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墨人物意象造型中的“似与不似”

2020-06-29李俊芬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象

李俊芬

摘 要:意象造型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主要特质,其表现手法为写意,既不是单纯模仿客观来追求“形似”,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是处于一种“似与不似”间的艺术状态,而这种“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念体现在中国画的每个门类里,其中就包括中国水墨人物画。从传统发展到现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意象造型观念,20世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观念传入中国并融入水墨人物画造型之中,使得现当代的水墨人物在追求“形似”的方面产生了巨大改变,但同时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又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和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规律,即“似与不似”的艺术规律。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意象;“神似”;“形似”;意象造型

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规律里的审美要求,是传统美学的核心理论。“意”指意蕴,“象”指物象。意象是意中之象,是寓“意”之象,是“人心营造之象”,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造型即意悟人生。

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意象造型是通过描绘者的主观精神来把握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之间“形似”和“神似”的关系的一种造型方式,即主张对客观事物以“意”取“象”,借物抒情,“形神兼备”。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强调以客观物象为依据,提炼、概括与主观塑造、再现,即以神起观、凝神取形、炼形造型、型形传神,达到主观情感和审美趣味相统一的境界。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水墨人物画中“不似之似”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不似”和“似”和“不似之似”之间的“度”的阐述,提出“不似之似”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符合画家的造型规律与中国人的审美认知。

一、“似与不似”中的传统理论精神

(一)“似”

中国绘画史初期,人们把逼真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画的好坏标准就是看其相似度。这在中国画论中被称作“形似”。中国书画同源,最初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中国画的起源,这无疑就是说中国画在最早的时候就在追求“形似”。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饰纹上也可看出,我们的祖先是在极力追求一种“形似”。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画就有了文字记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韩非子·外储说》,韩非子认为,画“旦暮罄于前”的“犬马”难,“不罄于前”的“鬼魅”易。这是因為人们很熟悉狗和马,画得不像的时候就会被人们发现;而没有人见过“鬼魅”,观者也就不会说像不像,所以容易画。足以见人们当时对“形似”的重视。传说三国时期,孙权要曹不兴为其画屏风的时候,不慎溅到画面上一点墨,曹不兴却将墨点成绘一只苍蝇,使人们叹为观止,可见这只苍蝇非常生动。从上述记载来看,早期中国画是以“形似”为审美要求的。

(二)“似与不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单纯像照片似的“一模一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了,于是开始追求一种“形似”之外的东西了。早在汉代,刘安就在《淮南子》中明确提出,画者不应该“谨毛而失貌”,不应该只关注和注重细致微小的东西而忽略了客观物象的整体面貌,即因小失大。这是说,画人物如果不能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而只是相似的话,那么这个形体是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

王延寿提出作画要“写载其状,托之丹青”“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写载其状”是需要描绘出物象的形状、外貌,“曲得其情”是不仅要描绘出其形状还要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精神气质,即“神似”。以上可以看作是“神似”论的开端。晋代,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论点,他认为“点睛”是人物画造型的关键,有一点点误差,就不能够达到美的效果和传神的境界,可见他主张的“以形写神”是“形”“神”相互依存,更是在“形似”基础上的“神似”。而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这一理论是说,要达到“形神兼备”,就不能单纯模仿客观物象,必须发挥画家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想象、概括、提炼,最终表现在画面上。这些论点奠定了水墨人物画注重“神似”并会逐渐发展为崇尚“写意”的思想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水墨人物中的“似与不似”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论据。

意象造型既不是抽象也不是写实,它虽然是“似与不似”,但能引发想象,引申到“意境”“境界”甚至是“气韵生动”层面。谢赫“六法论”中前三法分别“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将“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放在“应物象形”之前,表明艺术家在重视客观、真实地描绘物象的同时,应该把握对象内在精神与个人情感。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情感之间的关系完美诠释了“似与不似”,将客观的“似”升华为本质的“似”。“不似之似”并不只是追求写实的目标,而是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重点描绘一些能够反映对象精神特质的部分,以得到艺术形象内在精神的饱满与充盈。

二、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造型的研究现状

从中国水墨人物画乃至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形神”问题一直是我们探讨研究的主题。早期的水墨人物画也有追求“形似”和“以形写神”的特征,画家重视画作的写意性却不会局限于物象的外形,人物外形是写意性的载体,外形的变化与画家的精神世界是密不可分的。直到南宋时期,著名书画家梁楷开辟了大写意的先河,画家们开始简化概括人物形象以达到“神似”,简练的造型方式并不会造成画面形式的简单,因此,“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造型方式受到画家的喜爱,也更容易抒发画家自身的情感。

