被读作[kuɑ ]。
(四)胶辽两地的语音相似性特征
由以上胶辽两地各自的特殊语音特征,可以总结出两地方言在声、韵、调三方面均有相似性:
1.在声母方面。都没有声母[拮],一律用介音[i]充当声母代替[]音[1],如:“肉”读作iou ;zh、ch、sh可被z、c、s取代,如:“山麻楂”读作[sn ma tsA ];[t][t ]、[]由[ts][ts ][s]替代,如:“清”读作[tsi耷],但实际发音时,音值偏前[2]。
2.在韵母方面。都没有介音[u]:舌尖前音[ts][ts ][s]及舌尖中音[t][t ][n][l]与合口呼[uei][uan][u?藜n]相拼时丢掉韵头[u],变成开口呼[ei][an][n],如:“村”读成[ts ?藜n ];[ai]和[]存在替代性,如:“海”读成[x ];[u?耷]与[]之间存在替代性,如:“宗”读成[ts ]。
3.在声调方面。阴平变为降升调,调值为312,如:逼、跌、拍[3]。
三、影響语音相似性的因素
(一)人口迁徙
方言语音演变来自两方面的动力:一是方言自身的内部矛盾引起语音的演变;二是与不同语音接触促使本地语音演变。本文主要关注语言接触对语音演变的作用。到达东北地区的早期移民包括一部分跨渤海沿水路到达辽东半岛的山东人,他们在今大连居住下来或一路北上扩展到辽宁的东南部和东北部[4]。
从两汉时期到清朝时期,胶辽两地之间的人口迁徙以胶东半岛向辽东半岛迁徙为主,具体人数及分布区域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以看出,真正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明朝到民国时期,尤其是这期间发生的“闯关东”热潮。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胶东半岛迁徙至辽东半岛,具体的分布区域是大连市及其所属的庄河和金县、丹东市及其所属的临江和宽甸、鞍山及其所属的海龙、营口市、葫芦岛市及其所属的绥中、盘锦、锦州市及其所属的锦县。
这些迁移人口的分布区域大多位于大连市周围,或者是葫芦岛、锦州等处于辽东半岛南部的与胶东半岛仅一海之隔、距离十分相近的城市。由此可知人口迁徙的分布区域与语音极具相似性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契合,也可以证明人口迁徙对语音相似性有着极大影响。
(二)附着在人口迁徙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在人口迁徙、聚居的过程中,相似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使两地人民的融合日益紧密,导致语音相似性愈发明显。
1.有相同的鸟图腾崇拜[5]。清明节、寒食节要吃燕子形状的面食;端午节不但吃粽子还要吃鸡蛋;燕子在自家屋顶垒窝,是兴旺发达的象征。
2.相同的海神崇拜[6]。期望通过海神信仰的力量获得超自然力,得以驾驭大海;信奉海龙王,在“龙王节”(农历六月十三日),渔民齐聚龙王庙进行烧香磕头祈福;出海前都会祭拜龙王。
3.相似的生活习惯、禁忌。吃完饭后要将筷子紧贴桌子向前送,而后自然停下,象征着“一帆风顺”;吃鱼时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而要说“把鱼潮过来”;认为倒放器皿是船翻的象征。
4.交通往来密切。两地同属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主要发展海洋经济。自2012年起,开始修建大连—烟台海底隧道。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旅行、探亲、出差等活动都促进两地间的沟通往来。
以上相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认同,使两地人民在人口融合过程中有着更密切的人际交往和更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融合更能为语音的相互影响及语音相似性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人口迁徙规模对语音演变的影响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到,移民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但真正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明清时期及后来的民国时期。
移民之初,少数民族统治严苛且少数民族对待移民的态度是十分抵触的,移民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7],因而早期的从胶东到辽东半岛的移民只能算是适应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并不能对当地方言产生较大影响,此后“闯关东”热潮带来的大量人口则为明末清初前后方言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清朝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时和民国时期形成的“闯关东”热潮,人口的大量迁徙,使其对语音的影响更加强烈——尤其是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之间的自由变读。
五、结语
通过对大连方言与烟台方言的语音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在声母、韵母、声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并解释了地处辽东半岛的大连方言不属于东北官话,却属于胶辽官话且和烟台方言有极大语音相似性的主要原因是——自古以来长期进行的人口迁徙。同时,人口迁徙过程中两地的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日益频繁,使两地的交流日益密切,为语音相似性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各个时期具体产生了怎样的语音变化,形成了怎样的语音变化规律,还未能有充足的材料与证据进行归纳与佐证。
參考文献:
[1]李泓纲,姜岚.胶东方言的历史发展与分区[J].人文天下,2017(3).
[2]陈洪昕,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1).
[3]亓海峰.胶辽官话的声调简化现象[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3).
[4]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5]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6]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J].考古,1987(5).
[7]陈晓姣.辽西方音的共时考察和历时分析[D].锦州:渤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