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没有那么简单
2020-06-28李泊凇文建东
李泊凇 文建东
摘 要 成人与否,与年龄并无多大关系,它背后意味着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还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仁爱之心”。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本领。有了前三点,你已经可以立足社会,可“使命”,才能够让你真正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彻底的“成人”。
关键词 法律 仁爱 知识 技能 使命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人认为18岁就是孩子与成人的界限,18岁之前是孩子,18岁之后就是成人了,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18岁,仅仅是法律对于公民“成人”的界定,仅仅意味着原本作为孩子的义务与权利改变了而已。成人与否,与年龄并无多大关系,它背后意味着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1遵守法律——成人的底线
“法者,天下之仪也。”达到法律规定的“成人”年龄之后,我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和遵守的法律,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过完18岁生日之后,原来怎么做,现在还依旧怎么做,还把自己当做未成年人,我行我素,这导致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合理的约束,久而久之,就会酿成大祸。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同学,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林同学,因对舍友黄同学不满,在饮水机中投毒,导致黄同学死亡,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这两起案件的主角都是大学生,而现如今,大学生犯罪案件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药同学杀人的理由,仅仅是害怕别人记住自己的车牌号;林同学杀人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不满舍友日常的作为。这些理由让我们看来有点可笑,这种小事居然也能成为杀人的理由吗?是的,很可笑,可这也恰恰向我们说明了现在大学生的问题所在。在很多大学生心里,自己依旧小公主、小宝贝,自己的想法排在第一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与自己的想法相违背,就是错的,不应该存在,因此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以至于最后发展成为不可调解的矛盾,乃至于仇恨。
因此,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严格遵守法律,将法律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意愿也应该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因为,法律是人们行事的准则和底线,越过了这条线,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2品德高尚——做仁爱之人
仅仅遵守法律,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成人”最基本的底线。要想真正地“成人”,还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仁爱之心”。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孔子用尽一生的时间践行“仁爱”之道,甚至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用以教化人们以“仁”为准则来为人处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仁”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可称为君子的标准,这个“仁”,不是简单的仁慈,而是将谦逊、和善、尊师、重道、尊老、扶弱、坚毅、勇气等一系列美好的品质融合在一起,一言以蔽之,“仁”。
可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也开始变得浮躁,“仁爱之心”正在慢慢地消失。公交车让座这件事是最早进入人们视线中的事,年轻人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而老人则因此辱骂甚至殴打年轻人,这种现象人们已经屡见不鲜。人们都在谴责两位主人公的行為,却没有反思,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东西出了问题呢?答案就是“仁”。因为“仁爱之心”的逐渐消失,人们的行为也逐渐变得放肆,“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没有“仁爱之心”,就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祸害。倘若年轻人能够尊重爱护老人,让座于他,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倘若老人能够理解年轻人的辛苦,不强求他让座,又怎会出手打骂?
让座风波未平,争抢方向盘事件又起。一女子因公交坐过站点,要求司机立刻停车,司机不从,便与司机争吵,甚至抢夺方向盘,最后司机一怒之下,将大巴开进了河中,一车人无一幸免。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为这一次小小的争吵,永远地消失了。
归根结底,依旧是“仁爱之心”的匮乏,人们的心中,缺乏了包容与理解,正所谓:“仁,人心也。”所谓“仁爱”,事实上就是与人相处时的心理,你能理解别人,体会别人此时心中的想法,并且如此去做了,那你便是以“仁爱之心”在做事,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一位“仁者”,当然,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直到你行“仁爱之事”完全出自本能,那便是“仁者”的最高境界。
现在,人们已经重新开始重视传统中的“仁义道德”,可是,这种行为已经成为风气,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彻底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地潜移默化。
“仁”,是对一个人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而能被称为“仁者”的人,即使在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而我们或许成不了“仁者”,可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需要努力向着“仁”的方向前进。
3不断觉悟——提升自己的本领
如果你能做到遵守法律,并且做一个“仁爱之人”,那么,成人最基本的要求你就已经达到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自己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中能够生存下去,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本领。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立身以立学为先”,首先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技能。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掌握新技能呢?
