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苏洼龙水电站库区G318线桩基托梁方案探讨
2020-06-29刘英伟
刘英伟,于 标,林 恰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0 前 言
水电站临库公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基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加之部分路堤位于设计洪水位以下,受洪水水位骤降或洪水冲刷作用影响严重,路基边坡稳定风险大。本文以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库区G318公路临库公路路基处理为例,介绍已实施完成的桩基托梁支护方案,为后续G318公路洪水冲刷提供了示例,也为其他类似临库公路提供了一定的处理思路。
1 工程概况
苏洼龙水电站工程为金沙江上游“一库十三级”中的第十级,上游为巴塘水电站,下游为昌波水电站,坝址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索多西乡下游约1 km处,坝址左岸为四川省巴塘县苏哇龙乡苏哇龙村,坝址右岸为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索多西乡安麦西村。
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右岸泄洪洞、左岸引水系统、左岸地面厂房等建筑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2 475 m,相应库容6.38亿m3,多年平均流量938 m3/s,电站额定水头84 m,设置了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 200 MW。
受到库区影响的主要等级公路为G318线复建公路与G215线复建公路。
G318线复建公路由中国电建集团北京院进行设计。路线起点为四川省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沟口G318线K3 285+660 m处,沿金沙江向下,过川藏交界金沙江大桥后,终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竹巴龙乡西曲河河口G318线K3 361+800 m处,路线全长19.24 km,其中四川侧17.21 km,西藏侧1.872 km,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7.5 m,路面宽度6.5 m,沥青混凝土路面。
G215线复建公路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路线起点接G318线复建竹巴龙金沙江大桥左岸桥头,经苏洼龙水电站坝址,止于苏洼龙下游2 km处。路线全长44.9 km,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7.5 m,路面宽度6.5 m,沥青混凝土路面。
2 技术问题探讨
2014年12月,北京院完成西藏区域工程可研报告,并通过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审查,随及开展移民规划报告(初步设计)工作。2015年5月26日,西藏自治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建设征地迁移人口安置规划报告(西藏部分)》进行了批复,G318线西藏境作为其中的交通专项工程,一并予以批复。2015年5月,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2016年7月西曲河发生洪水,原有旧路路基水毁严重,项目组根据这一情况对西曲河口段进行了补充调整,并完成施工图设计,通过西藏自治区审查。2017年4月6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7月17日,完成工程建设。
2016年7月,西曲河发生洪水,原G318西曲河口段(K3 360+600 m~K3 361+500 m段)水毁严重,多处路基、挡土墙被冲毁。经现场调查,主河道变化无规律,根据路基、挡墙基础冲刷破坏情况及悬空结构高度,冲刷深度平均1~2 m,局部河道严重束窄段落达3~4 m。其中K3 360+880 m处长约100 m路段的路基发生严重冲毁并坍塌,近半侧路基整体下沉,幅度约3~4 m,局部形成沥青路面的悬空结构状况,严重影响通车,并存在进一步被冲毁的危险。老路路基挡墙水毁情况见图1。
图1 老路路基挡墙水毁情况示意
3 方案调整情况
3.1 路线方案调整
受到水毁影响,原方案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已经不再适用,原因如下:
(1)原有方案利用G318老路内侧半幅路基修筑路肩挡土墙抬高路线方案,前提为G318老路安全稳定,但现G318老路受到水毁影响,部分外侧半幅路基已被冲毁,且存在被进一步冲刷的危险,若采用原方案,路肩挡土墙基础无法保证安全稳定。
(2)原方案利用G318老路外侧半幅进行保通,但现G318老路受到水毁影响,部分外侧半幅路基已被冲毁,且存在被进一步冲刷的危险,若采用原方案将无法保证保通顺利进行,社会影响风险大。
鉴于水毁影响,针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并考虑G318线的战略通道作用,采用如下调整方案:对于G318老路稳定路段,尽量拟合老路中线;对于G318老路被冲毁路段,路线外移,将老路置于调整路线内部,通过外侧设置桩基托梁保证路基稳定。调整后的路线方案利用老路半幅填筑,解决了保通问题。初设、调整路线对比见图2。
图2 初设、调整路线对比示意
3.2 涉河路基防护方案调整
在西曲河口路段(K3 360+530 m~K3 361+500 m段)路线方案调整后,结合沿线冲刷情况,拟定了两个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即桩基托梁方案与锚索肋柱式挡土墙防护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桩基托梁方案。具体如下:
(1)托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厚等宽设计,宽度为4.5 m,厚度为3 m,20 m分段。
(2)托梁下设置桩基础,桩间距4 m,每20 m分段设置5根桩,桩长依据地质情况及承载力要求计算确定,其中K3 360+880 m~K3 360+940 m段,桩基均为摩擦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5 m,桩长根据基底覆盖层深度采用不同值(见图3)。K3 360+940 m~K3 360+980 m段,桩基均为端承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1.5 m,桩长10 m(见图4)。K3 360+880 m典型横断面示意见图5。
图3 K3 360+880 m~K3 360+940 m段桩基托梁挡土墙立面布置示意(单位:m)
图4 K3 360+940 m~K3 360+980 m段桩基托梁挡土墙立面布置示意(单位:m)
图5 K3 360+880 m典型横断面示意(单位:m)
4 结 论
路线方案调整后有效地减少路基边坡开挖,极大降低了对原有路基开挖稳定边坡的扰动,降低了后续运营及养护的风险。
桩基托梁防护措施,对冲刷严重路段,进行了路基水毁修复,能够保证路基稳定、公路运行安全可靠。在2018年“10·11”“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洪水过程中路基均未发生损坏,经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验,G318线西曲河段沿线部分水毁路段已采用桩基托梁方案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