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
2020-06-29祝伟
祝伟
摘 要: 现阶段,许多学校都开展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活动,颇有收获。但在主题班会课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德育主题班会课的质量,强化德育教育效果。本文结合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以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为切入口,从对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不同阶段的解读,阐述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推动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 主题班会课 德育 参与性 有效性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现在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多样的世界。获得知识的渠道并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未必就是教师和家长的言传和身教,通过网络能获取更新、更多的知识。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搜集知识的便捷性等特点,当下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有时会超过教师和家长。当然,他们有时会遇到一些连教师和家长也没有办法给出正确答案的道德问题,会和教师或家长对道德问题展开探讨,从而变得更有想法、更有主见、更独立,对当下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根据现阶段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逐渐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争取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学校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开展得更加有效。
一、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准备阶段
(一)制定班会课目标时师生要共同参与
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转变角色是让教师扮演组织者、引领者、帮促者的角色,而不是让他们袖手旁观。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德育大纲的内容,正确把握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在师生共同制定班会课目标时为孩子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促使班会课更加有意义。如在一次主题班会课的目标制定过程中,全体学生一起讨论,教师从旁观察指导。
班长:咱们班因为迟到上了学校的黑名单,已经有好几个星期了,请大家讨论下周一有关的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吧!
学生A:按时到校,不再迟到。
学生B:提前到校,以免因为各种情况迟到。
学生C:如果真的迟到了,一定要有合理的理由。
学生D:迟到了要在后面罚站。
学生E:迟到了要扣分。
……
學生们一直围绕“怎样不迟到”“迟到了应该怎么办”讨论,而且讨论得不具体。这时我这样引导:“大家说得都很好,咱们班这个星期确实存在迟到的情况,还上了黑名单,对咱们班的名誉有损,而且不利于咱们班学习成绩的提高,反映了我们不具备按时上学的积极态度。刚才大多数同学都在迟到了应该怎么样等方面提出建议,那咱们下周一的班会课可不可以用‘迟到要扣分‘迟到要罚站作为主题呢?”
学生齐声回答:“不能!”
老师问:“为什么不能?”
班长说:“不能概括所有跟迟到有关的情况!”
老师问:“那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更加反映全面情况呢?”
在师生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大家把班会课的主题定为“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在这个德育班会课主题确定的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把主题告诉大家,而是让学生在全班同学的讨论中自主发现,最后引导他们共同归纳总结。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阅读比较浅,因此考虑事情时未免不成熟、不全面,在与小伙伴的分享、交流中,通过集思广益逐渐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再加上教师的介入指导,从而可以确定一个学生关心且更加有意义的主题。
(二)分配任务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条件
新课程改革强调“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德育主题班会课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围绕班会课主题,积极参与班会课的组织与实施。然而在以往德育教育中,并不是每次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让“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变成了一句口号,流于形式。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学生的积极性未能被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合理地分配任务。如有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好,当把需要使用电脑完成的任务分配给他们时,他们可能因为没有电脑而无法完成任务,倘若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家庭经济条件好、有电脑的家庭,就能顺利完成任务了。为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会课的组织与实施当中,我们应该合理分配任务,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激起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当然,任务的难易有时因为学生的特长不同,由难变易,由易变难。也就是说,在进行任务分配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特长、能力等情况,让每个孩子都能兴味盎然地参与班会课的组织与实施,并能顺利而出色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如在某次“迎中秋,庆国庆——尊老敬老”主题班会课中,某位爱好书法的同学领到了写字的任务。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完成这样的任务可谓小菜一碟。
二、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施阶段
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经验提醒我们,一次高效的、成功的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施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需要家长的鼎力支持。主题班会课的实施缺乏学生的参与,必将是一堂无趣的道德知识宣灌课;主题班会课的实施缺失了教师的参与,必将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而使班会课无法顺利开展;倘若缺失了家长的支持,班会课有可能根本没办法继续。唯有所有人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与实施,才能让班会课取得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
在班会课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一定的德育原则,注重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在我所带班级开展的德育主题班会课中,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实践为主的原则、以趣味为主的原则等。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班会课中,师生关系越来越和谐;在师生频繁而轻松的交流互动中,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中,学生们在了无痕迹中获得了直接道德经验,在班会课中真正提高了道德水平,推动了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在感兴趣的主题班会课中,他们注意力比平时更加集中,而且乐于参与并完成教师教给的各项任务,从而强化了班会课效果。
当然,为了强化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除遵循上述原则之外,我们还需要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一是“知行并重”原则。在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但也不应该忽视教师的指导,不应该忽视德育中“知识”的传授。德育主题班会课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但不可变成单纯的“动”课,倘若主题活动班会课从头至尾缺乏“道德知识”内容的学习,也就是说缺少了“道德教育的味”,那么这样的主题班会课会陷于盲目,并因为欠缺理性而失去意义,不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在主题为“学会感恩”的班会课中,既安排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内容,又有朗诵“道德知识”活动,以此深化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并在給父母“洗脚”的过程中使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实现道德外化。
二是“灵活多样”的原则。“灵活多样”是指在主题班会课过程中,教育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评价要多样化。班会课主题确定下来后,在班会课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对学生在班会课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使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给予他们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课中,我和学生们共同设计了“朗诵”的活动,设计了舞蹈节目,还设计了给父母献花及和父母拥抱的活动,从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调动学生参与班会课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家长的评价,更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方式和手段要多样化,既可以有口头的表达,又可以形成文字以感想的形式出现,还可以向报纸杂志等媒体投稿,对班会课做出积极的肯定与评价。
以往德育教育中,我们国家的学生接受了过多过强的规范化教育,导致他们自主发展、创新的能力特别薄弱,为了推动他们自主发展,在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准备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为他们搭建参与的平台。在班会课准备过程中师生要共同明确主题班会课的意义,制定班会课的目标,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制定班会课实施的步骤和方法等。一般来说,小伙伴之间会更加了解彼此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班级现在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等,让学生参与班会课主题的制定非常合适。我通过观察所带班级的德育主题班会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了解每次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目的是什么,但在确定班会课目标、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实施等环节时,却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班会课准备阶段的效率、强化德育效果,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一是制定班会课目标时师生要共同参与;二是分配任务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在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施阶段,教师应该遵循一定的德育原则,注重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如遵循“知行并重”“灵活多样”的原则,等等。本文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对德育主题班会课探索实践与研究的经验所得,期待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丽.刍议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60.
[2]王文丽.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7-68.
[3]宋丽.让德育与课堂共生根——山东威海经区实验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途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