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下的“音像阅读”审视

2020-06-28王建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6期

王建升

摘 要: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下的音像阅读成为流行的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学中,音像阅读呈现的方式与教学效果值得审视。站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视角去考量,无论是在大脑接收信息的繁简层面还是语言建构信息加工的深浅方面,无论是在思维品质培养的逻辑层面还是文化积淀的高度方面,音像阅读都只是感知性的辅助阅读方式,而文字阅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阅读方式。

关键词:音像阅读;有限作用;文字阅读;根本方式;素养考量

一项数据预测显示,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成为网络版本。的确,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音像资源在青少年学生中广受欢迎,音像阅读也成为青少年学习的重要方式。把丰富多样的音像资源与语文学习实践有效结合,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音像阅读”与传统的文字阅读不同,它与摄影、电影、电视、网络、卡通等媒体资源相关联,直接诉诸视觉与听觉,是多维时空、声画结合的视听活动。这种阅读形式作为一种课外泛阅读形式比较适合,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像阅读的特点有哪些,适用对象如何,语言信息加工的效果究竟怎样,作为高中语文老師,不得不加以审视。

一、阅读特征考量

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体有简易多媒体环境、交互式白板电脑教学环境和交互式平板电脑教学环境三种。这些环境下,音像阅读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吸引学生持续参与,方便学生及时参与,使学生课堂学习的现场感、自主度与参与度明显提高,充分体现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新课程改革意图。

统观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案例与经验,音像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大体有六种:(1)经典美文诵读;(2)名家名篇背景与相关资料链接;(3)赏析情境创设;(4)实用类文本概念理解与逻辑演绎;(5)技能训练与指导;(6)复习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音像资料的呈现形态有图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样式,作用于学习者潜意识层面,全感官调动学生的感受力,具有跨界性、趣味性、自主性与创新性的特点。不过,音像资料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以独立的方式呈现的,它们必须与文字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且文字阅读仍然充当主角。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环境中,音像阅读是辅助性的阅读方式,是“锦上添花”,而文字阅读仍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是“雪中送炭”。

二、信息加工考量

对于上面的认定,我们首先从语言文字信息加工角度予以考量。

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有三种基本形态:音像形态、文字形态与符号形态,它们分别从属于生活层面、文化层面与专业研究层面。信息化教学提供的技术与资源,为音像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这种信息化情境是生动的、直观的、互动的,从它的生动活泼特性而言,音像阅读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图片、声音进行思维。这句话也能佐证音像阅读的方式更适合幼儿、小学生的初级认知阶段。而高中生智力迅速发展,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正处于概括的、抽象的、独立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更需要借助文字阅读与符号阅读的方式来发展智力。

从语文学习的语言建构与积累角度看,音像阅读的多维空间提供的语文学习活动主要处于声色光影的信息形态辨认、筛选与转换状态,它们大多作用于信息感知的初级阶段,更能发展学生的直觉能力;声画结合的音像资料虽不乏生动性,却更多倾向于现象与事实,即处于语言积累的“言语”语感阶段。所以,音像阅读比起文字阅读,缺乏概念、本质、思维与结构这些语理要素,它是一种部分性的有限学习方式,距离本质性、通用性的语文学习要求较远。

三、核心素养考量

从语文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角度看,音像阅读有利于学生展开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与一定的创新性,这些品质属于思维的外在表现层面的品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字与抽象符号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批判性与系统性才是他们思维品质发展的主体需求。因此,文字阅读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意义更加重大。

从文化积淀传承角度看,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过渡阶段,此阶段承载着基础教育的知识、能力与情态价值的整合任务,承载着学生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语文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学生学习文化与精神成长的思维工具,它具有基础性功能,是工具性、思维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因此,文字阅读必定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根本方式,而音像阅读容易导致娱乐性的浅表化阅读与兴趣性的碎片化阅读。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探讨”“当代文化参与”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三个任务群贯穿于高中三种语文课程类型学习的全过程。统观语文课程这样的结构安排,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音像阅读必不可少,但文字阅读仍然是贯穿三个全程任务群乃至所有任务群的骨干学习方式,它承担着建构语文阅读策略的重任,比如内容重构策略、捕捉闪回策略、对照阅读策略、跨界阅读策略与经典重读策略。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方便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主组合设计语言材料,激励学生对学习感悟的表达,增大了信息容量,这些优势毋庸置疑。但是,音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紧扣文本,充分展现语言文字的内涵与感染力,让图片、影像、音色等信息资源具有逻辑,融入思维,形成系统,最终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