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族故事”的写作中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2020-06-29姜翼

文教资料 2020年11期

姜翼

摘    要: 本文以“读懂家族历史,写作家族故事”的写作活动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挖掘写作活动背后呈现出的语文学科丰富多元的育人价值。在这次写作活动中,作者提供给学生三个写作要求:在细节呈现中体现文化自信;在寻访中学会悉心聆听;在事件中学会提炼积极的价值观。在遵循高中语文写作训练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写作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主动探究家族历史,提炼家族故事,提取家族共同的价值观,对原有的家风家训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观念、道德操守、行为规范乃至人生情趣高尚化的熏陶,展现语文学科蕴含的积极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家风家训    家族故事    学科德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积淀而成并传承数代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操守、行为规范乃至人生情趣的集中展现[1](112)。

中国历代成文的家风家训有很多,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施,家庭单位由传统的大家庭转变为以三口、四口之家为主的小家庭。一些学生对家族、大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家风、家训在现代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家族曾经的家风、家训无从知晓,如若知晓,也不是经由家族长辈的口耳相传,而是因为家族曾经的显赫,而从其他出版物,或者媒体中知晓。如此,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个体已经不是家训、家风的浸润者,而仅仅是一个旁观者,知道它却不曾受教于它。

学生个体成长的构建、价值观的养成常常来自“借力”,即除了小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外,还借助传统文化故事,过往成功人物的经验,甚至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经历,对他进行教育,在故事、经验中寻得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既然如此,家风家训作为历代先辈成熟的人生经验总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却被遗忘了,着实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让学生探寻自己家族中曾经的家风家训,从学生实际的家庭情况来看,一则未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毕竟在此之前的生活中,少有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家风家训对自我成长的意义,二则空泛地提家风家训,生硬地在故纸堆中翻捡,如若找到,则对学生来说只不过多学了一些满篇人生大道理的古文,书声琅琅之后未必能往心里去,育人目标无从谈起。

我校由语文老师组织的“读懂家族历史,写作家族故事”活动便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产生的。一方面,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阐述中就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语文课程有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功能的义务。家风家训要让现在学生更好地接受,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就一定要将原来在日常生活经历中抽象出来的观念、规则,重新具体化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让人可知、可感。同时,这一具体化的过程不能假于人手,而是由学生自己寻找方向,自己聆听总结,自己敷衍成文。莫说最后形成的文章,且说探寻成文的过程,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心灵激荡。从过程和目的来看,都能很好地发挥这一活动的育人价值。正如复旦五浦汇试验学校校长、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对于家族史写作的意义解读:“对于这些‘00后高中生来说,生活中除了学习,并没有其他事情可以担忧。他们需要的是更多对生活和对历史的理解,需要的是点亮他们眼睛和心中理想的小火苗,来自长辈的家族记忆显然是最好的素材。”[3]

另一方面,家族故事的写作是围绕“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展开的。要求学生完成从确定写作方向,挖掘整理素材,删减提纯信息,到最后的组织语言写作等一整套的写作过程,是对学生写作练习的一套完整训练。除了技巧方面的考虑外,素材积累也是重点,学生作文素材雷同,语言苍白一直都是困扰学生和老师的大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他们努力程度不够,确实是因为生活太过单一,在生活中几乎找不到独特有趣的内容。我们希望学生在家族故事中找到新的开拓点,扩大生活的体验半径,提升生活智慧,优化生活理念。

基于此,在组织学生写作家族故事的时候,我们给学生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在细节呈现中体现文化自信;二是在寻访中学会悉心聆听;三是在事件中学会提炼积极的价值观。

一、在细节呈现中体现文化自信

开展“读懂家族历史,写作家族故事”的活动,我们通常选择在学生高一升高二的暑假進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开展这项活动是有所考虑的。

