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学习迁移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2020-06-28丁聪
丁聪
摘 要:初高中数学在知识结构、知识板块与知识要点上都有一定的衔接性,且高中数学对数学思维、数学逻辑的考验较多,需要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式的学习。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大挑战,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学习迁移开展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也就成为数学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学习迁移;数学教学;衔接教学
学习迁移主要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建立在已有知识或经验之上,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不断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具体活动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将已有的知识在新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过程中进行变换、转化与综合利用,通过创新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联系,达到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目标,给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中知识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中,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不会迁移,在知识迁移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教师、学生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数学知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其中学生的主观因素应当给予关注。一方面,学习迁移会受到学生数学学习经验和概括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越丰富,数学概括能力越强,就越有助于知识潜能和思维的发展,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最终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反之,如果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概括能力不足,其学习迁移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学习迁移还会受到学生定势思维的影响,学习定势就是“心向”,它是指向于一定活动的基本动力元素,学生有数学学习定势就能倾向于某种特定方式来反映和解决数学问题,定势思维虽然在很多时候是宝贵的学习经验,但有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迁移产生阻碍作用。
二、巧用学习迁移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加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类比与联系
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较初中时期更为完善,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类比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不等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部分不等式的解集实际上与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直接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使用类比教学法,初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根的取值范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不等式解集的求解。通过题型的对应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原有知识与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衔接,不仅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还使学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反思
由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数学课堂上教学氛围比较沉闷,而数学知识传授的主动权又常常在教师手中,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被动,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效率相对较低,也不利于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为了强化教学衔接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强化其学习体验,培养其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进行相应的学习反思。例如,针对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的概念,相信在初中阶段已经大都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在对新课内容进行讲授的时候,可以先设计一些相关的学习体验与反思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进而实现高效教学。以函数的解题教学为例,高中数学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初中时学习的二次函数图象、抛物线图象等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讨论彼此之间的异同,必要时可以结合初中时期对图形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达到几何相关知识的迁移教学,做好知识点的衔接。
3.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在难度上增加了不少,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但数学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的建立需要逻辑性和知识的延续性,就如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数学计算知识,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还会使用,因此从数学的本质上来讲,初高中数学在难度上虽有增加,但也存在一定的衔接性,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例如,针对函数单调性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将高中生的实际认知情况看作是学习的基础,利用初中数学的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内容展开复习,让学生回顾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然后引出函数单调性有关的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绘制相应的函数图象,加深其对函数单调性的认识,实现知识学习的有效迁移。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以知识结构的迁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合理应用原有知识体系解决高中数学问题。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識结构的完善与知识迁移,丰富学生学习迁移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初高中知识形成惯性联系,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达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