就拿学习为例,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的诱惑,美食、游戏、手机、电脑等等,各种各样的诱惑,常常会使我们感到不想学习,可是又不得不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感觉,认为学习很无趣。事实上,并不是学习无趣,而是我们的杂念太多,对一些看上去有趣的东西产生兴趣,反而感到了学习无趣。而真正想要学习,就必须摒弃这些杂念,时常清空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中只有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更能感受到获得知识时带来的乐趣,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无趣的事。
神秀大师的偈中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仅佛教悟道是如此,学习亦是如此。想要学好习,就需要我们“时时勤拂拭”,经常打扫自己的内心,将阻碍自己学习的东西清除掉,这样才能使心灵不染“尘埃”,这里的尘埃,就是没事、游戏、手机、电脑等各种各样的诱惑,除去了这些“尘埃”,心灵才会变得宁静,学习时才能真正地投入进去。
不仅仅是学习,无论何时,清理内心的杂念,都会使自己的心更加纯粹,感悟也会更加深刻,都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认清使命——走正确的路
当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时,你依旧不能称作真正地“成人”了,因为你仅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工具,而不能为你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很多科幻电影里的疯狂科学家一样,他们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和技能,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用在哪里,最后空有一身本领,甚至将本事用在了危害社会上。如果这样,那还不如没有这些知识和技能。常言道,小偷小盗,大偷大盗。一个人的本领如果不能用在合适的领域,那还不如没有这样的本事。因此,就需要一样东西来指引你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个东西叫做“使命”。
“使命”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小到完成学业,赡养父母,大到民族复兴,都可以称之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是“又红又专”,所谓“专”,就是指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红”,就是“使命”了。国家提出这个要求,也是有很深的历史背景的。近几十年,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国内的精英都选择了到国外留学和发展,这使得本就缺乏顶尖人才的我们,更加苦不堪言。而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这些原本留在国外的人才也开始回流,但是依旧有很多人才选择了去国外发展,因此我国才对人才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而那些在民族最危急的时刻,选择了国外安逸的生活的人,归根结底,是缺乏“使命感”,对于民族,对于国家,都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使命,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才,即使拥有过人的本领又能怎样呢?只愿锦上添花,却不愿雪中送炭,终究无法真正地为社会贡献力量。
反观那些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努力建设的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等,他们在中国最贫苦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候回到了祖国,凭借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令祖国变得强大,直到今天成为世界强国,他们才是践行“使命”最突出的人,他們心中,自己怎样无所谓,可心中的“使命”一定要完成。
就像《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一样,宫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侮辱,更何况是一个学者,司马迁原本完全可以赴死,摆脱这份耻辱,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使命”,他的使命就是完成《史记》的编写。在他的心中,自己的荣辱根本不重要,那份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使命,使得千百年后的我们,对几千年前的事件依旧有所了解,他让华夏族的历史重新连接起来。
有了前三点,你已经可以立足社会,可“使命”,才能够让你真正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彻底的“成人”。没有“使命”,你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轮,漫无目的地前行,最后甚至误入歧途,而“使命”,就是你前行时的灯塔,指引你走向正确的航路,将满船的货物安全送到。
5结语
成人没有那么简单,18岁仅仅是一个警醒,告诉你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从这时起,我们需要学会成人该做的事,遵守法律、培养道德、提升能力、践行使命,这四点缺少一个,都不能称之为真正地成人。初入大学的我们,刚刚跨过这条年龄线,没有达到要求也没有关系,但我们千万不能懈怠,要走的路还很长,当我们真正做到成人该做的事时,我们才算是真的长大了。
参考文献
[1] 刘向.管子[M].贾太宏译注.西苑出版社, 2016.
[2] 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110+146.
[3] 孟子.孟子[M].杨广恩译注.海潮出版社, 2009:73.
[4] 慧能.坛经[M].尚荣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3:42.
[5] 管仲.管子[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23.