衔接之前九年义务教育的作文教学。在此之前,学生的作文训练重点是落实在记叙文上的,要求学生在写作一件事或数件事时,能够文通字顺、情感真切。高一学年,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放在记叙文的写作上,此时作文的要求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有了提高。要求学生能同时记叙几件相关联的事件共同服务于同一个对象、同一个主题;写作手法多样化,不仅是泛泛地记叙,突出描写,而且凸显在细节中表现人物的能力。这个学年是学生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飞跃,在之前写作训练量变的基础上达成质变。家族故事的篇幅较之前的作文,有了大大的提升,我们要求家族故事不得少于2000字。面对一个比以前更大的筐子,如何把它装满?这样的要求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次挑战,以篇幅的要求促使他们必须静心收集作文素材,必须突出对人物、对时间的整体把握和细节呈现。同时,字数的要求促使他们将故事放置在更广阔的空间构思,不仅是三口、五口之家,而且是和我、父母、祖辈都有关系的那些人、事、物。这将是对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一次总结、一次考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事的动人正在于细节的详尽、真实。写作能力的提高才是让家风、家训入耳入心的技术保障。学生不可能在教条化的家风家训中受到实际的教育,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家族中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精彩的细节呈现出来。从宏观上讲,家族故事给予学生的切切实实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只有将家风家训具象化为一个个可知可感、如在眼前的故事,那么其中实际蕴含的津津乐道、惊心动魄甚至肃然起敬,才会浸透到学生的血脉中,才能给他们的人生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所以,在家族故事中挖掘细节不仅是作文技巧的需要,而且是为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

例1:坐定,太外公捋起袖子,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心里便已明了了。双手上下捏动,好似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用不着病人重重的挨一下,骨头就已经接上了。太外公起身拿来夹板给那人夹上,涂上膏药,配上点活血化瘀的中药递与那人,这一下子用不了半个小时,人说这神了,自然口口相传,故事也就成了传奇。但太外公医术之好,医品之高,却是真切的。

例2:他们兄弟几个有着一样英气的剑眉,像两支大狼毫浸透了浓黑的墨水,提笔在眉尖上一翘,在鬓旁收笔,雄浑有力。小时候曾害怕极了他们瞪眼睛的模样,像庙里的天王,有着不怒自威的震慑力。可贵的是这几个兄弟聚在一起的时候,没见过谁红过脖子、掀桌子,总是说说笑笑、和和睦睦,共同操持着一大家子的大小事务。逢年过节,最难忘的场面就是八个家庭一齐挤在六公公住的太爷爷太奶奶老房子迁徙变换来的“老房子”里,蒸炒饭菜的气息混着昨夜爆竹的余香裹实着这一方小天地,厨房里却不见女人们的身影,但见人高马大的外公们轮着系上围裙,挥舞锅铲,烈火烹油,菜香满怀。谁吼着嗓子南昌话喊了一声:“老五,端盘!老六,上桌!开饭了呦”,一年里懒懒的日子就在这吼声变得铿锵有力起来。

从例1中你能读到什么?读到出神入化的中医接骨技术,读到一个后辈对于曾祖的仰慕和自豪,读到基于中国传统医学满满的文化自信。也就是通过这一段动作描写传达出来的,一气呵成,含蕴悠远。

例2中的这几个兄弟除了相似的容貌外,更有同样精彩的人生,在文章中作者一一介绍了他们在新中国的岗位上各自突出的成就。但是她写得最得意的却是这一段,过年了,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回到家里的那种和睦。这是中国人大家庭中特有的精彩,也是值得后辈自豪和延续的自信。

二、在寻访中学会悉心聆听

为什么强调悉心聆听?因为聆听是晚辈和长辈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在家庭中,每当一个老故事被重新讲起的时候,常常讲的人是不厌其烦,听的人是不胜其烦。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背道而驰的。

良好的家风如芝兰之室,从小浸润其间,对于很多值得聆听、值得挖掘的人和事,我们常常会熟视无睹。家族故事的写作,不仅是最后结果的呈现,更在于家风、家训聆听、挖掘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活动开展时间节点的选择,除了考虑前文中提到的作文技巧训练需要外,也考虑到需要给学生整块的时间,充分聆听、挖掘。

学生最终成稿的家族故事,通常是从小听到大的内容,但常常是零碎不成系统的,在以往接受的过程中,因为家里长辈的无数次唠叨,反倒是在抗拒中似听非听。在写作家族故事之前,必然需要一个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那么这次暑假就是一个好时机,趁着长长的假期,或者随父母一起远赴远方的老家,回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边,重新听一听那些小时候听过很多次的故事,追问细节,求证相关的人名、地名。或者还能再看看记忆里早已依稀的老宅,看一看故事中涉及的人,摸一摸那曾经记录沧桑岁月的实物。在追问、聆听中,你能想象家里长辈那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你也能想象,当学生们在聆听中发现那些无数次在耳旁划过的精彩故事“如获至宝”的感觉。

