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研究*

2020-06-29栾艳霞吕桂萍任光莺庞怀刚苗华军

关键词:肺动脉死亡率分级

栾艳霞 吕桂萍 任光莺 庞怀刚 苗华军

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高压中常见类型之一,患者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平均肺动脉压出现异常升高[1]。由于老年人群循环功能随着年龄发生下降,冠心病的发生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其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较为严重,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2]。现如今对于该类病例的治疗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有研究发现,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4]。但是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辅助以心脏康复分级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主要研究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旨在为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诊疗和预后改善提高参考与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由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6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68.3±7.5)岁,NYHA平均心功能分级(2.4±0.3)级。对照组患者31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70.6±6.1)岁,NYHA平均心功能分级(2.3±0.4)级。两组研究对象在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两组心功能分为II~III级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45%的患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除冠心病外的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等药物进行治疗,并采取低热量低脂饮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脏分级运动方案[5]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取6min步行试验,第一周采取75%~85%6 min步行距离为初始运动量,并辅以心电图、心率监测,随着患者健康状况的恢复,逐渐增大患者的运动量,6 min步行距离以500 m为上限,每天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锻炼两次,康复运动训练共持续2个月。

1.2.2检测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身体运动能级(METs)、6min步行距离及Barthel评分。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HR、LVEF、LVEDD、PASP及心功能分级水平比较;两组患者METS、6min步行距离及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随访18个月后累积死亡率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择研究对象57例,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详细情况见表1。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心功能分级、吸烟及饮酒史资料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HR、LVEF、LVEDD、PASP及心功能分级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HR、LVEF、LVEDD、PA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PASP及心功能分级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R、LVEF、LVEDD、PASP及心功能分级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METS、6min步行距离及Barthel评分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METS(t=11.30,P<0.001)、6min步行距离(t=7.425,P<0.001)及Barthel评分(t=2.249,P=0.02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METS、6min步行距离及Barthel评分比较

2.4两组患者经过治疗随访18个月后累积死亡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随访18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累积死亡率11.54%,对照组患者死亡9例,累积死亡率29.03%,两组患者死亡情况经Log-rank检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累积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6,11.54% vs 9/31,29.03%,Log-rankχ2=4.853,P=0.028)。

图1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8个月Kaplan-Meier曲线

3 讨 论

冠心病大致可以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种,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一般死亡率较高,其中有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发病率高达2%左右[6],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进一步增加了中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7]。

现如今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常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不仅要对心脏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次还得利用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减少并发症[8],增加心脏的循环功能,降低血压[9],此外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用药量。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PASP及心功能分级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有利于患者心率的提高,LVEF的升高提示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的侧支循环的功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拮抗心肌的重塑功能[10-11]。LVEDD指标降低提示左心房舒张功能下降。肺动脉高压一般PASP大于25mmHg,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用来反映左心室充盈压大小的指标[12],对患者生存率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PASP相比对照组下降,提示心脏康复分级运动能够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METS、6min步行距离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及运动耐量[13],Barthel评分升高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比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有所上升,提示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可以缓解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自理生活能力。我们还发现,两组患者累积死亡率经Log-rank检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累积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脏康复分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对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分级运动联合药物可以明显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降低死亡风险。

猜你喜欢

肺动脉死亡率分级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