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抓地理核心主干知识,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2020-06-28甘新华韩望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6期
关键词:考试题主干考点

甘新华 韩望

摘 要:从地理“核心素养”角度分析研究近几年的新课标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梳理出地理高考核心主干知识目录,为有效提高高考地理的复习提供依据,同时提出高考地理有效复习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高考;有效性

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理解人地和谐的道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全面体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及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从地理学科素养视角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教育部提出的“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回答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根本问题[2]。我们发现最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有以下特点。

1.注重“区域特征、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现状与发展的评价”等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区域地图,其中有些是直接考查区域地理内容的,有些是通过区域地图所承载的各种地理信息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的[3]。高考地理全国卷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非常全面,2019年高考地理如I卷6~8题“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考查区域定位、综合分析的能力;9~11题“黄河小北干流”考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让学生通过区域比较理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理现象;36题“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等内容。II卷9~11题“霍林河”考查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的能力;36题“云南省宾川县”考查区域自然特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措施;37题“浙江滑雪场”考查区域开发条件及影响因素。III卷9~11题“新疆独库公路”考查区域特征、自然带和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

2.逐步提升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通过对2019年全国卷的分析,试题主要以“某一真实情景”为背景切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利用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考查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也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发散思维。

3.“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比重将会逐渐加大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的能力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虽然比重小,预计高考地理试题中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比例会逐渐加大。

4.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渗透到了试题的方方面面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括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高考地理试题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渗透到了试题的方方面面,以“某一真实的情景”为背景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协调人地关系三个角度进行考查。如I卷1~3题“村村冒烟”到“抱团飞地”的转变,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6~7题“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随着东北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砍伐森林减少,原木的运输需求减少,这正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观;36题“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发展”考查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观。III卷1~2题“厨余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考查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分类”“保护环境”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逐渐从“三维目标”转变到“核心素养”,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频次很高,而且再现的概率也较高,逐渐以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干知识为主。

二、高考地理核心主干考点的复习备考建议

1.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紧抓高考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强化高频考点的复习

根据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夯实,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同时把考点梳理出主次轻重——基础考点和非基础考点,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核心主干考点上(见上表及右图),做到纲举目张,提高复习效率。

2.关注地理热点,创设地理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关注热点问题,这里的热点问题并不是政治热点或军事热点,而是能够体现地理学生生不息的、具有创造力的新事物、新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创设地理情境或设计能够体现地理实践能力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地理情怀。如近几年热点“一带一路”“垃圾分类”“大数据储存中心”“乡村旅游”均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过。

3.夯实区域定位,强化地理图表的判读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试题“无图不成题”。学生在高考复习中重“文”轻“图”,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死记硬背,缺乏理解、归纳总结和拓展,以至于在做题时不能从图文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不全、理解偏差,导致失分。区域地理能够深刻反映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够体现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也是近几年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地理试题多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命题的重要原因。

总之,高考地理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同时多研究高考试题,夯实核心主干知识,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J].中国教师报,2016(10).

[2]甘新華.夯实区域定位 提高地理复习的有效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63-64.

[3]甘新华.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探究[J].考试报,2012(12):4.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考试题主干考点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考点展示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考点展台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