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良好的师生沟通
2020-06-28李桃翠
李桃翠
摘 要:良好的师生沟通,有助于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师生都获得心智的启迪、精神的感染,最终直接决定教育活动的成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掌握师生良好沟通的有效策略,提高师生沟通的能力就要树立良好沟通的观念;提高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调整沟通方式。
关键词:班主任;有效沟通;小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是教师精神与学生精神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带来的成效不是单方面的,师生都将受益。良好的沟通对学生来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学生在行动和心灵上都信任班主任,有助于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缓解师生矛盾,促进良好班集体、优良班风的形成,也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树立良好沟通的观念
在师生关系中,班主任的沟通观念对班主任在沟通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需要班主任树立良好沟通的观念。
(一)学生是有自尊心的、鲜活的个体。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直接沟通的对象。处于人生身心发育的基础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是有强烈自尊心、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班主任要注意自己沟通言行的恰当性,不要一味认为学生只是个小孩子,而说出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这对班主任开展工作非常不利。
(二)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因此,班主任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和沟通改变学生不良习惯,成为一个好学生。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而模仿能力极强,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和模仿不良行为。他们虽模仿,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行为背后的破坏力。因此,班主任要本着包容的原则,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于已经出现不良行為习惯的学生,坚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对话、沟通,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
树立良好沟通的观念,有助于教师以正确的沟通态度与学生沟通,继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二、提高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师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有针对性,具有教育目的的。在沟通中,学生能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想法,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态。
(一)加强沟通的针对性
师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组织沟通的内容,提出解决的方案。而不是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大谈特谈。
如我班一位男生,学生成绩优秀,性格活泼开朗,但有些行为习惯不好,喜欢利用他的“优秀”口才给学生取绰号,并以此为乐。因此,这位学生虽成绩优秀,但人缘不好。针对他这一情况,我找他沟通时,首先肯定他学习上的优秀,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接下来更多的时间是与他聊他给人取绰号的事情。我通过分享一些故事,了解他取绰号的原因,让他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使他意识到给同学取绰号是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同学带来不愉快的体验,不利于他的人际交往。这样,我就事论事,针对他取绰号的事情进行沟通,帮助他纠正该行为。
(二)丰富沟通内容
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学生、班级管理等问题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但由于在学校里,面对的内容多是学习、学校任务、班级任务、班级管理等,因此导致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多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课堂纪律为沟通的中心内容。这样的沟通本身并没有错,但内容单调、重复,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对与班主任沟通失去兴趣,难以保证沟通效果。所以,在与学生沟通当中,教师不能一味围绕单一内容进行沟通,应当使沟通内容更加丰富。也就是说,教师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看所触都能成为“谈资”。以此做为导入,引出一段有趣、有效的沟通。
(三)抓住沟通时机
裴斯泰洛齐说过:“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要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及时觉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如学生的目光、表情、身体怨言、情绪、声调等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所传递出来的学生身心变化的信息,抓住沟通时机跟学生及时地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
三、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调整沟通方式
沟通是一种双边活动,是一个双向作用的动态过程。沟通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有些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明明我找他们谈过了,为什么学生还会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就涉及到班主任的“说”和学生的“听”。无论班主任说得多么正确,学生不听、不接受,就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不仅要看教师说了什么,教了什么,也要看学生听了什么,接受了什么。
因此,班主任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如利用班会课公开批评某位学生,结果该学生不仅没有改正,反而继续我行我素。那班主任就要考虑调整沟通方式。可以首先选择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跟班主任谈心;其次,注意倾听,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困难;最后巧妙引导学生大胆、正确地表达。
总之,良好的沟通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先决因素。因此,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掌握沟通的策略,要树立良好沟通的信念,尊重每位具有自尊心、独立个性的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具有可塑性,耐心教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