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彩图书插画的情感表达艺术研究

2020-06-29蔡雯杨友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水彩情感表达

蔡雯 杨友成

摘 要:情感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中的含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生活现象与人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感受。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提到:人们运用语言传递与他人的思想交流,而运用艺术传递情感。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情感,可以运用审美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无论喜悦与悲伤都能感染到他人,形成艺术。古代诗人崇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现代人们依然把情感的表达当作艺术必不可少且崇高的表现手法,情感被视作作品的精髓与灵魂。文章采用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对比,解析水彩风格的图书插画的情感表达在图书中的作用,从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情感表现以及情感的作用等方面来论证情感的重要性。

关键词:图书插画;水彩;情感表达;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论水彩图书插画的情感表达艺术研究”(2019XKT314)研究成果。

一、在艺术作品中情感表达的必需性

情感表达是我们生活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有情感的体现才使生命更加充盈、完整。它是一种滋味,是一种感触,人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并建立情感体系。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有情感的内设,用审美语言尽可能地与观众交流共情,使观众在作品中有所感受及收获。缺乏情感的作品,就算有一定的内涵,也是一个描述内容的没有感染力的艺术机器。

(一)水彩插画中情感表达的特征方式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提到:人们运用语言传递思想,而运用艺术传递情感。换言之,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情感、情绪,运用审美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无论喜悦与悲伤都能感染到他人。古代诗人崇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现代的人们依然把情感的表达当作艺术必不可少且崇高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视为作品的精髓与灵魂。

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艺术家用自己的审美艺术语言表达出在生活中的情态感受,这些都是艺术家真实的感情状态。当我们在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亦会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看到北京天安门升旗时就会燃起爱国之情和民族归属感,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我们的主观情感经常受到情绪的制约,受到客观事物的牵制,可以说情绪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个事件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随之而来,这也与我们的情绪波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艺术家通过内心的调整、美化加工与审美再创造,使得作品的内涵层次不断丰富充盈起来,从而达到感人至深的审美境界。

西方绘画史上有很多优秀的水彩作品。这些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都是感人至深的,可以让观众观察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深受感染。如英国画家威廉·透纳,艺术表达受到情感的牵制影响就非常深远。家庭的坎坷和母亲精神错乱导致透纳的童年异常不幸,直接导致透纳性格的孤僻与不合群,但也正是坎坷的身世和原生的家庭生活造就了今日具有偉大成就的透纳。透纳即使像其他人一样,悠闲地坐在阳光普照的咖啡馆喝下午茶,他的作品中也仍然被混乱、战争和灾难主题充斥着的。

(二)情感表达是人物主题插画的创作灵魂

艺术家在阅读图书之后对文章内容产生内心情感的思考才能形成艺术作品。情感的流露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和进行审美构思的源泉,情感是作品的重要审美内涵和精神力量,情感是维系艺术作品与观众审美鉴赏的桥梁。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将情感的重要作用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情感的输出对艺术作品的衍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艺术作品生命力表现的重要因素就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运用和表达。如果仔细观察艺术作品,不难发现绘画史上优秀的艺术作品均具备着艺术表现应有的张力和艺术作品内在情感丰富的特征。一件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和表现手法的体现,也是艺术家与观赏者交流引起共鸣的载体。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必须体现艺术家真实、真挚、真诚的情感。

二、情感表达在水彩图书插画中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家的个性特征的情感表达

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主观的情感表达是它的灵魂要素,是构成画面、使之完整的最主要的审美内涵。艺术家的艺术手段就是在艺术作品中运用艺术语言表达出主观的审美感情。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表达情感、情绪的艺术载体,情感则是艺术作品的血液、活力和灵魂。

艺术家在作品中融入个性思想情感。水彩画家威廉·透纳的水彩画描绘着英国小镇和乡村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和生活的希望,把仰慕大自然和令人留恋的田园风光密切联系在一起,用我们分析古诗时常用寄情于景和借景抒情两个词形容最为贴切。

吴冠中说:“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诞生于生活,有感而发,有所爱而画,画被感情催化。”艺术家在现实中体会到具体的情感后,在创作中进行深入的表达。水彩作品在创作主体的情怀介入下,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家主观情感表现,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活力和震撼力。

