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仰型接受论
2020-06-28徐婧玥
徐婧玥
摘 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身品德,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为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各院校就加大力度,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仰,从而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信仰型接受论;教学对策
知识和信仰,哪一个更加重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各界學者所思考的问题,若是重视知识教育,那么人类的信仰又在哪里,但是若是一味的树立信仰,也无法造就今天这么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这一问题更值得被深究,社会确实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在校园中,在社会中发生的这一桩桩一件件真实的案例,却一直在警醒人们要树立正确信仰[1]。
一、信仰型接受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的认识模糊
当前,在各大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师教学的重点一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信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并且教师的教学速度较快,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没有树立正确信仰,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伴大打出手,完全忽视了团结的重要性,更有甚者还会对同学产生嫉妒心理,导致学生心理逐渐扭曲,成为了高才能、低素质的“人才”。
1.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笔者在总结过程中发现,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其内容十分老套,并且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出入较大,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甚是不解,根本不明白教材内容所要表达的目的,只能一味的死记硬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一味的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且讲解的内容完全就是“照搬全抄”,根本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也没有考虑到教材内容出现的目的是什么,一味的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灌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选择睡觉,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严重的思想政治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向学生提出这类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然而处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既没有经历过炮火纷飞的时代,在生活中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坎坷,怎么会切实体会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更无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反思,所以,当前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怎么对学生“灌输”,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深切的去体会,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理论进行深切反思,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到思想政治[2]。
1.3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现在各大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还在采取几个班同时教学的方式,将几个班的学生堆积到大教室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根本上就出现了错误,首先在学生方面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班级内学生数量过多,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就会忽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玩手机、打闹、睡觉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教学效率,同时也影响到一些真正想要了解这门课程的学生,有些学生虽然想要深入了解课程,但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学生就会出现被“同化”的现象,从而参与到其他学生的打闹中。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学生数量过多,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很好的控制课堂纪律,但是又不能将时间浪费在整顿纪律上,长此以往,教师也就会形成了一种固化思想,“既然控制不了,那就继续讲,反正还有想要听的学生。”,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也无法掌握所学知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了“摆设”。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型接受论实效性的教学改革对策
2.1创新教学方法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通俗化
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后笔者总结出了以下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摆出一副刻板的形象,并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局限,不是“填鸭”就是“灌输”,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十分麻木,并且不愿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这些问题,一改以往刻板形象,利用更加生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笔者就为教师总结出了以下两点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第一点,案例引导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社会热点新闻添加到教学中,比如药家鑫案、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以及一些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案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通过案例观点表达来建立讨论氛围,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观念,养成正确信仰[3]。
第二点,教师既然要改变刻板形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带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最好是纪录片或者电影,这样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就会了解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意义,同时学生也会受到影视作品的感染,从而树立正确社会和人生价值观,并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教师的刻板形象,也会在多媒体教学中改变,因此,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使学生树立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
2.2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在问题中笔者已经提出,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所以,教师若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学生逐渐产生信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转向如何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通过加强和学生的接触,来了解学生感化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从而使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兼备。
2.3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笔者所提出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不是让教师继续将理论深入,而是让教师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简化,并加以现代化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内涵,从而产生信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理论水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明确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保证当前大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加严谨,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保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得以提升[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了保证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教学方式,不要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通过一些实际可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心底重视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社会观。
参考文献:
[1]王培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No.285(1):132-136.
[2]季卫兵, 刘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机理及其实践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 34(5):99-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规律和机制研究”(17BKS139)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社会认知规范的研究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yjzx201933)的阶段性成果。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思维和实践智慧 ”(LN2019J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