画家因为自身的学识修养、对审美的认知、生活环境以及艺术实践等方面的不同,对“似与不似”的理解也不同。在艺术实践中,“不似之似”的概念使我们创作更加自由,但也会导致画家出现理解偏差、画面形式模板化和审美标准模糊等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的素描开始进入中国。西方的造型方式和观念冲击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基础,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方式开始受到挑战,具象造型开始代替以线为主的意象造型,传统的“只求神似”的造型观开始动摇,这时出现了具象造型、抽象造型与意象造型等多种造型观并存。而中国绘画界的领军人物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开始提倡以中西合璧的造型方式来改造传统水墨人物画。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素描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不严谨,但也造成了传统笔墨语言魅力的削减。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似与不似”是衡量国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得不像就是在欺骗观者,但是又不能拘泥于物体外在的形象,应该抓住物体的本质进行绘画。画家冯远也认为,经验证明,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前景而言,水墨人物画不应该像西方绘画一样只追求“形似”而失了韵味。如果水墨人物画只要求逼真、“形似”,就偏离了“不似之似”的精神要义,再逼真的形象也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原始反映,画面中无从体现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学习西方的关系,既要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意象造型,又要辩证地吸收西方写实和抽象主义。当代画家从自身角度去观察和感知社会,给水墨人物画注入了新的人格魅力,也建立起了当代水墨人物画新的语言方式和造型风格,使水墨人物画在当代多元化地发展。

三、“不似之似”的造型方向

“意”是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是绝不等同纯主观的臆造。“意”是通过“以气使笔,以意领气”来表现的。“意在笔先”就是说画家先构思好自己想要画的物象,再用笔画在纸上,一旦起笔落笔,就意味着画中有意。“不似之似”是在感性与理性中塑造了线条的表现性,也反映了客观物象的规律性。所以水墨人物画“以线为骨”的造型方式符合“不似之似”的艺术规律,笔墨是通过线的表现力呈现出来的。作为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线是感性的,不同感受的线的质感也不尽相同,然而,线在客观物象中却是不存在的。在艺术画面中,线如果没有了具体形象的依托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此为“不似”。

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线造型概括了事物的典型化、本质化特征,人物的外貌、神情、仪态等都存在于艺术形象中,此时的状态又是“似”的。

在水墨人物创作中,对“不似之似”中“度”的把握,是既不偏离传统造型,又不脱离现代审美观念。“不似”多借助于表现手法,以豪放的、涂抹的笔墨来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似”一样不能被忽视,它与“不似”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对“似”的理性推敲能够为艺术的创造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使得艺术形象也有筋有骨,避免过度“不似”的空洞、浮夸。

意象造型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并在“形神兼备”中寻求形象和情感的充分融合。意象造型中,“意”作为本质因素起着指导作用,但依然离不开客观物象。意象是形象的更高形式。意象的“不似”是很多“似”的形象累积与再造,“不似之似”是种意象的处理手法,它重现并超越到现实之外,摆服纯客观的模拟,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精气神。

四、结语

意象造型既不是具象造型也不是抽象造型,既不能一味模仿客观现实,也不能纯粹地主观臆造,这样方可达到一种“似与不似”的艺术状态。主观情感是依附现实具体物象的深入观察、分析和艺术处理后抒情表意。这样才能无限接近“不似之似”,继而呈现出生动的艺术画面。

总体来说,水墨人物画的意象造型观,就是画家在尊重客观事物外形的基础上,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客观事物中,这样不仅可以在作品中抒发感情,也可以使物象具有情感,具有生机。中国水墨人物画意象造型观的“似与不似”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独特的意象思维、观察方式和表现方法,贯穿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全过程,体现了中国画艺术的主旨精神。通过进一步学习明确“似与不似”造型观的概念,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远.重归不似之似:节选:关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J].美术,1992(3).

[2]吴冠中.笔墨等于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3]刘国辉.水墨人物画艺术[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M]//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借用思维导图学习古诗词系列之一——意象篇
朦胧意象
意象花园
来自林间的风
抓住古诗词教学的核心:解读意象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