(二)不同时代的艺术语言情感表现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个人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性也在不断增强。时代背景也为艺术家创造出时代感强的作品提供了基础平台和艺术思维。读者视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眼光的提升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审美方式。

水彩画最早是从地形的描绘开始,主要从绘制地质、地貌开始,后来随着技法的娴熟和表现力的增加,表现力慢慢增强了,水彩画才慢慢运用到图书插画和平面设计中。具有强烈艺术丰富性的水彩画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环境中的不同历史环境对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水彩插画的情感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一)水彩插画引起人内在精神情感的共鸣

水彩插画注入了作家大量的情感内涵。艺术家将对文章内涵的了解以及情感的抒发一并融入到对作品的创作中,从而引发观者强烈的共鸣,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以及文章的含义。

黑格尔认为,情感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艺术作品表达的中心内容。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内容,是打动他们内心的钥匙。每个人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同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它打开着只属于欣赏者自身境界的锁。水彩插画作品表现出来的情绪内涵,包含艺术家对文章中具体情节的内涵、感情的领会和体验,并赋予其具象的艺术表现,有助于帮助读者形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文章渲染出更加浓烈的艺术氛围。

水彩插画作品是经过艺术家酝酿后再创造的艺术作品。从艺术家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出发,触发艺术家情感感知后开始创作与文章相关的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且渲染了艺术家的情感语言表达,体现了艺术家对情感表达的追求。

真正的艺术是由心而发的。正如从透纳的作品中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崇高的、壮丽的无比威力,感受到他眼中的炽热的太阳才是夏日里真正的辉煌,感受到他对艺术对创作的满腔热情。透纳常常表现的自然的天光水色,他善于运用光线、灿烂的色彩、奔放大胆的用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场景,其绘画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动荡、炫目的世界。透纳的风景画绝不会是忠于自然和对象的写生之作,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思想和愿望、想象和戏剧性的夸张作品。他的作品不为画风景而创作,而是为表达感情和主观思想而创作。透纳的风景画就像是中国写意画作品,通过朦胧、抽象的艺术语言和画面效果,在艺术品中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怀、对历史的反思。

众所周知,色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光是产生色彩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也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和生命力。透纳将光和色彩结合起来,使画面丰富起来进而产生了一种动人心弦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1796年,透纳21岁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了一幅油画作品《海上渔夫》。这幅习作以震撼人心的筆触描绘了深夜海上的渔民,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后来透纳紧接着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巴特米尔湖》《杜尔巴登堡》《议会大厦的大火》。

《议会大厦的大火》是透纳非常有名的一幅水彩画。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来分析透纳的绘画特点:第一,把画纸快速地在水中浸一下,舒展开放到板上;第二,在纸潮湿的时候泼入色彩,有时是几种色彩同时泼到纸上,造成不同的纹理和层次;第三,他有时会用流畅的大笔触覆盖整个画面来表现,或用小笔触细致地勾勒轮廓;第四,绘画到最后收尾非常迅速,他会在画中标出景物、情节,去掉散光,擦出高光,拖笔,连涂,点色,直到创作结束。从这幅画的基调就可以看出透纳阴郁的内心情感,透纳把人与自然相比之后的那种渺小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水彩插画体现艺术语言的丰富性

中国的艺术评论家傅雷在谈到绘画时说过:“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他的目的。”傅雷对艺术有独到的艺术见解,对艺术内涵的理解十分到位。我们的绘画如果仅仅是技巧的堆积,水彩插画若没有用艺术语言将情感表达其中,若没有情感内涵、没有情感的抒发也没有结合图书内容的插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能给读者留下任何共情的作品是不能长久留存的,这就体现了艺术情感语言的重要性。

中国的水彩作品正在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水彩图书插画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水彩画艺术语言不懈追求努力的结果,也是观众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的结果。艺术家掌握了丰富的水彩画艺术语言,使得艺术创作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把绘画提升到精神层面的表达上。画面融合多种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来使画面更加饱满,增强画面的观赏性和情感的共鸣性,多元地表现水彩插画的艺术语言环境,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民族感和时代精神。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水彩情感表达
喻璇水彩作品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史承勇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