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寸之间见天地

2020-06-29朱小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境美艺术表现

朱小华

摘 要:扇面绘画是中国画独有的绘画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其构图形式独具一格、自成一派,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意境表达可大可小、收放自由,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扇面绘画;艺术表现;意境美

扇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有伏羲女娲以扇障面的传说,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记载,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我国的扇子品种繁多,形状各异,主要分为团扇和折扇两种,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一种多为圆形的有柄扇子;折扇又名“撒扇”“纸扇”“ 摺叠扇”等,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纸,用绫绢做扇面的可以折叠的扇子。

扇面绘画是以扇面为载体,在上面绘制作品。扇面绘画的出现,打破了我国原有的长卷、立轴等大幅的绘画形式,拉开了“小品”形制的绘画创作序幕。据古籍记载,带有装饰性图案的团扇最早出现在唐代初期的“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上。三国时期,开始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唐宋时期,扇面艺术进入迅速发展的高峰期。到宋代,扇面绘画已发展成熟。

扇面绘画,作为中国传统书画中特别的艺术呈现方式,可谓源远流长。它不仅深藏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为中国喜诗爱画的人士提供了情感表达的载体,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从内容呈现来看,扇面绘画可谓异彩纷呈,中国画各类题材都适用于扇面绘画。基于扇面的特别形制,从构图层面来说,需要精妙的推敲。题材不同,扇面的构图也不同,只有恰到好处的构图才能表达扇面优美独特的意境。本文试着从内容呈现、构图形式和意境传达三方面简要论述中国扇面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扇面绘画的内容呈现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吟诗作画处处留墨,自娱自乐之余还能馈赠交流,能够随身携带的扇面自然是十分理想的载体,以诗入扇、以画入扇便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雅好,扇画内容包罗万象,雅俗共赏,受到帝王将相、黎民百姓的喜爱。

扇面绘画的内容呈现可以是奇花异石、瑞鸟珍禽,也可以是亭台楼阁、人物故事,既有对世间万千事物的如实描摹,也有对作者所思所想的个性表达。

在扇面绘画中,花鸟类是一般的表现内容,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花,斑斓多姿,再加上绿叶的烘托,虫儿、鸟儿、蝶儿的驻留,扇面不由增添许多生机,具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生命感。如宋代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荷花用淡红色晕染,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浅粉色的花瓣、嫩红的花蕊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在碧绿的荷叶和三根荷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妍艳丽。此画虽小,却十分精致生动,精准地展现了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

即使是花鸟题材,在扇面中的表现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有“写意”“工笔”“兼工带写”三种画法。写意花鸟画中,如何着笔墨,将形体表达得更为生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自然而成的意象表达,对具体形象要求并不那么严谨。这需要画者用心去体验,紧扣写意花鸟主题,恰到好处释放自己的情感。如此写意,既表达了绘画者的真实情感,又传达了绘画者的情志意趣,同时展现绘画者的思想境界和情感追求。

工笔绘画对线的质量要求颇高,用精细的线条呈现花鸟的形体及变化,既要生动又要展现内涵,色彩一般也比较丰富。花朵的呈现上,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力度表现,这在客观上对绘画者严格把握笔锋和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扇面绘画一般采用相对淡雅的颜色,这样看上去更加别致。在折扇中,山水画相对比较常见。山石嶙峋,清波浩渺,水汽氤氲……这些山水景致常常让人感到无限空旷。如明末画家朱士瑛的折扇面《设色山水人物图》,以山水为主体,人物、小舟作点缀,写意兼工笔描绘了雨后的湖光山色,画面灵动且传神,别有意境,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布局和谐统一。扇面中的人物常常作为画面主体出现,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北宋马远的《竹涧焚香图》,一人携书童静坐于山涧之间,面前焚一炉香,炉的青烟袅袅与自然山水合为一体,极其自然地衬托了文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情,又如实反映了当时文人们寄情于香、茶、花、画“四般闲事”特有的浪漫悠然和精致惬意。

我国历朝历代不断更替,扇画艺术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体来说,扇面画作为中国传统书画形式的一种,内容极为丰富,也是最适宜表现清新淡雅的书画小品。随着中西方文化和观念的碰撞与交流,如今的扇面画与时俱进,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出现某些紧贴时代和生活的元素。这既是对扇面画表现内容的有益补充,也能让扇面画这一传统绘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二、扇面绘画的构图形式