很多学生在家族故事的文章中连连感叹,没想到这个目光已经呆滞的太爷爷居然是负责传递情报、与敌人周旋的地下党,不禁肃然起敬;没想到在印象中只会烧饭、洗衣的外婆,年轻时是村上插秧最整齐、最快的一把好手,进入工厂之后,又是站在改革潮头的先锋……于学生而言,这是他们作为高中生,以较为成熟的心理重新审视家族故事的过程;于长辈而言,这是他们和小辈之间重新沟通、重现人生光彩的过程。

例3:正值改革开放的大潮轰轰烈烈,塑料公司成立了门市部,外公因办事妥帖,被派往门市部任经理。这期间,他无数次受命出差外地,他在不计其数的谈判讲价中周旋自如,大放异彩。年复一年,他携着他那只视若珍宝的皮箱,在各个省份忙碌地穿梭,风尘仆仆,不知疲倦。家里逐渐富足了起来,甚至添了冰箱这样的大件。

例3中,最让人欣喜的是最后一句话“甚至添了冰箱这样的大件”,现在的学生对于冰箱习以为常,是不会将它作为一个重点来写的,可以想象当时外孙攀着外公的手,让他把当年的事一一道来的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外公在外孙面前讲述这段往事时的眉飞色舞。外公对那段生活的自豪,感染了这个孩子。

三、在事件中學会提炼积极的价值观

这一代学生,父辈的成长是和改革开放同步的,祖辈的成长是和新中国同步的,曾祖辈则见证了抗日的烽火。数代家族成员的成长,同步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家族故事的写作旨在通过了解自己家庭的变化,体会个人命运、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感受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感受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家族故事的写作实际是引导学生进行的一次文化事件参与,是对中华民族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将教科书上的概念化表达,转化为老百姓生活化、具象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族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样态,不应该只是流水账式的故事的呈现,或者类似于猎奇般追求故事的新鲜。学生应该杜绝当下大众文化中泡沫、肤浅、刺激、无养分式的对于事件表象的追求,而应该凸显发掘故事背后的精神,故事和故事之间共同体现的家族成员共同认可、秉承的价值观。

我们希望学生能在挖掘和呈现之后,有一个提炼总结的过程,将家族故事中那些能够成为日后生活的人生方向和行事准则的积极价值观提炼出来。所提炼出的内容,可能会和原有的家风家训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好的家风家训应该是一个流动的准则,是一代代传承者对它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产物。那么,学生就应该是这样一群传承者。

例4:我的爷爷一直和太爷爷太奶奶住在一起,他珍藏着一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太爷爷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从毛主席手中接过的,和几张老照片一起,成为我们追忆他的东西。后来,爸爸又成了镇上第一个到北京上大学的孩子,妈妈则成了镇上第一个大学生儿媳妇。这些事,让爷爷扬眉吐气了一辈子。

例5:当地政府下聘书让太爷爷担任宜兴彭城中学校长,该校后更名为宜兴三中。此时家中已有八个子女,因太爷爷忙于工作,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太奶奶身上。当时的新中国穷,加之仅有太爷爷一方收入,家中常陷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两人各司其职,毫无怨言。慢慢地,慢慢地,伴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蒸蒸日上,八个孩子也茁壮成长,眼看苦日子熬到头了,好日子就在前头了,一家人心中别提有多乐了。

例4中提到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才是最好的传家宝”。此文中的传家宝除了那一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有那段被毛主席接见的往事,更有那种敢于人先、不断拼搏的精神。学生将它归纳出来,这就是写作家族故事的意义。在一个大家庭中,有所有人共同崇尚的价值,在人生的选择中,就有了共同的方向。

例5中没有写战争时期的风雨,讲的是新中国之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守得住清贫,扛得起责任,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继承,是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现代阐述。

“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为每一个儿童的‘人格发展‘学力发展奠基的教育”[4]。关于“人格”和“学力”的双重培养,语文学科人文的学科特色决定了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容易在培养学生真实学力的同时,对学生道德素养层面的发展做潤物无声的提升与完善。基于此,写作家族故事,一方面是对学生记叙文写作综合能力的一次训练,另一方面是一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学科教学活动。它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应该关注,长时间并未得到关注的精神世界盲区的一次覆盖。同时,我们可以预见,家族故事的写作只是一个开始,学生对家族历史有了正确的认识,体会到其中对自己的积极价值之后,日后在这方面的探寻和追求极有可能成为终身关注的角度和力量源泉。这就是语文学科德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潜涛,刘函池.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表征及其当代转换与发展[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姜澎.追忆祖辈奋斗故事,点亮“○○后”理想之光[N].文汇报,2019-04-05(5).

[4]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