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2020-06-29师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油画情感

师倩

摘 要: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和情感需要,它以感性为主导,是人内在情感的体现。油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派别和艺术风格。但是纵观艺术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派别的绘画都离不开画家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主题的最终目标是寄托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文章通过对油画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进行探究,阐述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艺术创作;情感;油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以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为例”(2019XKT317)研究成果。

艺术作品是真情实感的表现形式,内部的情感状况决定着外部的表现风格。人在艺术创作中是充满情感的,这种情感包括艺术家对真善美的赞美、对黑恶势力的批判、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几种情感的相互交织,在特定的时代下这种特征尤为突出,使艺术作品散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与心血,才创作出了那些赏心悦目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正如著名的后印象派大师凡·高,他的油画作品绝不是对外部景物的简单写实,而是注重真实情感的再现,他把满腔的热情注入到艺术创作中,根据自己的情绪运用颜色,运用流动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无休止的运动旋律,营造出一种热烈独特的氛围。在油画创作中,主题选择、构图方式、色彩语言等都对情感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油画创作中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情感,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外界事物的简单再现,更与艺术家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内心世界密切联系,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与诠释。主题的选择又是与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特点都会对作品主题的选择产生不可分割的影响,每一个创作主题都反映着时代、民族和地域的特色。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创作题材,都能够展示出艺术家当下内心的境遇。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派的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米勒是公认的农民题材画家,他的油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农民史诗般的伟大,都来自于他对土地对农民的热爱。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他所处的环境也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他的绘画生涯中,他曾遇到很多挫折,繁华的巴黎并不能引起他的热情,举步维艰的生活状况也让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创作。直到他迁居到了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结识了柯罗、卢梭等画家,才找到了值得自己奋斗终生的方向。米勒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上午在田间劳作,下午在小屋子里画画,创作出了《播种者》《拾穗者》《晚钟》等伟大的作品。米勒从自身的生活出发,以农民为主题,所创作的都是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这是他对善良朴素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也是对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的一种温和的抗争。意大利油画家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都是几只瓶子和博洛尼亚郊外的风景,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这些瓶子和周围生活的景色,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油画作品。这些瓶子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是莫兰迪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莫兰迪的创作主题单纯而不单调,没有人会认为莫兰迪所创作的瓶子罐子是无意义的,他所选取的创作主题不骄不躁,不张不扬,在他的高超的艺术技巧的处理下,这些作品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莫兰迪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深层意识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不选用高大上的主题,摒弃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只要有几件日常用品就已心满意足了。中国当代油画家喻红作品的创作题材主要包括自己和自己身边的朋友、女儿刘娃等,她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而非重大历史题材。她的肖像系列所表达的是青春的无聊与迷茫,以女性为主题,背景是单色,带有波普的意味。“目击成长”系列则是用画笔记录逝去的生活,她的女儿刘娃也经常出现在画面中。此系列作品表达出了喻红的母性情感,母性是女性与生俱来的伟大的天性,会经常在女性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并不是刻意而為之,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流露。喻红在许多作品中会透露出对女儿细腻的爱,在很多场景中,母亲就默默地站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孩子笑得一脸灿烂,母性的光辉也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二、油画创作中构图与情感表达

在绘画创作中,构图是艺术家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在既定的平面空间内,对画面的各构成要素的组织安排,构图方式直接影响着画家意图的安排,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构图包括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在空间大小的确定、艺术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和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画面要素的安排与艺术家的艺术素养、绘画才能以及思想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幅画构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这幅作品是否能够打动观众,能够使观众代入其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构图方式与构思是否统一决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传达充分与否,也决定这作品是否具有和谐统一的美感。一幅作品不论主题是多么的新颖鲜明,色彩是多么的张扬夺目,没有一个好的构图也不能够称得上是佳作。作为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构图具有继承性。我们从各种各样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学习、临摹、吸收不同的构图方式,并将其理论化,这种做法有其必要的可取之处,但又会使创作形式化、教条化。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寻找跟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得益彰的构图方式,如果所有的作品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构图方式则不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不能够引起观众的阅读欲望。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所创作的油画作品《梅杜萨之筏》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代表作品,他所采用的金字塔般的构图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漂泊了13天的沉船幸存者已经濒临绝望,一个清晨,一艘船的出现带给了这些幸存者新的希望,大家用力地将一个手挥布条的黑人推向了最高点,营造出了一种奋力呼救的紧张氛围。这幅画的构图大胆富有戏剧性而又不失严谨,画面气势磅礴,将紧张的求生氛围烘托到了顶点,展现出了艺术家的智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所选择的创作素材决定着艺术家构图方式的选择,艺术家对作品构图的深化反过来又支撑创作主题和加深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三、油画创作中的色彩与情感表达

色彩作為造型艺术的重要因素,在油画创作中有强烈的情感特征和艺术感染力。色彩的魅力在于情感的传达,色彩是艺术家内心与观众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色彩可以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给人呈现相应的心理感受。色彩具有情感性、象征性,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红色给人的感觉是激情、热烈、奔放、鲜血、牺牲,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冷静、肃穆、清凉、忧郁,绿色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环保、春天、希望。情感色彩语言有时像潺潺流淌的溪水和轻拂面颊的微风,让人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细腻与温暖,有时像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倾盆如注的大雨,传达生活带给艺术家内心的激情与澎湃。艺术家可以用色彩营造出画面的整体的氛围,引发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色彩具有冷暖变化,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画面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彩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艺术家所选择的具有主观性的色彩往往更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如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凡·高,他的作品色调明亮热烈,笔触大胆豪放,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他对艺术炙热的情感。他所创作的“向日葵”系列采用明快的黄色,不拘泥于物体的形体,仅仅是这热情如火的色彩就让人从内心深处升腾出一股喜爱之情。凡·高善于运用色彩的补色关系,作品色彩明亮而具有装饰性,笔触厚重,具有流动感。如若过分拘泥于自然条件下的物体的色彩,凡·高就不会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表现主义代表画家蒙克的作品色彩也极具个人风格,人生际遇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他的作品多表现生活的苦难和自己内心的愤懑。他的代表作品《呐喊》,色彩运用大胆夸张,血红的天空,黑蓝色的港湾,画面中的主人公正捂着耳朵呐喊着,所有的物象都是扭曲变形的。画家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出了在时代的压迫下,人们内心的惶恐与焦灼,整个画面运用的造型语言夸张,充分表现了艺术家创作色彩的主观把控性,给观众以心灵上的冲击。

情感是艺术作品中的灵魂,雕塑家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他认为对自然的描写要真实,但不是呆板的照搬,而是在于内在的充满情感的真。想要创作出情感丰富的作品,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将一些细微的、一般人不易发现的情绪加工处理,达到能够感动观众的艺术效果。只有那些真正能够触动自己心灵的题材,经过提炼技工创作之后才能使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富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不是单单停留在炫技阶段。作品只有充满了思想情感才具有冲击力,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艺术受众,使观众的情绪得到感染,灵魂受到震撼。除了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外,作品的造型语言、笔触运用等要素也对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一同作用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艺术市场也空前繁荣。这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生活节奏快,信息爆炸,导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息,静下心来创作变成了一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迎合市场而进行创作,就会丢掉艺术的初心,使艺术发展走向一条恶性循环之路。如果艺术不再是为了抒发人类的思想情感而存在,那将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遗憾。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油画情感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情感
马路奇遇记
台上
油画去哪了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