我国的扇面绘画主要以团扇及折扇为主。扇面的构图与卷轴、条屏及册页等绘画形式有着明显区别。绘画者对于特别的构图形式及画面的大小,心中首先要有一个概念,依照这个心理概念,精心绘画,而绘画的内容不免受到不同扇面画幅大小的制约。

扇面中的花鸟画,常常“突出主体,善于裁剪”。绘画者将鸟类及花卉置于画面的主体位置,突出绘画者心中要表达的事物,并且使整个画面内容精致而丰富。近景绘画主要突出绘画主体,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精致细腻,就算鸟类的翎羽,也能形象逼真地呈现出来。近景画一般忽略了空间的些许因素,所有呈现都是主体的陪衬,绘画者可将背景虚化,于欣赏者而言,便能首先看到主体物。

扇面花鸟画构图精巧讲究,鲜明表现主体之余,更讓欣赏者对画面的感受开合得宜。扇面花鸟画的画面不能完全做对称处理,而是要有所呼应。比如用花卉和鸟呼应,对物体距离和大小进行合理组合和安排,使整个画面突出“中心”和“重心”,有张有弛,开合有序。绘画者对景物一动一静、一远一近的描绘,打破了画面的均衡感,使画面尤为生动有趣,彰显活力,将“动”“静”描绘得淋漓尽致,使画面精致和谐、清新脱俗,从而呈现万物的生机和朝气。

扇面中的山水画一般很少采用全景式构图,这与其他载体的山水画以“全景式”构图为主要构图方式有着显著区别。扇面画幅大小常常制约着构图,这在客观上要求绘画者摆脱全景式构图,大胆截取画面。这就区别于“全景式”构图的“以大观小”,而表现为“以小观大”。

扇面山水画的构图主要有“边角式”和“一河两岸式”两种常用的构图方式。“边角式”构图给人以开阔的想象空间;“一河两岸式”构图呈现大气的画面和开阔的视野。两种不同的构图形式给扇面增添了浓厚的审美趣味。

人物在扇面绘画中的表现要弱一些,扇面中的人物一般是典型形象,这些形象生动鲜活,灵动地烘托着画面氛围。扇面绘画中的人物画,常常采用边角构图形式,这样的构图使扇面存留大区域的空白,画面舒放,给欣赏者一种雅致空灵、舒放精巧的感觉。

三、扇面绘画的意境传达

意境,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具有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穷的诗意空间。绘画者常常将想表达的情感状态和意念愿望隐藏在画作中,即使单纯地描绘自然景观,也要赋予其一定的涵义。

扇面空间较小,绘画者要在小形体中表达一定的意境,就要具有高超的精神境界和智慧。小小的扇面常常蕴藏大哲理和大意境。扇面绘画中,在对物体进行细枝末节的描绘时,绘画者要尤为注重细节和内涵,追求“意”“境”二字。一般情况下,欣赏者通过画作,便能明白绘画者要表达的意蕴,明白他们的用意。面对不同的扇面,欣赏者的心境会完全不同。

扇面绘画,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各种各样的扇面绘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境。一个扇面,便是一个世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景一物,一山一水,具有丰富多彩的意境。这种意境,是扇面绘画自然的呈现,也是绘画者的心境在欣赏者心中的映射。

扇面虽小,意境却无限扩展,扇面绘画“以小见大”的精神和情感传递,常常给人以回味和遐想。可以说,扇面画其实是完整画面的一个局部,一般截取自然物象极小的部分,但作为艺术的呈现,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不止呈现完整的涵义,还延伸出无限的意蕴。有限地呈现画面,无限地流露和传达画中意境。

扇面画意象的呈现,其实都是绘画者对自然景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融入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情景融合的美妙意境,这种意境是绘画者心境的释然。欣赏者欣赏扇面画中的风景,其实是在体味绘画者的心境,在欣赏绘画时与绘画者产生共鸣。

这种意境美,是物我合一的,是浑然一体的,绘画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客观自然巧妙地融合,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人物贯通。

如此一来,扇面画有限的空间,却传达出无限的情境和意境。精致巧妙的内容呈现,有形而又无形的构图表达,物我交融的意境传递,小小的扇面,却有大大的天地。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意,如此美妙的小小扇面画,具有丰富的内涵,绽放着独特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杨祥民.论扇面形制对中国画的影响[J].理论与创作,2010(3).

[2]杜曼华.工笔花鸟画[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3]张伟生.扇面十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4]沈從文.扇子史画[M].沈阳: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

[5]贾德江.莫晓松花鸟扇面艺术[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6]程至的.绘画·美学·禅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与传媒系

猜你喜欢

意境美艺术表现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